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星空指引人类烧钱:NASA宣布SpaceX龙飞船任务名单

永恒的星空指引人类烧钱:NASA宣布SpaceX龙飞船任务名单
2020年07月29日 18:01 资本放大镜

编辑/白望

来源/GINKGO热递(A-Jungle)

继5月份,SpaceX龙飞船首次载人成功以后,北京时间7月2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再次公布了龙飞船第二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名单。

资料中显示,担任此次飞行任务指挥官和飞行员的人为NASA宇航员Shane Kimbrough和Megan McArthur。此外,日本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分别也有一名成员加入。其中,Shane Kimbrough是第三次飞往太空。

SpaceX首次载人成功,揭开了商业载人航天的帷幕,在太空梦上,马斯克烧了不计其数的钱。

近期,SpaceX又开始寻求自己第n次的融资(有媒体估计是第23次),这次融资约10亿美元(每股270美元)。新一轮融资也使得公司估值从360亿美元上升到了440亿美元。

因此,如果此次SpaceX融资成功,它将成为仅次于滴滴和字节跳动的第三大独角兽。

不管是跌宕起伏的特斯拉还是SpaceX,基本都是处于一直不盈利一直烧钱,一直烧钱一直不盈利的循环中,但是抵不住民间资本对太空的青睐,SpaceX的经历也似乎印证了人类在太空探索史上的烧钱血泪。

星辰大海:这谁顶得住?

航天事业有多烧钱?

用个简单的比喻那就是:任何钱多到花不完的互联网、房地产和金融大佬都不敢轻易凝望。(除了马斯克和贝索斯)

虽然能看到NASA在过往几十年中每一年的预算,欧洲航天局、日本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局等也能查到一些总体的数据,但是在航天投入这块,国外并不比国内主要靠政府拨款。

尤其是有了民营企业的参与后,要计算投资则会相对复杂。

但从已公开的总体数据来看,欧洲航天局和美国航天航空局显然是最爱烧钱的航天局,这也与本国GDP有着很大的关系。早在2005年,NASA的预算就已经高达162亿美元。

剩下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少则几亿美元,多则几十亿美元,年年都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就连一直被国人有些忽视的印度航天事业,其太空研究组织的经费也在10亿美元以上。

另外,从GDP中用于太空事业的经费占比来说,美国也是高居不下。而美国并非只有SpaceX一个火箭商,只是如今人们更加关注SpaceX。

航天本身是一件很酷的事,马斯克将它变得更酷了,然而也仅仅是酷而已。

在定居火星的伟大征程中,SpaceX还要继续烧钱且不盈利,但是这个梦想的热度可以一直存在,也就意味着SpaceX这个金钱焚烧炉会一直有人甘愿投入钞票。

回想1961年,美国开始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前后总耗资为492.56亿美元,再到中国开启探月时代的嫦娥工程。据悉,嫦娥工程一期总经费为14亿元人民币,这个价钱相当于14公里高速的造价。

与近在眼前的月亮交朋友,已是如此费钱,诸位觉得要跑火星上去还得花多少钱呢?

月亮之外,还有很多太空工程。完成神州六号,我们花了200亿元人民币,截至神州十号,载人航天这块,我们花费约390亿元。不过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花费都不及美国1年的投入。

差距是必然的,但梦想却是一样的。那片从远古时代就已经闪烁在人类头顶的星空,一直以来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SpaceX承载着马斯克的太空梦,凭借在轨多达600颗的卫星以及超低发射价,如今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将曾经的竞争对手ULA和联合发射都甩在了身后。

即便如此,SpaceX看起来依旧非常像NASA的承包商,多数合作都是与NASA有关。

探测器坟场:都别拦我

如果说上个世纪人们怀疑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真伪是因为知识普及等原因,那2020年各国纷纷将探测器投向火星则很难被怀疑,因为2020是近两年最恰当去火星的时机。

这个夏天,瞄准火星的并不只有中国。

7月20日,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7月23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美国宇航局斥资27亿美元建造的“毅力号”也打算于7月30日发射。

都选2020的夏天,并非是巧合。因为火星和地球几乎在同一轨道面绕太阳公转,火星公转周期为2年,因此火星和地球大约2年“相遇”一次。

火星离地球最近的时候约5600万公里,要去往火星这条“捷径”,意味着得提前计算时间和路程。如果错过2020的夏天,那只好再等两年,然而亟待迅速探索发展的航天事业可不能等那么久。

一边是美国雄心勃勃的民营火箭事业,和一直走在前面的NASA,其他国家早就摩拳擦掌,想大展拳脚了。

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不同于对月球的探索,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上个世纪只有美国在月球大展了拳脚。到了这个世纪,人人都想去火星,去看看小行星带以及它之外的遥远征途。

密集的小行星带似乎象征着人类去往火星以后将面临的无数困难,以及无限可能。

都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火星探测器,然而去往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故而火星又有“探测器坟场”之称,可是坟场并不能阻挡人类的向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发射往火星的探测器只会越来越多。

人人皆知马斯克对火星的痴迷,SpaceX在火星这个“荒漠行星”上砸的钱或许只能反映他百分之一的痴迷。

为了更大可能延续自己的太空梦,马斯克还抛弃了NASA一直以来投以重金的宇宙飞船,改为制造火箭,尽管这些火箭的研发和制造一度让SpaceX陷入100%的亏损中。

与遥远的火星比起来,人们对于特斯拉股票的纠结倒显得不值一提。

无论搞艺术还是搞技术,“疯子”一向都是可怕的。沉迷于各环节技术和征服星辰大海的马斯克,已经在火箭更新迭代的路上一去不返。

被媒体比作发卫星宛如“下饺子”的“星链”计划,倒不如说它把发射卫星当成了发射子弹,而SpaceX是机关枪。

不过,现在看似虚幻的“星链”计划,或许有一天还真能带给地球意外之喜,当然更多的可能是惊。

猎鹰与龙:只想飞得更高

说起来SpaceX的赚的钱或许还比不上国内的一个小房地产开发商,可如果叫鬼才马斯克去搞房地产,这建议又未免格局过小。

一路融资不断地SpaceX,更关心如何节约成本,以及如何拿着NASA的合同给投资者煽风点火。

根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7月的报告,SpaceX最终将价值1750亿美元,但离它要将人类送去火星居住还差很远。

过去近20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几度行至破产的边缘,却推开了美国航天事业商业化的新局面,即低价与高效。

2002年就建立的SpaceX,迄今已经拥有了“猎鹰”系列火箭和“龙”飞船两面旗帜,尤其是“猎鹰”,第一次把汽车开到了空中。

2015年开始,SpaceX实现了火箭一级回收技术,这大大助力了火箭成本的降低。

回收火箭整流罩是门完全的技术活,失去动力的整罩流从地球冯卡门线以外110km的地方抛下来,要想准确接住它,得有专用的回收船。

掌握了这门独家技术的SpaceX,在压缩成本上又多了一张王牌。

“龙”飞船作为SpaceX研制的第二代飞船,以及搭载它的运载火箭“猎鹰九号”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除了回收,龙飞船也沿袭了马斯克的“汽车”基因,一次可容纳7人,且内部没有仪表盘,飞船巨大的窗户和舒适的座椅看起来很有豪车范儿。

这种科技感甚至延续到了宇航服上,SpaceX的航天服可谓是史上最简,轻便的外形甚至让它在曝光之初遭到了安全性方面的质疑。

不得不说,SpaceX从猎鹰到龙,都在实现一种航天梦的晋级,它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人们,要飞出地球,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虽然这项事业离真正的平民化还有很长的距离。

有SpaceX的吃苦在前,后来者包括国内的民营火箭企业也有前车可鉴。

仅仅三年的时间,在火箭赛道上,就涌入了星际荣耀、九州云箭等多家公司。2018年,北京零壹空间科技还发射了智能小型运载火箭,同年,该公司还完成了近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只是比起领先了几十年的美国,这还只是破冰初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