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春夏季受潮易发霉,功亏一篑只需“两天”时间

新会陈皮:春夏季受潮易发霉,功亏一篑只需“两天”时间
2024年03月30日 14:26 新会陈皮调研手记

经常有读者问老李如何陈化之类的问题,其实陈皮陈化的本质就是缓慢氧化,如出现虫蛀、发霉等异常情况,都是陈化环境的“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陈皮的陈化,离不开陈皮本身的内含物、自身含水量、环境湿度水分、氧气接触等综合反应,其中,在春季特别是环境气温迅速升高导致的容器内的水汽凝聚后被陈皮的纤维吸附,在促进陈化的同时,也容易成为霉菌的温床。

在春夏季陈皮“受潮”,是导致陈皮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老李的统计,每年陈皮发霉的时间都集中在季节交替的时间点,这时候的陈皮(特别是三年以内新年份的陈皮)手感会明显变软,有受潮发腥感,如不及时干燥(翻晒、抽湿等)处理,两三天就会发霉,并蔓延到整个空间内的陈皮。因此,春夏季节就成为一年之间最关键的陈化节点。

晒陈皮

一、“春夏”是陈化的关键时期,也是霉变高发时

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陈皮是无法陈化的,反之在十分潮湿的环境中,陈皮容易发霉,所以这是一个事物变化的“两面性”。对于陈皮的正常陈化,必然是在这两个极端中取得平衡的结果。在春夏季,比较潮湿的气候可以促进陈皮的陈化,但一旦超过含水量的“阈值”,陈皮就会有发霉等异常情况。

需要强调的几点,当存放陈皮的环境或者容器的相对湿度长期处于70%以上时,陈皮就会吸潮并出现明显的发软,容易诱发霉变和蛀虫;相反,如相对湿度过低例如相对湿度在20%以下,也可能会因为过于干裂而出现“标本化”的现象,直接影响了陈化的效果。

当陈皮处于如下相对湿度之环境时——

<40%不会霉变、蛀虫;

40~60%不易发霉、蛀虫;

60~70%是比较适宜的陈化湿度,不易发霉,可能蛀虫;

70~75%较易蛀虫、发霉;

>75%极易蛀虫、发霉;

在以上相对湿度超过70%并持续一天以上时,普通家庭就需要注意陈皮含水量过高的情况出现,这时候主要表现为皮身由硬变得软,放在手掌中张合可轻易弯曲状态。

陈皮大户常用的“风干室”,可快速抽湿

二、陈化固然重要,但“防潮”更重要

有读者朋友问,如果以存放茶叶的标准来陈化陈皮是否可行?其实也未尝不可。不过茶叶大多数是经过杀青烘干等操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霉菌和蛀虫发生源头,而且也没有陈皮的“内囊纤维”等可以吸收水分,因此在收藏时很多朋友会把茶叶跟陈皮混放,而出现陈皮吸潮发霉而茶叶没异常的情况。

也有读者问到如何做到陈化最优的效果,那当然是有条件打造“标准仓”的朋友,但对一般人来说,标准仓是不太现实的,所以首要还得学会控制好陈皮的含水量,即存放环境的“湿度”。

以新会的气候为例,新会的平均湿度在60%以上,这样的环境已经是“潮”了。而人体感觉到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应该是在40%-60%,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怎么感知湿度?很简单,当你觉得自己舒服的时候,皮肤不干燥不用涂润肤霜的时候,你的陈皮也是一样舒服的;如果你觉得很干,陈皮也会一样,需要及时补水;如果你觉得天气很闷热,老是冒汗,那么陈皮就容易发霉。

回南天

又因为春夏季的空气湿度过高往往升温返潮或者连续雨天后,因此不具备户外翻晒的条件,对此老李建议可以打开房间空调抽湿功能进行“抽湿操作”,当房间的相对湿度计降到50%以下,抽湿状态下保持6~8小时,后再密封存放;如果没有空调或者空间不大又想省点电费,就放一些“吸潮盒”或者“食品级防潮剂”放在包装内。

如果是懒人办法,那么就是“春夏密封保存,秋冬偶尔通风”。作为一种保底操作的办法,虽然说密封不利于陈化,但也是最好的防守办法,在一般人无法达到的陈化条件下,做到“宁慢勿霉”也是一种不错的结果。

正在霉变的新会陈皮,发软后变成粘稠的糊状(2019年皮)

三、在春夏季,更容易判断陈皮是否被“工艺”处理过

老李认为,一片陈化得当的新会陈皮,其表现应该是“硬而不脆”的状态。相对自然陈化,“机器烘干”是工艺皮的制作手法之一,而这样的操作将会导致陈皮出现“标本化”的状态,更直观的手感就是出现类似“薯片”般的干脆度。

陈皮自身的软硬度随自然气候的变化,是自然陈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陈皮所在空间环境的相对湿度会对皮自身的含水量造成直接影响,如在干燥的秋冬季,陈皮会因为失水而变得干硬,在春夏季的空气相对湿度比较高时,就会自然受潮,呈现变软的状态。

我们说的“陈化”,就是在“干燥”和“受潮”之间发生的。如果陈皮失去了自身吸收水分或者自身挥发水分的能力,都是其内部物质失衡的结果,例如认为加温加湿处理的工艺皮,其果皮和内囊的纤维含量和机构因为烘干等操作而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陈皮内部对水分、氧气等外部物质的吸收,就无法进行陈化。

也有人说,年份老的皮因为陈化已经完成,是不是意味着不会随着气候环境变化而改变软硬度呢?其实自然陈化的“老陈皮”,虽然其体质结构经过缓慢氧化造成皮内纤维减少,但也是会随着环境而变软,状态与熟制的工艺皮相比截然不同。而经过传统陈化的老皮,其变动的状态和程度都没有三年内的新皮明显。

所以,当我们在周遭环境比较湿润的时候让陈皮接触空气一段时间(大概半天即可),如果陈皮的硬度变化不明显,特别是五年以下的陈皮,还是呈现“干脆”的状态,那么就要警惕其工艺皮的风险。

霉变的陈皮

四、要养成日常检查陈皮状态的习惯

陈皮自身的“含水量”是跟空气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空气潮湿,陈皮的含水量就会相对升高。但如果密封做得好的环境,陈皮含水量不高,呈现比较“干硬”状态,那就不用担心了。

总来说,如果陈皮储存环境处理得好,管它是春夏秋冬还是梅雨台风,其含水量只要不过高,手感硬度适中,那么就可以放心存放了。而控制含水量的方法,就是首先还是要利用“太阳”,其次是利用空调、抽湿机等,不能用烤箱烘干(北方朋友可以适量减半晒皮的次数)。

  • 3年以内的新会柑皮,需要多次翻晒(4-6次),每年夏天需要翻晒3天到一周,因为经过整个春天的受潮,需要在盛夏的高温天气之前把陈皮的潮气去掉,以免在夏天发生蛀虫和烧皮;到了立秋以后(天气明显转凉时),就需要最少翻晒1次,每次晒的程度,就是“硬而不脆”为标准。
  • 5年的新会陈皮,由于性状基本稳定,但果囊纤维还在,容易受潮,因此,翻晒次数就对应多些,每年翻晒频次是2-3次。
  • 8年的新会陈皮,因为其陈化期已过,果皮的性状已稳定,也无需在进行多次翻晒,一年只需在定期翻晒 1 次,甚至不晒都可以。
  • 10 年以上的新会陈皮,由于性状十分稳定,内囊已经基本消耗掉,所以无须翻晒,直接封存即可。
  • 特别强调的是,十年以上的老皮,非必要就不用翻晒,因为这时候的陈皮硬而脆,容易导致陈皮的断裂,如果没有明显的陈皮发霉、虫蛀、变软等现象,就不用拿出来翻晒,如发生上述情况,则需要及时拿出来翻晒,晒1到2小时即可。

总的来说,一片好的新会陈皮,需要符合多个因素,如先天的产地、品种、种植环境等,还有后天的陈化、仓储条件等,所谓“三分看皮品,七分靠陈化”。特别告诫初学者朋友,如果入手新会陈皮时只盯着上面说的某个“单一要素”,那么大概率会踩坑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