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当天,婆婆耍小聪明索取“陪嫁”,惹恼了儿媳,差点毁了婚礼

结婚当天,婆婆耍小聪明索取“陪嫁”,惹恼了儿媳,差点毁了婚礼
2024年06月20日 16:00 兰兰情感说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会逐渐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艰难,铸就了坚强的内心,像未经雕琢的钻石,尽管长时间缺少家庭的温暖,但这成为了他们最坚韧的护甲。他们不易动情,不轻易接纳爱意,除非遇到了能够完全信赖的人。

另一些孩子,由于长时间缺少爱的滋养,内心渴求着被爱,他们像向日葵追寻阳光,容易交付自己的感情,迅速地接受别人的爱,也轻易地相信爱。这两种状态,并没有对错之分,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前者似乎对自己更加负责,因为他们不允许自己犯错误,尽力避免爱情的悲剧。而后者,如果没有遇到真正的好人,就很容易受到伤害和欺骗。

单亲家庭,这样的家庭背景,常常不是孩子们能选择的。特别是由于突发的灾难而成为单亲家庭,这是人力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并更加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自卑。他们不应该因为自卑而盲目地追求爱,也不该因为想要与别人相同而草率地结婚。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心态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下面要讲述的这位女士,也是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虽然她如今拥有幸福的婚姻和深爱她的丈夫,但她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

我的人生,曾陷入过无比黑暗的深渊。那时,我除了幻想上苍能对我仁慈一点,别无他法。我曾经在黑暗中摸索,寻找那一丝丝的光明,那一线希望。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幻想并不能为我带来真正的幸福。逐渐地,我领悟到,我必须依靠自己度过这一生。

自幼生长在单亲家庭中,我母亲在我读初中时不幸因车祸离世。身为单亲家庭中的独生女,虽然父亲对我百般呵护,但总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一份母爱。

我不愿被人轻视,因此始终咬紧牙关,默默承受。在父亲面前,我总是表现得乖巧、懂事。尽量避免在他面前流露出悲伤,因为他已经够不容易了,我不想增添他的负担。

经过多年的艰苦岁月,虽然我已经逐渐适应了没有母亲的生活,但内心的悲伤始终无法抹去。原本我打算终身不嫁,与父亲相伴一生。然而父亲却不同意,他认为不应因为我而耽误了我自己的人生。

当我遇到了我老公,仿佛重新看到了希望。尽管他只是个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子,但他的陪伴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爱意。

原本以为,如果他的家庭也能像他一样善解人意,我们的结合将是两家人幸福的开始。然而,每个人都有缺点,尽管我老公很好,但他的父母却并不像他那样懂得体谅人。

为了顺利步入婚姻殿堂,为了避免他人闲言碎语,为了让婆家接受我们,我在结婚这件事上几乎没有提任何要求。然而,即便如此,婆婆对我仍有很多不满。

在我们结婚前,婆婆就因为我出身单亲家庭而对我诸多挑剔,甚至对我老公说过这样的话:“儿子,她是单亲家庭,将来没人帮忙带孩子,我看你们还是不要娶她为好!”

我老公反驳她:“妈,你不是人吗?你就不能帮忙带孩子吗?就算你不愿意,我们自己带孩子不行吗?你是当妈的,怎能说出这种话?她愿意是单亲家庭吗?她不希望自己的母亲活着吗?”

面对老公的维护,婆婆对我产生了更多的误会,这导致她在我们结婚当天故意找茬。她当着众人的面问我父亲要“陪嫁”:“亲家,你女儿出嫁,你却一分钱不出,这算什么?你一个人生活,留着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死了能带走吗?为什么不拿出来给你女儿和女婿用?”

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必定没有人能够忍受别人伤害自己唯一的亲人。当婆婆的话语传入我的耳中时,我心中燃起了怒火,觉得婆婆是在轻视我们,因此我曾一度想要带着我父亲离开,放弃这场婚姻。

最终,是我丈夫将婆婆驱逐出舞台,在他的掌控之下,婚礼才得以顺利完成。

在那之后,我丈夫很少再让我与婆婆有任何正面接触。他的初衷是希望婆婆能够给予我一些母爱,但由于婚礼上的事件,他认为还是让我们保持距离为好。

我曾经也尝试过与婆婆好好相处,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然而她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她破坏了我心中母亲的形象,因此我无法再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

虽然我内心深处一直明白,我对爱与家庭温暖的渴望往往只是幻想,但我仍然渴望能获得更多的爱。或许在将来有了孩子之后,我在给予孩子母爱的时候,也能温暖自己的内心。

有些磨难,会使你的人生更加充实。

有些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有些人则认为,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这种观点并非绝对。

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一种没有经历过苦难的状态,没有必要特意去寻找苦难。只有在经历了苦难之后,从中吸取对你有价值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经历过苦难的人来说,有些磨难,会使你的人生更加充实。你不必拿自己的人生和那些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进行比较,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人生即可。

就像案例中提到的单亲家庭,没有经历过的人,肯定无法理解其中的感受。而且,成人之后失去亲人和成人之前失去亲人的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无论是哪一种经历,每个当事人都只需要关注自己即可。

我们之前提到了两种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上面案例中的女人就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典型:她既有对自己负责的坚强,又有缺爱的心理,因此她在坚强中略带软弱,在希望中略带失望。

这其实没有什么,不管你的人生中出现了什么,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应有的希望依然存在,但不要过于强求。自己希望的事情,渴望的爱,能够得到自然是好的。如果得不到,也不要过于失望,只是没有得到而已,并非得到了又失去了。不要被这种失望的心情所困扰,只需要牢牢守住你已经得到的东西即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