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智慧令人震惊,有很多“穿越式”的发明创造,比如王莽卡尺(类似游标卡尺)、战国水晶杯、龙山文化的茶杯等,让现代人简直不敢相信眼睛,充分说明了古人智慧不比现代人差。本文所讲的是河南发现一块神秘石碑,上面文字令人不解,因为上面有现代人极为熟悉的“扯淡”二字,难道明朝就有扯淡一说了?由于石碑没有提及主人姓名,所以石碑主人成谜,对此有学者研究之后却大胆猜测:崇祯没有吊死煤山,而是逃到河南,死后立下此碑。
在河南淇县,有一块奇特的明代古墓石碑,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字,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别明显,因此民间称其为“扯淡碑”。1984年,“扯淡碑”从河南淇县城北下关八角楼西寺院,迁至摘心台公园内。众所周知,扯淡是现代常用词,难道明朝人就已经会扯淡了?其实,从明朝文献中可以看到,至少在明朝之时,“扯淡”已经广为流传。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今上初年,高新郑被逐家居,患家末疾,忿郁无聊,每书壁及几牌云“精扯淡”三字,日以百数,则华亭、内江、江陵诸郄在胸中,已渐消化矣。而且,颠覆传统认知的是,扯淡不仅流行于北方,在南方也广为使用。比如,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杭人)又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言胡说曰‘扯淡’。”可见,明朝就已经流传扯淡二字,现代人无需惊奇于古人扯淡。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为何庄严肃穆的石碑上,刻着“扯淡”、“不再来了”这些奇怪的词语,背后隐藏了什么?
“扯淡碑”(见上图)极为神秘,因为全碑共刻111字,但却没有提及主人姓名,没有立碑时间,碑文藏头露尾,给人扑朔迷离之感。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己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碑刻大致内容是,一个燕地“水木氏”老翁,在明末来到云梦山修道,我的事迹已详细记入甲申历史(1644年清军入关)上,就像我的名字一样不敢多说。此外,这个老翁还是长寿之人,一共活了144岁,最终悲观厌世四大皆空,生病之时立下此碑。从碑文中可见,石碑主人燕赵人士,逃难至此,史上有名,应该看过史书对他的记载,所以知道史书上对他记录的极为详细,而且碑主人与清朝势不两立。那么,透过这一扯淡的内容,学者们对石碑主人,有什么研究发现呢?
关于石碑主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沐怀古,在戏曲《一捧雪》中提及沐怀古和这一石碑。但考察沐怀古的传说,他是得罪了明朝皇帝,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完全没必要“不敢署名”,而且甲申历史上也没有沐怀古此人。所以,这一说法基本不可靠。因为老翁自称“水木氏”,所以还有一种沐姓之人的猜测,就是明朝勋臣沐氏后人。当时,李自成进京,崇祯吊死煤山,部分沐氏夺命而逃,最终隐居河南,清朝对沐氏也是一直追杀,所以不敢署名。但沐氏逃出京城之后,为何不去云南沐氏大本营?因此,不太可能是沐氏!既然如此,扯淡碑最可能是谁呢?有学者一番研究,可谓颠覆了历史:扯淡碑的主人不是普通人,而是明朝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只是一假象,实际逃到淇县云梦山隐居,后死于淇县。有学者解读认为:碑文中“泰极仙翁”的“泰极”,意味着皇帝身份;“水木氏”代表的是隐没的青龙,因为木有青龙之意;“翁生不言寿”,可能暗含万岁之意,无需言寿;“四空门人清”,可能不是得道,而是全部失败了。正因如此,所以推断石碑主人是崇祯皇帝。
当然,石碑主人究竟是谁,如今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命长扯淡碑的出现,却说明了一点:古人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死板,而是可能幽默、自嘲、洒脱到让现代人都自叹弗如的地步。想一想,碑刻上扯淡还不算,还加上一句“再不来了”,对一个历史名人而言,这一用词粗糙直白到丧心病狂,简直就如同现在刁民旅游时,先是“到此一游”,后来发现没什么好看的泄愤刻下“再不来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