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他用生命写成了《平凡的世界》

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他用生命写成了《平凡的世界》
2022年08月23日 11:43 德州冷墨欣语

题记: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是一个看不到早晨的作家。他经常写作到四五点甚至天亮以后才休息,醒来时已经接近中午,然后又开始日复一日的辛勤写作。1992年的春天,路遥躺在病床上,完成了一篇5万多字的长篇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详细讲述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前前后后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这篇文章,让人震撼,又让人心酸。因为这篇文章真实的记录了路遥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读后才知《平凡的世界》字字都饱含了路遥的血泪!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在写《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准备。也许有人会说,这么长的时间准备,未免也太慢了。但是,路遥的时代没有互联网,搜集资料远不如现在这样便捷,同时,能如此用心对待写作的人,现在恐怕不多。当时,他的中篇小说《人生》大获成功,社会反响强烈,而且拍成了电影,每天他都会收到大量读者的来信,有人甚至将他奉为“人生导师”。这样的荣誉,足以让路遥荣耀一辈子了。可是,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不想躺在功勋簿上吃老本,很快就开始构思一部结构更加宏大的长篇小说。他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所以,他对这部作品的定位是非常高的——100万字,时间跨度为1975年到1985年,要求全景式地反映中国这10年的城乡生活变迁。三年的准备,他都做了什么?首先,路遥阅读了海量的书籍。除了各种中外长篇小说,还有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著作,此外,还有农业、商业、工业、科技、民俗、财税、气象、历法等等各种知识性书籍。当时,路遥的房间到处堆满了书籍。他就如同一个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白天黑夜都沉浸在书本中。其次,他还要搜集各种背景资料。没有这些背景资料,他就不可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生活。路遥找来了这十年间的各种重大报纸的合订本,他的房间又堆起了一座山。整理这些资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路遥用笔记本记录下了对他有用的素材,甚至到后来,手指头都被报纸磨出了血泡,只能用手掌翻阅报纸。再次,向实际生活寻找素材。路遥深知,写作这样一部鸿篇巨制,靠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行的,唯有深入到实际生活中。他跑遍了乡村城填、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上至高官下至普通百姓,只要能走访的人,他都尽力去接触。并且只要他觉得有用的东西,都会详细地记录下来,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的生长过程,他都很用心的去记录。他四处奔波,有时住在农民的饲养室,有时住在茅草棚,生活尽管十分艰苦,但他却感到欣喜。

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工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耐得住寂寞,这是所有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阶段。自从路遥定下了写作计划后,他基本拒绝了所有的社交活动,进入到忘我的工作状态。他还从城里搬出来,到一个偏僻的煤矿去写作。一来煤矿可以为他提供原生态的生活素材;二来写这部书他已经抱定了牺牲的精神,他认为,只有拒绝舒适,才能完成这项重任。于是,他带上了两箱资料,还有十几条烟和两罐咖啡,从西安搬到了陈家山煤矿。在那些孤寂的夜晚,路遥有时会遥望对面河岸的万家灯火,看着那些房间的灯光一点点熄灭,叹息一声后,他又回到书桌前。他选择了这条孤独的写作之路,就必须舍弃温馨的人间生活。有时,他听见火车的长鸣,会走出房间,在寒风中走向旁边的火车站,但是那里却空无一人,因为那只是一辆运煤的货车。房间里陪伴他的只有一只老鼠,因为老鼠和路遥太过熟悉,根本就不害怕他。为了写作,他没有时间陪伴女儿,为此,路遥的心里也十分愧疚。

路遥与矿工在一起苦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路遥说,作家并不是潇洒的职业。确实如此,为了写《平凡的世界》,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常无法入睡,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在写作的后期,他已经力不从心,但他始终坚守着初心,一笔一划写下了最后的章节。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3部的终稿。路遥描述了他此刻的状态:“心脏在骤烈搏动,有一种随时昏晕过去的感觉。圆珠笔捏在手中像一根铁棍一般沉重,而身体却像要飘浮起来。”定稿的最后那一刻,他激动地将圆珠笔扔出了窗外,瘫倒在地。就是这种顽强的精神,支撑他完成了这部史诗级的巨著。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也是对他辛勤工作最大的肯定。

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人合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走上写作这条路,路遥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他觉得为自己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是永远无悔的牺牲。在路遥看来,写作也是一种劳动,它和农民的劳动并无多大差别,需要都只是质朴、吃苦的品质。面对苦难,他没有退缩,而是怀着宗教般的感情去承受,将苦难当做生活的恩赐,获得了境界的升华。路遥的小说很励志,但是更励志的是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就是一个战士,一直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每当无心工作时,看到路遥的这篇文章,都会让人振作。就像鲁迅每次倦怠的时候,只要看见藤野先生的像,就会鼓起勇气继续工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