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鸭走红背后:组织敏捷,因人成事|对话阿里大文娱CTO郑勇

妙鸭走红背后:组织敏捷,因人成事|对话阿里大文娱CTO郑勇
2023年08月22日 15:48 真探AlphaSeeker

作者 | 祖杨

21张不同角度照片+9.9元=一套AI写真+一个数字分身。

从7月17日上线至今,妙鸭相机凭借“便宜”、“相似度高”、“社交属性强”成了近期最火爆的AIGC应用。最初以小程序上线时,高峰期排队人数一度达到5000人,微信指数飙升至1800万以上,一度刷屏朋友圈,紧接着,妙鸭相机App版上线,推出后多次登顶iOS应用排行榜,还被阿里云写进财报,称这是中国AIGC领域第一个爆款的C端产品,并且一个月内,阿里云的算力需求暴增数百倍。

这不禁让人好奇,妙鸭相机能火多久?妙鸭是否可持续、可复制?

阿里大文娱CTO郑勇表示,妙鸭相机的走红并非偶然,主要做对了三点:用户思维、极致产品与敏捷组织。妙鸭实为阿里大文娱内部创作项目,最初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诞生,妙鸭内部团队从3月份开始研究人像、4月份决定立项、7月份真正对外发布,上线后又只用了4天时间在iOS端上线App版,从孵化到爆红到调整,超快节奏、超短周期也体现出阿里大文娱组织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郑勇坦言,回顾妙鸭的整个孵化周期,有两个很关键的时间点,一个是去年12月份整个团队就在研究AIGC,图片大模型、文字大模型我们都有研究;另一个是今年3月份1+6+N的组织架构调整,这个变化对妙鸭的帮助很大,以前的组织结构中我们拓展新的业务,整个流程还是挺复杂的。

而这种内部的创新机制和组织的敏捷性也将会持续复用。郑勇透露,员工有任何创新想法可以直接跟他汇报,内部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研发投入,阿里大文娱会给予资源扶持。据悉,现在有多个兴趣小组在进行中,研发的项目也会陆续上线推出。

在妙鸭之后,阿里大文娱也会继续深耕AIGC应用,以技术辅助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郑勇表示,阿里大文娱的科技探索分成B端和C端两方面,C端会继续投入,发现有技术点能够To C的会延展开发;B端主要围绕影视做深度研发投入,加快影视工业化的进程,比如还在研发中的虚拟拍摄,能将车戏、室内场景戏的效率翻倍、成本降低40%以上。

妙鸭相机

以下为「真探」整理后的部分访谈实录:

关于妙鸭走红

Q:妙鸭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外界说阿里1+6+N后组织更敏捷灵活,这个项目里有具体体现吗?

A:坦白讲我们也没有想到它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个事,现在想一下,基本上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

一是我们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整个团队研究AIGC这个事情,图片大模型、文字大模型我们都在做研究。第二个时间点是“1+6+N”,这个变化对妙鸭的帮助还是非常大,以前的组织结构中我们拓展新的业务,整个流程还是挺复杂的,我们从3月份开始研究妙鸭,4月份开始立项,再到7月份真正对外发布,决策周期很短,中间发展很快,这是在上线之前(组织发挥的作用)

妙鸭上线后我们受到了很多关注,一开始被打击也很多,包括有一些合规上的问题,有些功能用不了,小程序也面临下架的风险,我们花了4天时间上线了iOS,这种敏捷度在普通公司里面以前具备不了,组织黏性到底怎么提升,其中都是有关联的,我们现在有一个目标可以很快达成。

Q:除了您刚刚提到的合规问题,从立项到整个产品上线,后续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挑战?

A:比如你要上线,为什么9.9元的定价,是不是能覆盖成本,都是需要去解决的,包括算力和阿里云去协调,但是好在我们今天内部团队还是和阿里云的协同机制都挺良性的,以前是瓶颈的问题现在基本已经不是瓶颈了。

Q:阿里大文娱的主营业务是大麦、优酷、阿里影业,妙鸭主要聚焦人像赛道,本身和大文娱核心业务的协同性并不是特别高,为什么决定去做?

A:决定立项很简单,我们调研了内部一些员工,长这样的图片出来你满意吗,基本上所有女同学都很满意,所以决定去做了,就是这么简单。阿里大文娱我们相对还是鼓励创新,那时候我们立项觉得它应该会成为一块新的业务,而不是今天我们做文娱做长视频就只能做长视频。

Q:这个事情后续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

A:还是回到用户,如果是C端就回到用户实际使用,如果是B端就关注业务实际痛点。

Q:妙鸭和阿里大文娱主营业务的协同性是怎样的?内部是怎么思考的?

A:我们现在尽量能让妙鸭独立发展,我们担心一旦协同有时候是反作用力,如果用得上,对别的一些业务有帮助,我们会用。如果用不上也不强用,确实这个图片优化赛道和视频类不是同一个事情,我们会担心会影响团队整个工作的专注度。

关于AIGC对影视行业的影响

Q:AIGC落地到很多行业会变成核心的生产力工具,在影视文娱领域渗透和融入程度好像比工业、汽车等领域更好,包括其他的科学类,AIGC主要还是研发。但在我们游戏+文娱电影中已经被很多的画师、编剧、策划用上了,为什么内容行业应用更好、落地更快?

A:今天AIGC大家能看到的,归功到底一个是文字突破,一个是图片的突破。文娱行业是艺术表达,很多都是视觉呈现,呈现的基础都是文字和图片,比如说我今天做个剧本或者写个小说,ChatGPT就能帮助你做很多创意或者是效率上的提高,图片生产时AI的审美能帮助你提升效率,所以说文娱行业第一步先使用了。

Q:最近很多投资人说AI可以把所有行业重做一遍,您觉得站在优酷角度,优酷在AI上它的发展路径大概是什么样的?或者在流量池上会有一些变化吗?

A:AIGC的核心是GC,之前讲的UGC、PGC,重点都是生产内容。流量池上我没有思考太多,GC上面会带来很多帮助,优酷是生产视频内容,但前提还是绕不开IP故事吸不吸引人、剧本够不够好、最终呈现效果好不好,文字和图片影响很大。

Q:AI目前看起来停留在图文层面的赋能,会不会对小红书这种生态辅助功能更大,对优酷等长视频来说帮助没有那么大?

A:我觉得它只是一个趋势,现在来看,对长视频来说核心就是AI的加入,使它整个生产周期的大幅缩减,成本的降低,因为不管小红书也好,或者长视频网站,核心它消费的是内容。AI在长视频这个赛道它的生长周期就会降很多,成本效率就会提升。现阶段可能只是辅助小红书,拉长时间看它还是会回来(长视频)

Q:一些专业资深人士在文娱影业觉得有AIGC工具降低了大家使用的门槛,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短平快的纯以商业为目的、比较粗制滥造的作品,那您看来AI给我们产业导向怎么才能是一个积极的影响?

A:我觉得任何一个技术或者一个商业,一定会有这样一个过程,从我的视角来看,AI现在做高精度高质量的剧和电影还做不到,我们发现很多类似于动态漫,把小说变成视频化,这个确实做出来很快,现阶段有些人看,但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回到高审美。

Q:未来五年或者十年,AI如何改变影视行业?画师现在很有危机了,AIGC多大可能替代哪些职业?

A:我们现在逐步在做渗透,如果是五年确实整个制作链条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我的技术视角里面基本是确定的。落地核心还是回到我们实际怎么去用,基于我们现在的一些制作、拍摄的问题,怎么去使用它。

取代,我觉得不至于。如果现在效率提升了,整个市场规模也会提升,画师审美能力比普通人好,他就会存在,以前手画,后面就变成用生成式去画,他做的和普通人做的就是不一样,这个不是取代,而是效率上的提升。所以也不用太担心有些工种会被取代。

关于影视工业化进程

Q:传统的剧组拍摄流程和制作是怎样的?通过数字技术改变了当中哪些环节?如何实现的效率提升?

A:传统的制作,我印象中6月份的时候去参加人工智能大会有做过一个演讲,传统如果这样把它去拆,最早是从剧本的筹备创作阶段开始,有了剧本我们会文字跟进,图片,预演,拍摄,后期,非常长的链条。

AIGC能带来的是创作上的提效,创意方向和素材收集上会帮助很大。在图片上,AI也会对服装、妆造定型、整个艺术审美有很大的提升;拍摄时,我们重点做的虚拟拍摄也会节省成本。它是一条生产线,技术会为整个链条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Q:目前AI对于影视生产上的应用是否已经有了具体的商业反馈或者成本节约的案例?

A:还挺多的,比如说动漫,因为它程序里面没有涉及到真人实拍这一块,动漫我从原画到设计、到建模,这里面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就能带来很大的提效。比如做宣发,以前我们做宣发物料主要是图片,现在很多宣发物料已经是AI直接生成了,成本降低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Q:最近影视工业化的讨论还挺多的。目前,国内影视工业化处于什么水平?距离国外差距如何?优酷做影视工业化,从战略来讲,是独立发展的业务还是为内容创作服务?在大文娱内部的重要程度怎么样?影视工业化的研发投入水平怎么样?

A:客观来讲今天中国整个影视工业化和好莱坞差距还是挺大的,我们都不是按几年比,是按十年二十年去比,内容质量问题,生产成本,周期这些都是在体系之内的。国内电影制作上的质量差距还是很大的,好在人家标杆已经在那里,我们可以去学。

差距的根本原因,我觉得挺多的,一个是今天整个生产模式中国和国外不一样,国外是制片中心制,国内到底谁是中心制,每个剧组不一样,有些是导演、有些是制片人、有些是片方,挺不一样的;里面实际制作的人员、人才,对这方面接受度不一样、底层机制不一样,今天我们只能说去看哪些点能够再通过技术或者通过别的方式去影响。

对于优酷来说,我们现阶段先围绕自己的内容去做,影视工业化的逻辑是整个影视行业能够起来,行业起来代表着从业者也会受益,这是我们大的方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