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个地方,清朝时号称“小广州”,如今“静”得出奇

广东有个地方,清朝时号称“小广州”,如今“静”得出奇
2022年09月26日 23:22 明鉴历史

或许你不知道,在离广州不远的地方,车程1个小时就能到达,这里藏着一个水乡,在清朝时号称“小广州”。现在,这里古宅窄巷,小船穿梭,缓缓的河水环绕着古老的村庄,远离繁嚣,非常安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个非常幽静的地方。这就是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的逢简村,大家习惯叫逢简水乡,一个极具诗情画意的名字,逢见、相逢,简约,简单,而水乡,则阐述了这里的幽美环境。逢简水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北端,锦鲤江畔,面积不足6平方公里,却有一条10公里长的河水环绕村庄,居民大约6千,却把这里装饰得非常的美丽。

早在西汉年间,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也是顺德地区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两座宋代的三孔石古桥,就是最好的见证。一个小小的村庄,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出了13位进士。其中一门8位秀才,传为佳话,一家三兄弟同是翰林,更是美谈。这些成就功名的逢简人,不忘根本,回家盖房、搭桥、建祠,修庙等,从而形成了逢简的古建筑群。由于逢简村历来以栽桑养蚕为主,水运便利,使得这里的丝织业非常繁荣,南来北往的商人汇聚于此,商贸业也越来越繁华。鼎盛时期,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就这样一个村庄,一下子变成了繁华的集市,人口上万,有3个缫丝市场,30多个丝织厂,300多张织布机,工人就达1500人,在当时,这里就被称之为“小广州”。可见当时的繁荣程度,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小河一片繁忙的景象,估计这里的丝织业,也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繁荣不在,丝织业也已远去,留下的是昔日的桑基鱼塘痕迹,还有古屋、古道、古树等以及绕村的河流。来到村里,幸运的遇到一位老人,据老人介绍,这里原有30多座桥梁、30多间庙宇和100多间祠堂,但由于战争动荡或年久失修,如今只有3座古桥,20间祠堂,6间庙宇,2间书院,遗留至今,也算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了,得发扬传承下去。告别老人,回到河提边上,看着曾经繁荣的逢简水乡,似乎显得“萧条”了许多,只有那些老建筑,还在诉说着辉煌的历史。

两岸青砖绿瓦,绿树成荫、古色古香,不时有人经过,时而驻足观看,时而指指点点。河水缓缓流淌,碧波荡漾,不时有小船划过,流下一道深深的水痕。沿着小河,能看到刘氏大宗祠、宋参政李公祠、码头、明远桥、巨济桥和觉妙净院等。在明远桥上,其护拦上雕刻有石狮,惟妙惟肖,形象逼真。而屹立在古桥旁的“进士坊”牌楼,巍然霸气。

河道两边,屋前屋后,都是树木,如榕树,龙眼树、芭蕉树等,年纪最大的古树非榕树不可,可能只有它才有资格守护着这里,开枝散叶,繁荣昌盛。有水便有桥,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这里也不例外。曾经拥有30多座桥梁的逢简水乡,很难想象它已经繁荣到了何等的程度,以至于交通这么“发达”,才能满足出行在这里的商人及百姓,如今,只剩下3座,有点遗憾。

除了步行,来这里的另一种体验方式就是乘坐游船,绕村庄游览,打听了一下,绕行一周大约30分钟,至于价格,相信都在大家的接受范围之内。或许,坐上游船,才能体验到水乡的魅力,更能感悟到当年的繁华。坐上小船,4-5人一组,可以拼船。船夫拿着木浆,轻轻的向后伐动,船便开始缓缓前行。穿过石桥,穿过古树,就来到“野外”,两岸树木葱葱,瓜果满园,船夫会不停地讲解沿途的风景及故事,给这曲折迂回的河流增添了有血有肉的情节,显得更加的有趣、生动。

回到码头,意犹未尽,逢简水乡四面环水,由若干小沙岛组成,处处彰显着古风的韵味,不输于周庄的小桥流水。走在青石板路上,那纵横的古道,错落的古屋,精致的石桥,无不展现着逢简水乡的醇厚的历史文化,在安详、宁静的古树下,一片祥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