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2023年新会柑“大减产”成定局,柑价普涨20%以上

新会陈皮:2023年新会柑“大减产”成定局,柑价普涨20%以上
2023年11月29日 15:11 新会陈皮调研手记

11月底的周末,恰逢第六届新会陈皮文化节开幕,老李受行业朋友邀请回新会一趟,感受久违的文化节氛围,并顺道调研了多个熟悉的柑场,看看今年的柑情如何。关于新会陈皮文化节的盛况如何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看看新会媒体就有很多报道,咱们说说大家关心的市场行情问题。

第六届新会陈皮文化节

废话不多说,按照老李习惯,直接抛结论:

  • 1、2023年新会区(地标范围内)新会柑产量的“老李非正式统计”减产在50%以上(调研柑园数量为50个左右,新会各产区均等比例分布),其中部分柑园的实际减产量在70%以上,比9月初老李调研时预估减产50%的量更低;
  • 2、新会产区的柑价,比10月中下旬预定时的报价普遍上涨了20%以上,截止11月29日,老李收集的“非环城核心产区(三江、双水、睦州、礼乐等等)”的驳枝柑普遍报价10元/斤以上,圈枝上涨50%左右;核心区(环城产区)的驳枝在20元/斤以上,圈枝25元/斤以上,其中以梅江“塞口围”的圈枝报价为近年峰值的38元/斤;
  • 3、前期价低是因为提早预定价格的压制,绝大部分柑园都会压低价格拿订单,以先收单的目标来做,但因为减产幅度远远超过预期,部分柑园无法按照预定的量交货,导致没有进行提前预售的柑园闻风而动,持货观望,导致11月后期的柑价持续推高,其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减产幅度远超预期,导致“供不应求”的结果;
  • 4、2023年的“减产量”和“减产幅度”均为近年之最,原因一方面是2020年后新会陈皮品牌度上升,导致种植面积在短期内的大幅度增加,资本进入后对效益的要求导致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是大面积扩容后(数年间的几万亩到十几万亩),整体产区的柑园管理水平差异、极端气候频发以及三年特殊时期等等影响,对新会柑种植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关键的气候变化,例如暖冬、旱春等情况,不利于新会柑的种植,此后的种植形式更是变幻莫测;
  • 5、市场需求量下降明显,新会柑价格上涨无法覆盖减产的影响,因此柑园的整体收入下降明显,后期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弃耕弃种的情况,老李再次提醒柑农朋友务必注意风险。

新会陈皮文化节展示的部分品牌产品

一、2023年初减产预警已经发出,但实际情况来得更猛烈

老李在今年来的多次调研文章中就提醒了今年减产的情况,详见3月《暖冬旱春之后,新会柑花期不佳,2023年柑价会涨吗?》、9月《台风?减产?涨价?2023年新会柑价,主打一个“稳”字》、11月《2023年新会摘柑指南:产量下降,但价格平稳,摘柑要注意这几点》等文章或者观点中,老李都多次表明了2023年新会柑减产预警,以及对柑价的走势判断。

2023年3月老李发表的《暖冬旱春之后,新会柑花期不佳,2023年柑价会涨吗?》

2023年9月老李发布的调研文章中再次提出了减产预警

老李在11月中下旬分别调研了新会柑各产区的柑园负责人,从梅江、东甲、茶坑等会城镇街核心产区,到周边的三江、双水、睦州、古井、礼乐(属于毗邻的江海区,但老李按照习惯传统将其并进新会柑产区之一)等等产区,采集了50个大(千亩)中(百亩)小(十亩)规模柑园的产量情况,“非正式统计”了新会地区新会柑的产量情况,均值减产量在60%左右,个别管理水平控制得好的柑园,跟2022年、2021年的均值同比减产在30%-40%之间,而极端的情况多发生在小几亩的个体柑园,有“绝收”的情况。

老李在9月青柑挂果时调研,上述柑园的预期减产普遍在30%-50%,但到了11月开始正式上市后,其实际采收后产量在预估量上再减40%左右,即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0%-70%,基本可以定义为“大减产”。

很多柑农都认为,“大减产”最关键的原因就是2022年12月的“暖冬”,加上当时刚放开没人来采收(非核心区的柑价几乎跌入近年低谷的5元-6元/斤),柑树留果时间长,果树的营养被过分夺取,加上气候暖冬导致无法冬眠休养,于是在12月底1月初的很多柑树就进入了春季模式,开出了反季节的满树柑花,这扰乱了柑树的自然生长周期,结果就是大面积的不结果。

10月初的新会柑落果

二、新会柑价11月底上涨“20%”以上,“减产升价”成定局

从市场经济学来看,一个商品的减产将导致供给量减少,如果市场对其的需求量不变,价格就会不断向上突破,直到供需平衡为止,同样价格的上涨也会导致需求减少,相互制约平衡。

目前减产50%以上,如果涨价不超过50%,就说明市场的需求跟供给没有匹配,因为也是市场消费力比较弱的表现。对于新会陈皮和新会柑来说,当前并不是前几年的增量市场爆发期,更多是存量博弈的状态,因此市场需求下行态势中,大规模供给降低也不会带来太多的价格涨幅,因此就有了普遍涨幅在20%的柑价。

目前老李掌握的柑价行情,截止2023年11月底,三江、双水等产区的驳枝柑报价均在10元/斤以上,圈枝在13-15元/斤之间,而核心区的“顶流”梅江产区,均价都在28元/斤以上,最高峰值在38元/斤圈枝柑,而东甲圈枝柑的均值在25-28元/斤之间,随后是天马、茶坑等圈枝驳枝均在15-20多元/斤之间浮动。

梅江村周边的柑园

目前导致后期柑价涨幅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市场端信息和供给端信息传递滞后的所导致,如9月初大客户进行预订的时候,都按照去年底的估价向上微微提升,但实际到了采摘时,很多柑园减产超出了预期,就导致了“无法如数交付”的情况,这些预先订货却无法交货的消息一旦传出,就会导致早期没有接受预定而手上还有货的柑园“观望情绪”,其预计行情会涨,因此纷纷提价,最后产生哪怕当下销售行情不好,也不愿意降价销售的心态。

这是一个“柑农心态”、“市场预期”和“实际需求”之间博弈,当然也有触觉敏锐的柑园降价快速去货,回笼资金,保证正常的运营;也有待价而沽,继续观望的。综合起来,就是导致了11月底行情价格上涨的基本逻辑。

2023年11月29日新会梅江塞口围某大型柑园的柑价:圈枝38元/斤,驳枝28元/斤

三、“提前清围”已成常态,要去摘果的朋友需合理安排时间

截止11月29日,老李调研的大部分柑园已经清园。对比往年12月初到冬至还有多次收成的时间段,但碍于今年情况特殊,很多柑园都采取提前清园的方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产量本来不高,提前清园可以让柑树更好地减负,提前休养生息,为来年的生长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是最近新会地区天气比较好,也可以趁着好天气晒皮,降低初晒的成本和损耗;最后一方面当然是趁着现阶段市场有需求,在预期内降一下价格就可以卖掉,退一万步说,哪怕卖不掉都可以自存。

正在柑园开皮的阿姨与前来采购客人交流

最后要说的是,今年是新会柑小年无疑,但明年是否应该丰产大年,还是需要回归“做农业看天吃饭”的本质。对于柑园和商家而言,在大消费环境不怎么理想的情况下,持有现金流,保证柑园和企业的运营为首要,至于适不适合囤货,应该从个体的销量端情况考虑,简单评估就是今年自己渠道销量能不能实现当下的预期销售目标,以保证经营正常,否则就不要因为“价格看涨”而押注为了可能性的盈利了。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多朋友也问老李今年减产价格降价不买了,等明年丰产降价再买行不行?其实从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上看,大年小年都是自然决定,而不是人为,买不买应该看个人需求,而不是看产量,毕竟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看,买几斤生皮存下来就够用了,再怎么涨价,不就是一顿饭钱的价钱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