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221,科创唯一龙头,打破国外垄断,收入大增107%,医药中的冠军!

688221,科创唯一龙头,打破国外垄断,收入大增107%,医药中的冠军!
2024年06月24日 18:44 飞鲸投研

近日,跨国药企吉利德一则药品研发消息打破了国内外医药界的沉寂,其艾滋病病毒预防药物3期临床数据展现出100%有效性

美股吉利德市值受此影响大增近700亿元,国内抗艾企业前沿生物、艾迪药业也因此被“挖掘”,就连相关原料药企业华海药业、诺泰生物以及CXO企业金凯生科、博腾股份等都受之提振。

不得不说,就与国外企业对比来说,国产抗艾企业的价值显然还未充分释放。

吉利德作为全球抗艾龙头,早在2021年就有创新药(比克恩丙诺)获得了86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全球重磅药品top10,完全不亚于抗肿瘤药、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销售。

2023年,抗艾药物比克恩丙诺的全球销售额已达到了118亿美元,位列全球药品销售额排行榜top5,仅次于抗凝血用药阿哌沙班。

那么,我国艾滋病市场有多大空间呢?

首先是需求空间。

抛开死亡率不说,在传染性疾病中艾滋病一定是死亡数最大的一类疾病,而且因为其本身的传染性,患者群体以及市场规模均保持着持续增长趋势

2022年,全球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了3900万人,并且新发患者是130万人,其中我国HIV感染者约有百万,新发感染者也有6万人。全球艾滋病市场规模因此达到了400多亿美元。

我国艾滋病药物市场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主要和我国艾滋病免费用药政策、药品研发相对落后有关,但患者追求更加有效、安全药物的需求没有变,随着抗艾新药持续放量,预计到2027年我国艾滋病用药市场将超百亿

而且因为艾滋病当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变相地相当于需要终身用药的慢性病,也为其市场需求提供了支撑。

其次就是药品市场销售情况。

抗艾药物位居全球抗病毒药物市场第二大类别,仅次于抗肝炎用药,根本原因就是抗艾药物不断迭代,创新药药品数量不断增多。

我国市场也不例外,虽然早期通常被进口药占据,但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力的增强,国产创新药展示出更好的疗效、更高的性价比,便面临着市场需求扩容以及国产替代的机会。

2020年,在进口药占据我国抗HIV市场约80%市场份额的同时,我国艾滋病新药也开始进入收获期

迄今为止,前沿生物和艾迪药业正是唯有的两家国产创新药上市企业,而且因为在研企业都不多,因此创新药物较为稀缺,且竞争程度较低。

其中,前沿生物是当前最专注于抗艾药物研发和销售的企业,像艾迪药业还有大半的生物药原料业务,而且上市药物“艾博韦泰”(艾可宁)是国产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长效用药,只需要每周注射一次。

正符合抗艾用药的长效迭代趋势,而艾迪药业的两款药品则属于口服药。

前沿生物的抗艾药销售额因此维持了最高规模,截至2023年,公司营收1.14亿元,其中抗艾药销售占比96%,艾迪药业两款抗艾药物的营收则分别为0.48、0.25亿元。

并且自2021年执行医保价之后,公司营收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2023年相比于2021年收入大增了178%,且到一季度,营收依然实现了翻倍增长。

那么,前沿生物未来成长性如何呢?

1、营收端

一方面,抗艾药物有望持续放量。如果说被纳入医保是创新药的“敲门砖”,那么庞大的需求群体就是创新药的“天花板”。

艾可宁即前沿生物的抗艾药拥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艾滋病患者,对应市场空间最大168.73亿元,因此作为唯一一款长效优势用药,艾可宁有望持续放量。

另一方面,其他在研药物也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而且公司还有海外布局。

2023年前沿生物研发投入2.14亿元,研发投入比达到了187.51%,公司显然是非常重视创新研发的,也因此积累了几个颇有看点的管线。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特立帕肽仿制药”已经在美国提交了上市申请,累计研发投入也有5000多万,而这个市场空间有几十亿美元,还有在拓展的其他国内外HIV产品研发以及镇痛贴剂项目。

2、利润端

创新药企业本身就存在盈利性的问题,和公司前期较高的研发以及产品推广、生产投入等都有关系,前沿生物因此到现在也没盈利。

公司毛利率较低就是因为产能建设还在推进,不得不使得原料和制剂生产进行了一定的委托,不过就在今年6月初“年产1000万支注射用HIV融合抑制剂项目”获得了审批,未来随着公司自产力的增强,再加上药品销售规模的扩大,便有望实现盈利。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艾可宁年销售量仅有26万支,不仅和1000万支差距较大和一期产能250万支也比较大,公司压力和预期并存

做个总结,艾滋病市场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前沿生物为代表的创新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目前正维持着持续增长,未来公司仍有较大市场潜力。

另外,最近几天无论前沿生物还是艾迪药业均主要受到吉利德预防用药临床数据的冲击,不过至少从时间上看,此药品上市还需要至少2年的时间,而这也正是国产创新药放量的关键时期,更何况这款药还是预防性用药,且要考虑其在我国的上市时间。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