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野果野菜的话题,肯定会勾起很多人的童年记忆,特别是那些六零后七零后的人士,在他们小的时候,由于生活的贫困,很多人没有吃过新鲜的水果,只能去野外采摘一些野生的果子,比如像红红的野酸枣,圆圆的山葡萄,以及甜甜的灯笼果等等,虽然它们的味道比不上那些新鲜水果,却给那个年代增添了几分甜甜的欢乐。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同样能结出美味的果子,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健胃消食和乌发生发的功效,是一个养生保健的佳品。不过,它的名字有点奇怪,人称余甘子。
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来说,余甘子这个名字会很陌生,因为它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植物,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福建省的北部,广西省的南部,以及海南省的少数地区。除此之外,东南亚一带也有丰富的野生资源,比如像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均能找到余甘子的身影。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它还有着不一样的叫法,有的地方叫它油甘子,或者是油甘果。有的地方叫它滇橄榄,或者是望果子。最有意思的是,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还给余甘子起了一个禅味十足的名字,叫做菴摩落迦果。由于这种植物具有喜光耐热的特点,所以,它们的栖息地通常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比如空旷的山野里,向阳的山坡上,以及阔叶林的间隙中。
如果按照学术上的划分,余甘子应该属于大戟科植物的范畴,它的株型高大健壮,一般在6-10米之间,据说野生植物能够达到20米以上,堪称是同类植物中的巨无霸了。它的树干笔直挺拔,表皮为浅褐色,老枝苍劲,幼枝细嫩,上面还长有一条条的细纹。它的叶片不是很大,外形细长,色泽浓绿,十分规整的排列在枝条两侧,看上去就好像一根根绿色的羽毛。
虽然余甘子也是一个开花植物,但是,它的花型很小,花色也不够绚丽,外型如伞,色泽淡黄,在枝叶的遮挡下,几乎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很多人没有见过余甘子开花的样子,都以为它不会开花呢!不过,余甘子的果实却很漂亮,外形为圆球状,直径在1厘米左右。最初生长的时候,果皮是黄绿色,或者是淡绿色,当完全成熟以后,就会变成黄白色,而且是一种半透明的状态,看上去晶莹剔透,仿佛是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黄珍珠一样。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从秦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食用余甘子。不过,那时候只是把它当成一种野果而已。直到唐朝以后,人们才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并且收录到一些医药典籍中,比如唐代的《新修本草》中,详细地描述了余甘子的功效:“余甘子,其味甘甜,其性寒凉,可补脾胃,生乌发,久服可轻身,延年增寿也。”由此不难看出,余甘子的确是一个养生保健的佳品。不过,在此提醒大家,余甘子属于寒性药材,服用前请咨询相关的医生。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