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美国第二夫人乌莎·万斯对格陵兰岛的“文化交流”访问引发轩然大波。这场看似寻常的行程背后,折射出美国对北极资源与战略地位的野心,以及格陵兰岛在独立诉求与大国博弈间的艰难平衡。
争议行程:文化外衣下的政治意图
根据白宫声明,乌莎·万斯将于3月27日开启为期三天的访问,携子参观历史遗迹并观摩北极狗拉雪橇赛事。然而,格陵兰总理穆特·埃格德揭露,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和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将提前抵岛,并秘密访问美军基地。埃格德指责此举是政治操弄,旨在通过“无害的政客妻子访问”掩盖特朗普政府的扩张主义议程。
格陵兰的愤怒与主权坚守
埃格德在声明中尖锐指出:“国家安全顾问为何此时现身?唯一目的就是展示美国对我们的掌控。”他批评沃尔茨作为特朗普的核心幕僚,此行将强化美国对格陵兰的吞并企图。此前,特朗普多次宣称“不排除武力夺取”该岛,并质疑丹麦对格陵兰的主权合法性,称“200年前一艘船停靠就宣称拥有权实属荒谬”。尽管格陵兰85%的居民支持从丹麦独立,但民调显示近半数人视美国意图为威胁。
资源与地缘:美国的北极野心
格陵兰岛蕴藏稀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着气候变化导致冰层消融,其开采价值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存在和经济合作扩大影响力,但遭格陵兰明确拒绝。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亦强调,任何合作必须基于“主权尊重”。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则辩称,访问旨在“了解格陵兰文化”并维护“北极安全利益”。
国际社会的连锁反应
此次风波加剧了欧洲对美关系的不安。作为丹麦自治领地和欧盟盟友,格陵兰若遭吞并将冲击跨大西洋信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子小唐纳德曾于2025年初率团赴格陵兰“考察”,宣称当地居民“热爱美国”,但现实是双方关系因高压手段持续恶化。
博弈中的未来
乌莎·万斯在社交媒体的访问预告中强调“加强美格关系”,但格陵兰地方政府对此反应冷淡。市长马利克·贝特尔森以“选举筹备”为由拒绝会面,凸显当地对美国动机的警惕。分析认为,格陵兰在开放外资与捍卫自治间如履薄冰,而美国能否调整策略以缓和矛盾,将决定北极地缘格局的走向。
这场外交危机揭示了大国竞争下小国的生存困境。格陵兰的矿产与航道价值使其成为“新冷战”焦点,而主权与利益的拉锯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