爸爸有张娃娃脸,女儿有多心累?十年前像兄妹,十年后被认成夫妻

爸爸有张娃娃脸,女儿有多心累?十年前像兄妹,十年后被认成夫妻
2020年08月10日 13:47 宏灯诗话

文|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究,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的面相不同,给人的感觉不同,那些长有一张娃娃脸的人,看起来就是要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女人长一张娃娃脸,会给人一种“冻龄”的感觉,比如说日本的安达佑实,明明已经快四十了,看起来少女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这就是娃娃脸的优势,总给人一种能够抵抗得住岁月的感觉。

十年前父女俩像兄妹,十年后父女俩被误认夫妻

有个“娃娃脸”的妈妈,会让人觉得母女如姐妹,也是让人羡慕的存在。

可是如果爸爸是娃娃脸呢?有的时候可能会给人带来困扰。

有位网友就分享了自己的困扰,因为爸爸的娃娃脸实在是太显小了,自己小的时候,爸爸抱着自己出门,常被认作是兄妹俩,而自己长大了,再跟爸爸一起出门,就经常被认为情侣、夫妻。

不过,看到这位网友分享的照片之后,还真的觉得蛮讶异,这位爸爸真的很年轻,关键是整个人的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年轻人。

看完这对父女的照片,不免觉得感慨,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跟父亲同框照相了,仔细想一想,好像有二十几年了吧。

我们在关注孩子成长的时候,也该关注父母的变化

人类有个有趣的习惯,就是关注点永远在下一代。

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我们把我们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教育子女身上,往往就忽视了对老人的关注,我们知道孩子什么时候长得第一颗乳牙,却忽视了父母的第一缕白发,我们担心孩子感冒发烧,却常常忘了关心父母最近身体安好。

不是谁的错误,这就是常态,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说,真的只是忽视父母,或者是鲜少有时间去关照父母,好像已经算是孝顺了,因为现在的父母们,大多数都被“占用”来帮助我们照顾孩子、照顾家庭。

可即便就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依然好像隔着千山万水,鲜有真正的沟通交流和关心,每天少责怪几句父母,都算是不错的了。

很多事情,真的没有必要较真,关于如何照顾宝宝,除了一些原则问题不能违背,很多细节没有必要细究,我们也该给老人一个相对自由和愉悦的空间,而不是每天让他们生活在畏畏缩缩中。

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还很多,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真的越来越少,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适当地关注一下父母的变化、给父母一些适量的关怀呢?

关注父母,不仅为了父母,也是为了自己

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这个道理,你我都懂。

做父母的说一万句比不上做一遍。

我们的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未来也会付诸行动。

我们现在多关注年迈的父母,不仅是对父母的回馈和感恩,也是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未来也来效仿我们,成为一个懂得感恩和回馈的人。

过于较真,营造的环境,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

老人和年轻一代人本来是没有什么交集的,没有共同语言,不会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因为年轻人有了孩子,年轻父母需要上班,这就给年轻人和老年父母制造了一个共同相处的机会,也同时给父母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容易产生矛盾的环境。

跟老人接触的多了,发现大多数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1、年轻人不放心老人带娃

遇到过不只一位老人说:儿媳妇儿子不放心,说我带的不好,我也没办法,文化程度在这,没有你们懂得多。

本来都是农村里能干的老太太,到了城里之后,就变得畏手畏脚,好像一朝之间成了废人。

2、年轻人对老人过于苛刻

不管愿意承认与否,很多老人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保姆”,这个现象就是现实。

本来是来帮忙带娃,结果就成了免费的保姆,带娃、打扫、做家务、做饭……还经常被投诉干活不利索,家务做的不干净。

很多老人来自农村,生活理念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做家务确实会更认真细致一些,而老年人已经程式化,只要走一遍流程就可以,细节并不看重。

两种观念相冲撞,就显得年轻人过于苛刻。

倒不是说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彼此还是要多理解。

3、老年人心底里并不认可年轻人的想法

老人之所以会抱怨,就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弱势的位置,他们只能听着,但是实际上心底里并不认可,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多活的几十年完全被忽视了,这是一种不尊重。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联合起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以及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有利。与其追究谁对谁错或者是因为一些细节引发的矛盾,不如大家互相理解,彼此让步,这样反而更能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