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接盘”滴滴,首车官图公布

小鹏“接盘”滴滴,首车官图公布
2024年06月12日 14:38 EV中工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6月11日,小鹏汽车宣布,MONA系列首款车型正式命名为“小鹏M03”。从此次发布的预告图来看,MONA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也没有采用新的LOGO,而是小鹏X标下的一个新的系列、序列。新车将面向10—15万元级市场,并采用小鹏的智驾技术。

这意味着,MONA已经由小鹏汽车的第二品牌“降级”为一个产品系列。业内人士分析,开辟第二品牌投入不菲,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收益变数过大,“蔚小理”阵营中渐落渐远的小鹏,或许不打算冒险为之。

关于MONA品牌更多的消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直言,“今年下半年,会比雷总的小米SU7有更好的销量。自己与雷军有很多交流,雷总的营销能力比我强,但我技术能力要做到比他强。”

“MONA”发布在即

预热已久的MONA,就是小鹏重回巅峰的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MONA品牌是小鹏汽车在去年8月与滴滴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全新电动汽车品牌,项目代号为“MONA”。从价格方面不难看出,新品牌主要进军的是中低端市场。

2023年8月,滴滴出行与小鹏汽车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广智能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在全球的应用与普及,共同推动交通和汽车产业的变革。

具体来看,小鹏汽车将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的最高总对价约为港币58.35亿元,滴滴获得小鹏汽车3.25%的股份。通过合作,滴滴将向小鹏汽车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小鹏汽车基于此打造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

同时,小鹏汽车将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体系全面支持的整车企业。双方将在产品运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建设、Robotaxi以及国际市场等方面展开合作。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语言,在封闭式格栅的基础上,有着很多立体线条的处理。前后的灯组造型设计非常类似,搭配全新的“T”字形大灯,呈现出运动、年轻、科技的感觉。当下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不可或缺,轮圈则采用了低风阻设计,能够优化车辆的风阻系数。

内饰方面:虽然官方并未公布该车的内饰,但已有谍照流出。新车取消了仪表盘,多功能方向盘仅保留两个滚轮,配备有大尺寸中控屏,并砍掉了几乎所有的实体按键,大部分常规操作被集中在中控屏内,后排空间目测比较有限。

智能方面:此前盛传的是,新车将采用纯视觉的智能驾驶方案。目前,采用这条技术路线的品牌有特斯拉,以及吉利和百度合作的极越,他们的车型均未搭载激光雷达,因而智驾落地成本也会更低一些。

事实上,MONA系列正是滴滴“达芬奇”项目的延续。

MONA品牌新车不仅仅是一款面向消费者的高性价比产品,还会卖给网约车队等运营车辆需求方。在协议中,小鹏与滴滴达成了连续两年下限为10万台,上限为18万台的年销量对赌协议。这样来看,新车在销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会小很多,也有助于品牌影响力的传播。

“智驾”逐渐清晰

“所有产品都会搭载高阶自动驾驶。”

对于何小鹏而言,看重的不是滴滴的车,而是其手上的技术资源。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打造一个像大众汽车一样覆盖全球市场多种产品类型、拥有广阔客群的超级品牌。”

2023年4月,滴滴首个自动驾驶开放日来了。彼时,滴滴展示了自己在硬件研发的能力,首次发布两款自动驾驶核心硬件——“北曜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

北曜Beta是国内首个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拥有每秒300万高点频、超512线、横向120°及纵向25.6°的超大视场角等性能特点;Orca虎鲸则是滴滴自动驾驶研发的行业首个量产化的三域融合计算平台,打造车载超级中央计算单元,将智能驾驶域、智能座舱域和网联域三域融集成至一体。

小鹏汽车的长远打算,是将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扶摇架构的能力包括XNGP共享给MONA,加上滴滴自动驾驶的核心硬件,让它成为一款具备高度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然后,利用滴滴网约车的特性,进一步增强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数据上的积累,从而使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更为领先。

“滴滴作为全球卓越的出行平台,与小鹏汽车一样秉持以科技引领未来出行的企业愿景。小鹏全新品牌及产品的推出,不仅将通过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还将使智能驾驶技术得到更快地普及,让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享受到科技普惠带来的出行便利。”何小鹏这样说道。

按照小鹏汽车的规划,从今年3季度至2026年,小鹏计划围绕10—40万价格带的各个主要细分市场,推出新款、改款产品。

智能驾驶方面:小鹏将投入超过40%的研发预算。其中,年度“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的研发投入共计35亿元人民币。

产品研发方面:小鹏将在30万+级和15万级平台上,发布各自平台的第一款车。今年除了MONA,还有四季度即将交付的B级轿车F57。此外,小鹏将在未来3年内推出约30款新品,以加强产品线和市场竞争力。

2023年,小鹏汽车净亏损103.8亿元,比华尔街预期的117亿,少亏了13亿元,让人见识到了王凤英的威力,最终当天的港股股价终于止跌微涨。

2024年,小鹏汽车销量目标为28万辆。在“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战争一触即发的背景下。谁能在这场淘汰赛中活下来?谁又能拿下第一?还是一个未知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