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收到一个问题,有朋友问我:六七十年代,纸贵且缺,很多家庭都用不上如厕纸。那他们是怎样解决方便后的问题的?这个问题很有“味”啊。我没有经历过六七十年代,因为我是标准80后。尽管未曾经历,但从老一辈口中依旧可以了解老年间的趣事儿。
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家里是那种北方地区很普通的旱厕,挨着墙角垒堵矮墙,挖个坑便是茅厕。有些人家的茅厕则与猪圈相连接,坑道呈斜坡状,上面排泄,下面猪吃。您是没见过猪吃得多香,边吃边哼哼,正应那句“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实则80年代的农村与60、70年代并无太大区别,真正有区别是在90年代,农村才逐渐有变化。到了2000年后,更是翻天覆地之变化。80年代的农村尽管也有卫生纸卖,但是很少有人用,主要是一些女性用以例假时使用。那时的卫生纸要比现在的粗糙很多,质量也差很多,经常一撕面前飘粉末。尽管如此,卫生纸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仍是“奢侈”用品,除了一些相对比较讲究的家庭外,普通家庭很少用,或根本不用。
普通家庭多用破书,找本孩子们已经不用的破书或练习本插厕所墙缝中,用的时候撕一张两张,根本不知道油墨和铅会使人中毒的常识,纵使知道也不怕。再者从没听过因为有谁用了破书或报纸拭秽而中毒的现象,只能说现代人活得太“讲究”了,环境和经济改变思想。现在想起这种用旧书拭秽方式实在“昂贵”,远比卫生纸更“昂贵”。为嘛?因为那些用以擦屁股的书很多是绝版甚至是孤本。我曾经有本清末时期由日本刊行的《封神演义》,用中日两国语言印刷,封面精美,绣像华丽,经历近百年都没摧毁。太爷将这本书传到我手后,我爱如珍宝,尽管当时年纪小,还看不懂半白话文章,但意识告诉我这是本好书。
结果有天被我父亲将书借给别人,一月之后我去要,那家人告诉在厕所了,我进去一瞧,一本书撕得只剩下三分之一。嗐,这会子想起仍觉心疼。从此之后,我的书再不借人,多好的朋友也不借。借钱我借,但书绝对不借。许多人借书之时信誓旦旦,保证怎样怎样,但从不记得还你。等你去要是,要么他弄花,要么损坏,要么涂鸦,要么他又借给了别人。因此奉劝爱书之人,书籍莫借人,这不关乎交情,而是关于对中华汉字的尊重。
话题扯远,重归正题。除了用旧书或报纸外,玉米芯(我们当时俗称棒子轴);秫秸(歇后语:秫秸杆儿擦屁股——悬得乎);木棍儿、土坷垃、砖头、瓦片、干草、树叶皆可作为拭秽之用。对了,还有一个绝佳之处——墙角。总之任何软硬物品都可用以拭秽,粪门可谓“软硬通吃”,真乃“铁肛铮铮”。江湖有云: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砖头瓦片皆可擦腚,干草树叶均可为纸。茅厕之中,也有江湖!
如今时代不同了,人也“金贵”了,那些碎砖头烂瓦片,干草树叶秫秸秆,都早已成为过去式!俱往矣,矣焉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