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国经济、股债市场怎么走?券商最新研判

下半年中国经济、股债市场怎么走?券商最新研判
2023年05月23日 21:42 证基风云

202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地缘政治冲突上升,去全球化的趋势持续加深等。整体来看,市场看好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机构人士认为,2023年中国GDP有望达到5.6%左右。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基建和消费有望支撑全年经济。货币政策有望持续保持相对宽松状态;财政政策应降低企业经营负担,改善企业盈利质量等。此外,市场方面,人民币汇率并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A股渐入佳境;后续债券收益率向上的可能性更大。

经济有望持续性复苏

经济运行有望持续整体好转。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在展望中国宏观经济时表示,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有诸多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居民收入增长有所恢复,消费场景改善,消费倾向回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内需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同时,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基建投资继续发挥稳增长重要支撑作用,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房地产走稳对全部投资的下拉影响也会趋弱。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齐全,配套能力强,出口仍具备结构性优势。

此外,已出台政策措施持续显现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环境。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力度和可持续性较强。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2023年经济持续性复苏,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动力:第一,约束放开,经济向潜在增速恢复;第二,政策逆周期调节,着眼扩大内需和可持续性,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第三,居民部门顺周期上行,进一步提振经济。

“2023年下半年经济既面临压力,也面临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张明表示,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仍然非常有信心。主要是因为疫情之后中国经济正在复苏,预计消费和投资将会成为经济增速的主要引擎;加之今年宏观政策有望会进一步放松。

货币将保持相对宽松

针对2023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具体走势,各大机构纷纷展开前瞻性预测。

中信建投发布的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GDP有望达到5.6%左右。基建、制造业和出口减速,地产边际改善,消费恢复。库存周期和利润周期企稳回升是下半年重要结构性因素。政策主线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催生新的主导行业: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半导体等。

中信证券认为,经济复苏前期分化的数据导致市场预期或围绕着现实情况反复波动,预计下半年复苏进一步扩散后市场预期能显著改善。从长期来看,预计中国GDP增长中枢放缓,同时区域增长分化更加显著,地方政府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促使地方政府强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十四五”规划中的高端制造、新能源、新基建、生物医药、科技安全等均是地方政策持续鼓励的方向。

“基建和消费有望支撑全年经济。”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分析称,2022年探索出来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成为常态化宏观调控工具。鲜明看好消费总量复苏尤其是服务消费。

华西证券分析师孙付表示,伴随经济活动正常化,下半年经济环比动能将向稳态水平回归。预计全年GDP增速约5.7%,单季增速分别为:4.5%、8%、5%和6%。经济恢复特征:一是一季度全面集中恢复,各行业改善显著,二季度后边际有所放缓;二是一般服务业景气度修复较快,房地产边际有所改善但区域分化较大。

关于货币流动性方面,在孙付看来,货币政策有望持续保持相对宽松状态;资金供求在一季度较为集中释放后呈现“量价同步回落”;全年新增信贷约22万亿元,社融增速约9.5%。

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经过一季度良好的开局,经济数据于4月逐渐放缓。4月28日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内生修复动能仍不足。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整体经济运行低于预期,经济复苏出现波折。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显示,总体判断7月之前中国经济呈现“盈利底”+“政策顶”的特征,经济内生修复斜率平缓,政策保持定力,以观察前期政策效果为主。到7月之后,市场分歧将进一步清晰,两个方面选其一: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政策重心切换回恢复与扩大内需,二则是随着去库存接近完成、前期政策见效、全球经济接近底部等,中国经济内生力量增强,政策保持温和状态。在市场分歧清晰之前,预计市场将保持区间震荡加板块快速轮动状态。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经济仍处于弱修复状态,地产投资仍处于负增长区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民间投资的持续低迷可能拖累后续制造业投资的增长,海外经济体滞胀走势也可能进一步冲击我国出口。

在财政发力相对靠前的背景下,针对经济领域面临的各种问题,下半年财政政策如何摆布?李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降低企业经营负担,改善企业盈利质量;关注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在经济内生复苏略有走弱之时,基建投资也在悄然放缓。天风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土地出让收入超预期下滑导致财政收入承压是原因之一,而前期经济开门红超预期且稳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财政主动放缓在基建方面的发力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根据该团队的预测,3%的基建增速,不足以支撑全年的稳增长目标,因此有必要在适当时机推出今年的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今年7月是概率较大的政策窗口期,而完全对冲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对基建的影响,可能需要投放3500亿至5000亿元。

债市处于新平衡阶段

近期,人民币汇率再破“7”。人民币即期汇率在5月18日再次破“7元”关口,收盘于7.0294元。人民币汇率上一次跌破7元是在2022年9月。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持续弱势。短期内(1-2个月)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下滑,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下滑至7.1元左右。人民币汇率反转需要等待美元反转、中国经济预期转变的时刻,预计年末人民币汇率会重新上行,预计在6.75元左右。

“人民币汇率并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国内权益资产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东方证券分析师张志鹏表示,随着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逐步走强,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增强国内权益资产的吸引力。

今年下半年,股市有望渐入佳境。中信建投证券认为,A股市场方面,整体震荡上行,但板块表现出现分化,科技股、部分周期股涨幅明显。

展望下半年债券市场,开源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陈曦表示,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债市估值已经合理。后续债券收益率向上的可能性更大。同时,2023年紧货币概率很低,这是对债市的潜在利好。对于债券市场来讲应该是震荡市基调,目前估值已经基本合理。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继强认为,债市处于新的平衡阶段,方向仍不言逆转,但打开空间需要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驱动。年中时点是新的政策博弈期,关注政策侧重点,谨防地产和外需共振趋弱。整体看,十年国债临近2.6%至2.7%阻力区,保持中短期久期信用和3、5年利率稳健组合,兑现部分进攻性资产,城投等可挖掘的点明显减少。

国海证券分析师靳毅分析称,“伤痕效应”导致居民消费相对疲弱,对债市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需不足、生产回落,加速信贷向下拐点出现,有利于资金面宽松;核心通胀若出现向下拐点,1到2个季度后将加速降息落地。

记者 王媛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