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国家队”,何以望城?

这一“国家队”,何以望城?
2024年06月14日 15:30 松果财经Pinecone

湖南人又幸福了,家门口再添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旅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湖南省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

摊开地图,寻找坐标,湖南旅游业态新增的这一“国家队”,就位于望城区铜官街道。湘江潺潺,青山环绕,因为文旅,望城又一次出圈了。

湖南不缺好山好水好风景,“国家眼光”为何偏偏钟情望城?身份之变又意味着什么?当望城儿女感叹“幸福来得太突然”之时,背后的“望城何以成”更值得探讨。

榜上有名,贵在以“特”制胜

旅游度假区,是一个地方的金名片。

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不多,在全国赛道上脱颖而出,并不容易。没有过人之处难以入眼,没有两把刷子难以上榜。

紧依湘江,总面积6.26平方公里的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又释放着怎样的独特气质?

走进这里,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铜官窑国风乐园、铜官老街、铜官窑现代农业公园和铜官窑五号山谷等一应俱全,一种洞穿历史、梦回大唐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一种现代农业的“未来感”直抵心灵,让人拍手称“奇”、流连忘返。

“奇”的背后,是文化磁场的满格释放。

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唐至五代时期制瓷遗址,距今约有1200多年历史。

游走于此,穿梭在铜官窑博物馆、谭家坡遗迹馆、陈家坪遗址等时空“坐标系”中,仿佛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巨著,不仅可以目睹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龙窑,还可以感受我国精湛的陶瓷制作工艺,探索这座千年前的“世界工厂”,品味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遗珍。

铜官老街

穿过古街,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桥巷、宅亭、庙碑、古井映入眼帘,如同一幅水墨丹青,历史风华犹在眼前,厚重感无处不在。

文旅出圈,文化是关键内核。文化附加值厚重,让人深感不虚此行,这是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吸睛”的关键所在。

在如今不少地方旅游业态同质化严重的语境下,望城的铜官窑向历史提取文化基因,守住文脉,以文塑“特”,厚植“根”和“魂”,这为跻身“国家队”、一鸣惊人积蓄了不可替代的文化能量。

时下的旅游市场,“下沉式”旅游也渐渐热起来,县域旅游深受追捧,小城游不断升温,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游客走进旅游目的地,“有所获”成为重要追求。

知名的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之所以能够接住一波波“泼天的流量”,打开文旅出圈的新场景,还在于顺应个性化需求,让传统景区里有“鲜味”。

比如,度假区以“大唐彩陶文化”为主题,一口气呈现出了住宿类、餐饮类、购物类、文化类、夜游类、演艺类、科普研学类、观光游览类、会展节事类、儿童亲子类、游乐体验类、运动类、康养类13大类型近300个旅游度假产品。

景区创新挖潜,更好满足游客需求,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教育、主题游乐、观光游览等于一体“宝藏”目的地“串珠成链”,无不撩拨心弦。多而不重,有个性、有看点、有特色,让人们的旅行有了更多特色底蕴,这便是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出圈的核心竞争力。

出圈的铜官,背后有双“有为之手”

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拥有了新“身份证”,从地方度假区上升至国家“梯队”,这样的“名”不是“空降”而来的,离不开政府的搭台铺路,以及集聚优势资源打造符合国家气质旅游度假区初心砥砺。

“不创则已、创则必成。”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为全区打下“强心剂”,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从夯实基础配套、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等角度全面提升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品质的“主攻项”。

国风劲吹,旅游休闲有“文化味;经典长红,传统景区有“鲜味”;小众兴起,特色游玩有“趣味”……望城全面提升铜官乃至“一江两岸”景观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望城接好“接力棒”,一步一个脚印锤炼打磨,将久负盛名的长沙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了“国家队”,成为继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度假区,攀上新的高地。

打造文旅产业,是一项由此及彼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文化的“功底”,特色的支撑,娱乐项目的带动,还要有道路交通、地方服务、“土味”美食、优质市场等多维度的联合发力。所谓多项奔赴,才能彼此成就,共绘文旅产业“盛景图”。

完善基础设施,是望城主攻的“关键题”。游走于望城,打卡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给很多游客的感受是“便利”。

向内看,度假区内各类标识标牌清晰明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厕所等公共设施齐全,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往外看,度假区“路网密织”,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连接周边城市,形成了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铜官窑现代农业公园

这样的便利,正是游客所看重的,也是望城以夯实基础配套赋能文旅兴“望”的关键打法。“硬联通”撑起旅游的“里子”,“软服务”提升旅游的体验,换来了游客与望城的“心联通”。

“望”见美好,“城”就未来,一路风景一路诗,文旅无疑是望城打开“诗和远方”的一把“金钥匙”。

追根溯源,一招一式,一举一动,皆源于对文旅业态的超前布局、提前谋划。

从出台《望城区建设全域文旅融合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立起“到2024年全区实现旅游接待人数达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60亿,带动就业人数达3万人”的奋斗目标;到以点带面,投入力量深挖湘江两岸古镇文化,连片提质打造古镇群,孕育“一处湘江古镇群、半部湖湘文化史”声名鹊起;再到加强活动设计,推出游客青睐的“千灯节”“汴京梦华游”等主题节庆活动,“铜官庙会过大年”获评长沙市十佳文化旅游节会……

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锋指出,要围绕“铜官窑”这一核心,以铜官本土地名、铜官瓷器、盛唐文化、湖湘文化为主要内容,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推动文化旅游深融合、真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扭住古镇龙头的望城,“一江两岸”比翼齐飞,“大项目带动、精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的“望城路径”清晰可见。

有人说,铜官是长沙一张不可多得的独特名片;有人说,铜官是一个诞生世界奇迹的地方。从目标到行动,从探索到实践,“奇迹”靠的正是政府的这双“有为之手”。

擦亮国家名片,拥抱“诗和远方”

铜官窑文化旅游度假区进入“国家队”,只是一个新起点。

手握“国家招牌”,当以更大的梦想牵引未来。望城旅游业态从小到大,日益出圈,成长为地方的支柱产业,在湘江畔打造出了一座让世界瞩目的文旅新城,靠的就是一颗“不创则已、创则必成”的信心决心。

紧跟旅游新方向,顺应市场新潮流,回应游客新期待,望城这一“国家队员”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接力跑下去。

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需要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文旅发展面临“成长的烦恼”,何以解“忧”?“望城经验”启迪着思路。

坚持规划引领,做足“提前量”。在旅游度假区建设中,当地坚持规划先行,确保了项目有序、健康发展。打好“规划牌”,主动融入湖南省全域旅游大局,望城还需乘势而上,练强“内功”、久久为功。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好特色之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旅实现久久红,关键在文化内核。因此,在旅游度假区建设、后续迭代升级过程中,应注重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挖掘和利用好望城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山水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铜官窑五号山谷

坚持政府引导与扶持,壮大“幸福场景”。旅游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民谋福祉,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可以预料,进入“国家队”后,游客对度假区的期待值也会变得更高。对此,政府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推动度假区更全面发展。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和服务,确保度假区的有序运营和游客的满意度。

望城,万物蓬勃生长,处处风光秀美,走进这里,可“承包”你理想中的“诗和远方”。“一江两岸”展新姿,“国家名片”焕新颜,望城之美,沁人心脾,期待你的奔赴。

来源:港湘深一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