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革新:从此深圳不炒房

百日革新:从此深圳不炒房
2021年08月02日 18:42 抱檏財經

作者:今纶

从2021年4月24日到8月2日,正好100天。

这一百天里,在深圳发生了很多大事:

最近的几件大事是《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明确,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学区房将永久消失!

2021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2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

这个增速不算是特别高,但是,仔细去看更多数据,深圳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值得鼓励。

01 狠狠抽了炒房客一记耳光

4月24日,深圳市长陈如桂辞职,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覃伟中任代市长,5月19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覃伟中当选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我们很快看到深圳在经济建设、民生建设方面诸多疾风暴雨式的转变。

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是,深圳政府开始以铁腕横扫炒房客,打击炒房,即使面对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极寒”也未曾手软。

多少炒房客本来还在嘲笑政府不敢调控,没想到调控一波接一波,他们只能携带资金出逃深圳。

4月,深圳市住户存款减少317.37亿元,与一季度住户存款大增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4449.47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二手房市场成交量逐月下跌,6月份只有2575套。炒房客在深圳被打懵了!

一手房市场早就没有了“万人摇”,无论是成交量,还是开盘去化率,都在下跌,有的楼盘甚至开始打折。

这一阶段,深圳在房地产调控方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得分较高。

以往很多人说深圳有庞大的刚需。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买得起八九百万上千万房子的刚需。只要把买房资格一卡紧,把房贷的口子收紧,追讨经营贷,全国蜂拥到深圳的炒房客一夜之间全跑了,真正买得起的刚需有多少?看看现在的成交量就知道。

这对在深圳长期居住、工作的市民是好事,值得点赞。

不仅如此,深圳还在加大满足刚需的需要。深圳说我要学新加坡,地产经济学家、地产号、地产大V、炒房客都反对,那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受损,可是深圳不是你们这些炒房利益集团的,是深圳人的深圳。

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日前举行,结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圳2021年度的十五项民生实事清单也随之公布:其中指出要加大公共住房保障,在全市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万套、供应3.5万套,改造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以上。

更让炒房客颤抖的是,深圳正在猛烈增加住宅土地的供应

7月9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居住用地供应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要求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年度居住用地供应量原则上不低于建设用地供应量的30%;

要求“十四五”期间整备居住潜力用地不少于10平方公里,2021-2023年内整备的居住潜力用地不少于7平方公里……

甚至直接提出:

原批准土地用途为居住的,可申请提高开发强度,超出原批复规模的,可用于建设出售的公共住房,或用于落实未落地或已落地但无法实施的土地整备留用地。原批准土地用途为商业的,可申请将部分或全部商业建筑面积调整为居住用途……

另外,深圳今年计划供应居住用地363.3公顷,占计划供应总量的32.1%,较2020年、2019年居住用地计划供应量分别提高了24%、142%。

在此之前,深圳也是连续“追杀”炒房客

建行深圳市分行5月初上调房贷利率后,多家银行也相继跟进。

6月2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近期对辖内9家主要从事赎楼担保业务的融资担保公司进行集体监管约谈。

两天后,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黄雪绒等29名从业人员被列入“行业黑名单”的通报》。

深圳从土地供应、公共住房建设、住房贷款等各个方面对炒房客“全面开战”,这才是示范区应有的硬朗与强大!

炒房神话,必须要让位于一个城市的发展。

换句话说:是炒房客赚钱重要,还是深圳人长久的福祉重要?当然是后者。

深圳选择了正确的方向,狠狠抽了炒房客一记耳光。

至此,深圳在经济建设层面的氛围得到了积极提升。

02 教改急行军:北西城,南深圳

在教育方面,深圳有很强的紧迫感。

为什么在《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要特别明确“大学区招生”?

就是要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干掉学区房,让炒房客无学区房概念可炒。

至于“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就是要让名校的优质资源流动起来,让炒作优质公立教育资源失去目标。

深圳的“大学区招生”消息所释放的能量,和西城区日前的多校划片消息有得一拼,可谓“北西城,南深圳”,都是顶着压力直接就把优质公立教育资源均衡了,深圳更狠,上升到立法层面。

无论你多有钱,在深圳想通过买学区房进而买到优质公立学位,以后也没戏了,何况,老师也流动起来了

在日本,老师也是实行轮岗制度,目前基本做到了公立学校的资源均衡。道路坎坷,但必须要出发。

深圳在推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正在加速前进。这在深圳的历史上也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多少利益集团、多少灰色交易将在一纸立法面前被按下终止键。

一些人通过教育资源、学位曾经赚得盆满钵满,如今,这种可耻的盈利模式要被结束了。

如何解决学位紧缺的问题?这一百天里,我们也看到了深圳人的锐意革新。

6月9日,深圳市发改委网站发布《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到:

未来15年,基础教育学位增长30%,高校数量增至15所。

2021年呢?深圳市计划建成投入使用学校146所,其中74所中小学和72所幼儿园,新增学位约13万个。

此外,目前深圳共有37所高中已经立项建设,预计新增高中学位约8.7万个,2020年已完成3所高中,2021年将建成9所(9所高中主体结构均已完工),2022年计划建成18所,2023年计划建成7所。

但是,深圳的普高录取率和北上广还有差距,还要加油。

短短100天,深圳连发大招,尤其是“大学区”政策与西城区遥相呼应,在炒房利益集团的舆论鼓噪之下推出,颇有改革之城的风范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任教育部党组书记。怀院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当过教师、副主任、主任,后来还当过常务副校长、校长,是真正的教育界人士出身,他的这一新职务是否意味着中国教育未来会有较大的变革,暂且拭目以待。

但是从西城区、深圳的动作来看,从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的调整来看,中国教育正在大变化的前夜,教育公平是主旋律。

深圳教育从2021出发,从公平和均衡出发,造福深圳人,值得期待。

03 深圳最值得珍视的是市场经济观念

接下来,我想谈谈深圳的经济增速。

是的,“上半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2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不算一个突出的成绩。

不过,我认为这种调整是值得的,未来只要稳住阵脚,牢牢把握住科技创新的主航道,深圳的稳健增长无大碍,千万不要为炒房利益集团尤其是地产大V、地产经济学家鼓噪,放松调控,深圳的转型依然值得期待,现在是关键期。

大家都注意到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下降12.9%”,这说明什么?说明深圳拿出了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决心,即使牺牲一些增速,也要坚决把房地产的各种浮躁、投机打下去。

那么,深圳的收入有没有受影响,实话实说,有影响,不大,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上半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79亿元,增长20%。地方级收入2352.51亿元,增长15.8%,其中,税收收入1949.36亿元,增长22.7%,两年平均增长5.7%。税收规模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达82.9%。

深圳不需要靠卖地发工资,这是深圳可以并且敢于深度调控楼市的底气。

工业方面,近九成行业增长,全市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长面达89.2%。工业前十行业中7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5个行业增速超过20%。

因为有华为、腾讯等明星企业,大家会非常关注深圳的服务业尤其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我们来看看:

1-5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1%。1-5月,占比最高的行业大类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5%,拉动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4.8个百分点。

深圳咬牙顶住了通过推高房地产来拉GDP的诱惑,转而寻找更有持续性的增长,同时在教育、住房、医疗方面发大招,寻找更均衡的增长。

这很不容易,深圳做到了。

深圳最领先的产业在结果上呈现为科技和金融的高度发达,但在源头上却是深入骨髓和灵魂的市场经济观念。

深度的楼市调控之下,深圳的就业人口规模达1241.5万人,增长6.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再次回应了一种谬论:“深圳离了房地产就玩不转,房地产关联太多行业,不炒房不行”。

事实证明,深圳不炒房,也行!

事实证明,深圳人正在用不断折腾,持续创新的方式创业、搞钱: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16.77万户,增长11.0%;全市现有企业230.9万户,相当于每千人拥有企业131.5户。

而且,深圳人真正搞到了钱:

上半年,2069家“升规”(规模以下企业成长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企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37%。

我甚至不同意说深圳暂时陷入低潮,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深圳在楼市的一片沸腾炒作中急刹车,愿意安安静静坐下来,有条不紊地解决民生问题,深度思考科技破局问题,比如,如何不让人“卡脖子”?这很重要。

深圳的肩头,肩负国家在科技方面冲锋的重任,不容有失,也不会有失。

深圳是广东核心双引擎之一,暂时的增速落后,不代表它的未来一片黯淡,这样的代价值得付出,这样的转型值得坚持。

回顾历史,2012年一季度的经济总量方面,天津、重庆都曾经在深圳前面,曾引起一片哗然,深圳被迫再次转型:

2013年,深圳先后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军工、智能装备五个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

2014年初,推出了大力支持未来产业“1+3”文件,规划自2014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每年安排10亿元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为高端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

具有最强烈市场经济意识的深圳人就此一跃而起。

最近重读腾讯的创业故事,看着一个企业从没钱发工资,要被迫出让股份,到最后获得一线生机,又苦苦在各种夹缝中艰难长大:破流言,抢赛道,危机中不断奔跑,不断推出新产品,最终成为互联网巨头。

说实话,我认为这就是深圳人,深圳故事,深圳精神。

中国少有的有硅谷气质的城市,深圳要算一个。

乔布斯说:“追随内心,做我所爱”,他还说“活着就要改变世界”。在深圳,你会碰到很多这样的活力满满的人。

所以,我们不用为深圳担心,她会找到她应有的位置,更淡定,更从容,更成熟。

深圳是改革之城。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个漂亮词语,而是意味着牺牲和压力。

改革,就是日拱一卒,不惧艰难险阻。

深圳的改革先锋袁庚大声说过:“向前走,莫回头”,这是深圳的使命与未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