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泰康养老“嗷嗷待哺”

十七岁的泰康养老“嗷嗷待哺”
2024年04月25日 10:02 深潜atom

本文系深潜atom第783篇原创作品

2023年4月10日,泰康养老发布关于变更注册资本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泰康集团拟向公司增资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4月、8月,泰康集团曾先后向泰康养老注资10亿元。一年时间,泰康集团为泰康养老“输血”40亿元

图源:泰康养老

与此同时,泰康养老的管理层也迎来巨变。2023年11月,执掌泰康养老十五年之久的李艳华因“年龄原因”离任,现年67岁的泰康集团创始人陈东升成为泰康养老的新“话事人”。

考虑到泰康养老频频亏损,难以回正现金流,并且集团不断为其“输血”,也已到退休年纪的陈东升执掌泰康养老,从侧面昭示出,“60后”李艳华的离任,似乎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到期。

目前,陈东升正带领泰康养老讲述“保险+医养”的新故事。不过考虑到泰康之家也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陈东升的新故事似乎很难一帆风顺。

老龄化加剧,泰康养老保费规模飞速攀升

尽管创立之初,泰康养老瞄准的养老保险产业红利十分有限,但十年前后的今天,中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聚焦养老保险的泰康养老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图源:民政部

民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 19.8%;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1.8%。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处于老龄化社会。显然,中国正一步步迈入深度老龄化时代。

尽管老龄化加深,意味着劳动力减弱、消费力萎靡,将给诸多产业带来巨大打击,但老年人也有一定的消费偏好,也能催生“银发经济”。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预测,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为12万亿元至15.5万亿元。预计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为49.9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的35.1%,占GDP比重的12.5%。

在这其中,保险业将迎来长足发展。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强调,要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

事实证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泰康养老的保费规模确实飞速攀升。

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2023年,泰康养老泰康养老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87.97亿元、218.79亿元和260.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25%、16.4%以及18.91%,增速一直为双位数。

上年亏损10亿元,泰康养老偿付能力有限

尽管泰康养老的保费规模正飞速攀升,即将触及300亿关口,但2021年后,却突然身陷亏损泥潭

官方资料显示,2018年-2023年,泰康养老的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8.89亿元、12.5亿元、-2.49亿元、1.2亿元以及-9.7亿元。纵向对比不难发现,2021年以前,泰康养老的净利润稳步攀升,一度超10亿元,但2021年以来,其净利润波动明显,2023年甚至亏损近10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2023年,不止泰康养老一家寿险公司亏损。财联社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9%,但净利润却亏损高达142亿元。据悉,非上市寿险公司整体亏损,与投资浮亏、债券利率中枢下移、负债端成本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

图源:泰康养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泰康养老不存在问题,横向对比来看,泰康养老的偿付能力显著低于同行

截至2023年末,泰康养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4.84%和189.68%。对比而言,同期保险业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5%和127.8%。

2021年3月,银保监会公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以及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监管要求的企业,偿付能力达标。显而易见,泰康养老的偿付能力不止落后于同行,并且几乎快触及监管红线。

接下来,泰康养老的偿付能力仍高度承压。泰康养老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Q1,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7.6%和175.1%,相较2023年末,继续下降。

一年三次增资,泰康养老亟待跑通“新模式”

正因为泰康养老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2023年以来,泰康集团三次向前者“输血”,并且陈东升亲自执掌泰康养老,试图带领其打开想象空间,走出亏损泥潭。

与此前偏重于在保险领域单打独斗不同,接下来陈东升希望泰康养老与泰康集团的医养康宁服务体系融合发展

2024年初,陈东升发文称,“寿险业的高质量转型要抓住长寿时代人们健康、养老和理财的需求”,因此,泰康将传统的虚拟保险业务延伸到实体的医养康宁服务领域。

据悉,早在2010年,泰康集团就成立了泰康之家。该公司不光是泰康集团实体医养康宁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保险行业首个涉猎养老社区投资的公司。截至2023年底,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4个核心城市布局39个连锁医养社区。

由于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市场需求正逐步释放,泰康养老与泰康之家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客户养老的全要素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构筑商业闭环,确实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

图源:泰康保险2022年财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实体经济,泰康之家也面临运营成本高企的挑战。官方资料显示,2020年-2022年,泰康保险医院、酒店及养老社区收入运营成本分别为33.97亿元、36.91亿元以及34.12亿元,营收分别为33.39亿元、39.69亿元以及46.7亿元,虽然目前已经扭亏为盈,但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或许是因为成本高企,泰康保险养老社区为投保人设置了严苛的入住标准。AI财经社报道,2014年,用户方亮购买了泰康保险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每年缴纳20万元,营销员承诺交费15年,次年5月就可以入住。

然而,第二年,该用户申请让自己的公公婆婆先入住时,业务员却说还要再交几年才能入住。交费4年后,方亮再次提出入住申请,泰康保险依然拒绝。

业务员对方亮表示,如果想要入住养老社区,还要缴纳20万元保证金,以及每位入住者每月13800-16800元的其他费用。如此高的即时费用,背离了“保险”的初衷。

事实上,不止养老社区,泰康养老也频频因“套路”而成为众矢之的。

在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以“泰康养老”为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数十条投诉,诸多用户控诉泰康养老存在“欺骗投保人”“存在欺骗行为”等问题。

2023年4月,泰康集团向泰康养老增资20亿元并非偶然,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后者经营状况持续恶化,需要集团“输血”。或许是因为对公司此前的业绩不认可,泰康集团向泰康养老增资的同时,陈东升还亲自执掌后者,希望带领其跑通“保险+医养”的新模式

仅从市场需求来看,陈东升讲述的“新故事”确实有一定的商业前景,然而结合具体的业务来看,泰康之家和泰康养老都存在因成本高企而套路客户的问题。这或许会大大削弱陈东升“新故事”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