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驾最强黑马,利润大增140%,市占率行业第一,张坤重仓潜伏!

华为智驾最强黑马,利润大增140%,市占率行业第一,张坤重仓潜伏!
2024年04月29日 18:17 飞鲸投研

一次北京车展,让车圈成为了顶流。

比亚迪、北汽、吉利、赛力斯、小米等一种车企纷纷亮相,有心人会发现,热闹的背后,也反映出产品同质化严重,车企之间极度内卷。

从产业角度来说,智能汽车销量火爆,内卷让车企赚不赚钱尚未可知,但上游的高价值零部件供应商一定赚钱。

例如为智能汽车提供HUD(抬头显示)的华阳集团,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91亿元,同比增加51.34%,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加83.52%,远超整车厂商的业绩增长。

HUD作为汽车产业链上的“铲子”,不知不觉已经赚麻了。

HUD有几条技术路线,价值分布怎样?

HUD产品根据实现方式和形态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C-HUD、W-HUD和AR-HUD。

C-HUD的功能仅限于车辆仪表信息的简单图形和文本展示,而W-HUD则专注于简单的图形显示。

相比之下,AR-HUD则运用了先进的增强现实技术,并与智能网联数据实现深度结合,从而实现了虚拟图像与现实世界的叠加显示。

价格方面,目前普通的W-HUD大概在1000元区间,2D AR-HUD可能达到2000-3000元,凭借其技术优势, AR-HUD近两年渗透率开始快速提升。

AR-HUD硬件结构主要包含PGU成像和空间光学两部分。

目前PGU主流成像技术路线主要有四种,TFT-LCD、DLP、LCoS和LBS,其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不同,在HUD上的应用表现存在很大差异。

AR-HUD成本中,PGU价值占比最大,可达到整机的30%-50%以上,其中TFT路线的光机占总成本的30%左右,LCoS路线的光机占总成本的40%左右,DLP路线的光机占总成本的50%以上。

AR-HUD的宽视角除了带来成本上升外,还带来了体积变大,以及阳光倒灌等技术问题,虽然多家主机厂推出AR-HUD车型,但仍然处于小规模试水阶段。

但随着HUD渗透率提升、产业链成熟稳定,其成本正在快速下降。

那么,HUD目前的渗透率是多少,市场规模有多大?

HUD目前渗透率仍低,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W/AR HUD交付150.04万台,而如果考虑选装数据,2022年全年HUD总出货量预计超过200万套,渗透率不足10%。

具体到AR-HUD,由于技术和上车难度更高,当前渗透率仍保持在不到1%的水平。

技术研发水平是成本下降、产量上升的核心要素。

随着量产上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智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AR HUD成本一直呈下降趋势,AR HUD选装价格由此前的万元级逐渐降至5000元左右甚至3500元级别,开始走向平民化。

价格的下降亦将进一步推动AR HUD在整体HUD市场比重的快速上升,应用范围快速下沉,20万元以下车型如深蓝S7,也可以可以实现基础的AR-HUD显示。

2021-2025年,AR HUD市场规模将从4.6亿元提升至196.7亿元,增长率远高于W HUD。在AR显示效果良好的前提下,HUD市场加速向AR HUD过渡,AR HUD需求将保持高增速增长。

HUD产业链如何,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有多少?

HUD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挡风玻璃、曲面反射镜和PGU(图像生成单元)等,图像生成单元又包括芯片、光源和光机。

目前国内具备自由曲面镜生产能力的供应商有舜宇光学、亮宇光学、福建富兰光学等。

中游为HUD整机厂,包括日本精机、大陆、电装、华阳集团、华为、未来黑科技等。

具体来看,日系供应商具备技术先发优势,国内本土厂商受益于自主车企崛起上量迅速。

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电装以39.1%的市场份额居第一位,国内HUD供应商华阳、泽景、怡利、水晶光电、未来黑科技等厂商已实现量产供货,在国内HUD厂商中处于领先地位。

下游为汽车主机厂,目前已经规模应用HUD的公司包括奔驰、大众、长城、长安、理想汽车等。

除DLP所使用的DMD芯片为德州仪器独家供应外,国内企业基本已经覆盖了HUD从上游到中游的各个环节。

那么,国内的HUD厂商,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个?

华阳在HUD领域已有10年的研发经验,目前已经推出成熟的W-HUD和AR-HUD产品及解决方案,先后拿下了长城、长安、上汽、吉利、广汽、奇瑞、蔚来、东风本田等诸多车企的前装定点,2022年华阳HUD出货量超过40万套,居国内HUD供应商第一位。

反映在业绩方面,华阳集团近年来一直稳步提升,并且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渗透,公司业绩增速也开始攀升。

2020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43%,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圆心,随后两年出现下滑。

但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91亿元,同比增加51.34%,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加 83.52%。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汽车电子业务中座舱域控、HUD、屏显示、车载无线充电、数字声学、精密运动机构、液晶仪表等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精密压铸业务中汽车智能化相关零部件项目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二是规模效应及公司管理改善效果显现。

除了业绩层面,公司经营层面也有不少亮点。

1、深度绑定华为,问界 M5、M7搭载丰富华阳座舱产品。

2022年6月30日,华阳多媒体与华为签署智能车载光业务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智能汽车尤其是AR-HUD领域进行合作。

华阳为M5、M7提供10.25英寸高清液晶仪表、大功率无线充电及 NFC钥匙模块等产品,今年一季度,M5、M7销量分别为2931、69688辆。

2、手握核心技术,具备成本优势

2022年,华阳基于单PGU设计方案,打造了一款体积、显示效果、BOM成本等方面都具备优势的双焦面AR-HUD,目前已经获得定点项目,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而传统的双焦面技术大多采用双PGU或者双光路设计来实现两个不同的投影距离,该方案不仅成本较高,体积也会更大。

此外华阳斜投影AR-HUD也在推广中,斜投影AR-HUD体积小,成本相对低,同等参数条件下可实现更好的AR显示效果。

最后,HUD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已经成为众多汽车厂商营销的必备亮点,并以此打造差异化产品,极大带动HUD未来市场规模的增长。

华阳集团产品技术性能强,提前抢占市场份额,具有先发优势,凭借强大的客户粘性和行业成长空间,未来公司可以躺着挣钱。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