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三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局面,从某种角度上分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环境、人物都有一定的关系。就如诸葛亮这人,虽然他只是军师,但是细究起来,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最离不开的,就是诸葛亮的辅助。诸葛亮能治国、能行军、能理政,这样一个无比伟大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有这样一句话,“凤雏与卧龙齐名”,说的就是庞统可与诸葛亮齐名。不过,庞统似乎并没有那么耀眼,他英年早逝,所做的功绩也并不多。但是,为什么后人称他能够与诸葛亮齐名呢?他究竟做了什么?
图片:诸葛亮与庞统剧照总结来说,关键原因皆在刘备身上,他对刘备所做的贡献,改变、影响了刘备的一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为他成为一代枭雄打下了思想基础。不管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备都是相对正面的一个人物,他仁义、善良、忠厚,先不看他一生都做过什么,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仅是他在临死前留下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句话就可知其心性。为君为王者施仁义可以笼络民心,但是在收复领土的时候,一个人善良,他人就会把领土双手奉上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也意味着,刘备想要拿下益州等地方,仅靠施仁义这一条路是不行的。而在他做出改变的这条路上,庞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图片:刘备临死前剧照一、初步诱导在西取益州之前,实际上,刘备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其中原因有二。首先是因为他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足够程度,当时的刘备虽然已经取得荆州部分地区,算是继承了刘表三分之一的势力,但实际上,他的兵力也不过3万多而已,而益州的刘璋却有大军10万。万一开战,刘备既要带走一部分军力,又要留人守在荆州,可谓是以少敌多,根本没有十足的把握去打赢这场仗。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刘备看来,仁义与民心是最重要的。益州的刘璋尽得民心,拥护者非常多,当地的百姓听闻刘备要入川,有人非常抵抗,甚至在州府门前自杀。刘备是以仁义著称的,西取益州一事,不能轻易行动。当时,他还说了这样一段话,见下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备西取益州前说的话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刘备身为一个仁义忠厚之人,不能因个人志向、不能因为了扩张领土而不仁不义、弃民心于不顾、失信于天下的。然而,对于他的这番认知,庞统给予了强有力的回怼,当然,严格来说应该是层层诱导,试图改变其传统认知,他的原话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庞统的原话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如今这世道下,若一成不变便是亡,如今不仁只是一时的,待事成之后再以仁义回报即可。也许,很多人在看相关史书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庞统所说的这番话,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这番话是相当关键的,可以说,这是打破其信义宽仁等传统观念束缚的根本。而从某种角度上说,庞统这番话可谓改变了刘备的一生,之前的他过于仁义,甚至可以说是满嘴仁义之道,但是之后的他,却逐渐将仁义放于次要位置。
图片:庞统与刘备对话剧照二、潜移默化听了庞统的这番话后,刘备终于下定决心打算试一试,他可能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因为他的人马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还要留人负责守荆州,所以他让关羽张飞等大将留下,只带庞统、黄忠等一批新入伙的人前往攻取益州。虽然在一些史书当中,描述刘备西取益州时带领的是数万人马,但实际上仔细考察的话会发现,这都是虚张声势罢了,严格估计来看的话,他所带领的人马应该在一万人上下。不知究竟是刘备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人马太少,打不过刘璋,还是自己的仁义之致,他最初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打算与刘璋打个鱼死网破,而是采用迂回战术,想要替刘章干掉张鲁,然后从此两人互相依靠,成立大业。
图片:刘备带领的人马剧照而在二人于培城的会谈上,刘备担任的是代理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璋担任的是代理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从官职上完全可以看出二人的所思所想。刘备对刘璋官职的认可,表示的正是他对刘璋对益州统治权的承认,这不就显示了刘备似乎是放弃自己取益州,而是让益州继续留在刘璋手里吗?实际上,在这培城会谈上,刘备的下属集体劝刘备偷袭刘璋,但他给出的回复是“这是大事,不能仓促”。刘备的这番话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在信义宽仁等传统观念的绑架下,刘备是做不来偷袭一事的。就比如在“携民渡江”时,有人劝刘备让他偷袭襄阳,劫持刘琮,但他当时的回复却是“我不忍心”。对比这两次刘备所给出的回复,实际上,他已经做出很大改变了,从不忍心到不能仓促,不正说明了在庞统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刘备的心理当真是在一步一步的发生改变吗?
图片:刘备、刘璋于培城会谈剧照三、根深蒂固事情发展到后来,刘备显然也发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有点过于天真,不取下益州根本是不可行的。然而,这时的张鲁力量太大,兵马至少在五万以上,是刘备的数倍,再加上曹操的威胁,不管是进是退,刘备都很难打出一片天下,可谓走到了两难境地。这个时候庞统作为军师,自然是来为刘备出招解难的了。显然,庞统是极具军师素质的,他为刘备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孤注一掷,挑选精良士兵,与刘璋来个一绝高低,再加上他对刘备等人没有防备,很容易从中获胜。下策:急流勇退,退回白帝城,既可以与荆州遥相呼应,又可以逐渐图谋,寻找良机再取益州 。中策:“草船借箭”,杨怀和高沛都是刘璋手底下的大将,底下士兵不少,而刘备想要扩充队伍,最方便快捷、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将这两个大将杀了,然后用其手下的将士继续吞并其他地区。
图片:庞统出策剧照上策和下策这两个策略都是下下策,孤注一掷自然是不太可行的,即便刘璋再没有军师能力,再没有防备之心,但想要一举拿下益州也是不太可能的,双方力量悬殊实在是太大了。而另一个呢?若真是让刘备退了,刘备本人可能也是不甘心的吧,先不说他此时已经年过半百,是否还能在有生之年拿下益州,光是他在益州所困的一两年时间都算是白费了,这么长时间都坚守了,半途而废实在太难下这个决定了!前两个策略完全就是庞统用来刺激刘备的,而中策才是重中之重。果然,最终刘备当真没有选择上策和下策,而是选择了中策。但是中策的计谋要实施的话,就意味着刘备要“师出无正名”的杀了杨怀和高沛。
图片:庞统剧照对于刘备来说,这完全不符合自己的仁义道德,心里那道坎很难过去不说,与他给予世人的形象也不符合。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次策略,这次行为,完全就是刘备人生当中一道关乎信义宽仁的大山,好在最终在庞统的努力协助诱导下,刘备迈过去了,他最终还是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砍了杨怀和高沛这两名大将,并威胁刘璋协助自己,继续往成都攻去了。这时的刘备已经突破内心深处有关仁义道德的枷锁,成为一个真正为了自己利益可以适当的不择手段之人,而这也更符合他一代枭雄的人物要求。
图片:刘备剧照总之,对于刘备来说,他主张的是信义宽仁,虽说这是正确的,但若是在没有完全取得胜利前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结局就是很难打出一片天地,甚至还有可能被灭亡。而他如何一步一步的突破这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不正是庞统吗?他是三国时期真正的策士,心中先是有成败,才是有立场,先是有利害,才有仁义,在他的诱导下,刘备一步步的蜕变,最终成为了后来的他。而诸葛亮呢?他更像是一个政治家,与庞统有一定区别。两人相同点就是,都是百年难遇的人才。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庞统对刘备的改变实在过于特殊,这才会使得他成为可与诸葛亮齐名之人吧。文章作者:大慧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