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百年老店”同仁堂发布了2024年财报。
2024年,同仁堂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净利润22.80亿元,同比下滑11.73%。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因营业利润下滑,2024年同仁堂营业利润27.99亿元,同比下滑9.24%。在卖药这件事情上,同仁堂似乎遭遇了“滑铁卢”。与此同时,2024年同仁堂营业总成本159.24亿元,同比增加8.25%。
经营利润的下滑,并未能阻止同仁堂的分红计划。同仁堂拟以2024年末总股本13.7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86亿元,算上2024年半年度的分红6.86亿元,2024年年度合计派发现金红利占净利润的89.86%。
百年老店,备受质疑
康熙八年,乐显扬在北京创建同仁堂药室正式开启了同仁堂的百年旅程。在这百年过程中,同仁堂不但在雍正元年成为了清宫御用药房,更是成为了中国“三大名药店”。三百多年间,凭借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这些经典药品,同仁堂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药品牌。
现如今,同仁堂已经发展成为集中药生产、销售、科研和配送为一体的大型中医药企业集团,拥有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产品行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创办小米之前,雷军都在研究同仁堂。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中医药这条赛道上,同仁堂的步伐越来越缓慢。2024年,白云山营收超过749.93亿元,归母净利润28.35亿元;云南白药营收400.33亿元,归母净利润47.49亿元;华润三九营收276.17亿元,归母净利润33.68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营收和利润上,纷纷超过了同仁堂。
相比较片仔癀和云南白药的品牌认知,全国遍地的“同仁堂”反而让人混乱。2025年315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写了一篇关于同仁堂的调查文章。根据报道,关于产品真伪、企业贴牌身份以及各同仁堂分支间的差异已经成为网友的热议焦点,充斥着对于同仁堂的质疑。特别是,“万物皆可贴牌”的南京同仁堂对于同仁堂的“吸血”行为,经常有患者购买的药品实则为南京同仁堂出品。当然,侵权同仁堂的并非独此一家,2021年,天津同仁堂冲刺IPO,北京同仁堂以商标侵权为由告上法庭。
当然,这只是同仁堂被质疑的一点。此外,同仁堂及其旗下公司经常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被罚。比如,2019年,同仁堂因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问题被处以巨额罚款;又比如,2018年同仁堂子公司使用过期蜂蜜被处罚。
当然,让同仁堂陷入信任危机的是元素超标问题。2024年,一位在德国的网友食用在北京同仁堂购买的仁丹后,身体出现了异常,在经过检测后,对比国内药片标准发现同仁堂仁丹汞“超标”5万倍,这一新闻被广泛报道。对于同仁堂来说,就是道歉、整改、等待市场冷却。2017年,同仁堂饮片质量不合格,分公司被连续通报七次;在之前的2016年,央视曝光同仁堂的阿胶造假,被检测出猪和牛的DNA。
同仁堂近年来因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商标侵权等问题多次受到处罚,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品牌声誉造成了损害。同仁堂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应对商标侵权等法律问题,以维护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
经营利润下滑9.24%,分红13.71亿元
截至2024年末,同仁堂总资产311.98亿元,较年初增长3.69%;总负债102.97亿元,较年初增长4.73%;资产负债率33.01%,较年初增长0.33个百分点。净资产209.01亿元,较年初增长3.18%。
债务方面,同仁堂流动负债75.98亿元,较年初增加6.09%。短期借款1.88亿元,同比增加102.15%;应付票据3.41亿元,同比增长51.56%;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6.13亿元,同比增长207.82%。
2024年,同仁堂经营现金流量净额7.61亿元,较期初减少59.28%;投资现金流量净额-6.62亿元,同比减少771.0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10亿元,同比减少12.59%。三大现金流净额全线下滑,导致了同仁堂现金流减少。截至2024年期末,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05.36亿元,同比减少12.31%。
2024年,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同仁堂员工总数17883人,同比增6.59%;人均创收103.99万元,同比减2.32%;人均创利12.75万元,同比减17.18%。或许因为业绩变化,同仁堂员工薪资出现了下滑,2024年同仁堂员工平均薪酬为19.42万元,同比下降6.41%。
不过,管理层薪资存在普遍涨薪的情况。2024年,同仁堂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资合计1164.48万元,其中有9名董监高加薪,总经理张朝华薪酬为237.87万元,涨薪44.03万元。
在资本市场,先是被曾经江湖地位相当的片仔癀超越,再之后被云南白药超越,甚至后起之秀华润三九也实现了对同仁堂的超越。截至2025年4月8日,片仔癀市值1236亿元、云南白药市值1015亿元、华润三九市值554.56亿元,同仁堂市值489.61亿元。在市值管理上,同仁堂需要做出操作。
或因如此,同仁堂加大了分红比例。同仁堂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向全体股东拟派发现金红利6.86亿元,算上2024年半年度的分红6.86亿元,2024年年度合计派发现金红利占净利润的89.86%。
自上市以来,同仁堂累计分红29次,累计分红总额达72.61亿元。2020年到2023年,同仁堂分红总额分别为3.70亿元、3.98亿元、4.39亿元和6.86亿元,分红率分别为35.89%、32.43%、30.78%和41.10%。无论分红总额还是分红率,2024年似乎都和以往有着巨大的差别。
高分红往往与公司良好的现金流和盈利水平相关,同仁堂在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依然采取大额分红的计划,对于市值管理十分重要。但更多的还需要考虑是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
高管变动,百年同仁堂何时回归
2024年,“卖药”业务逐渐下滑的同仁堂,管理层人员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同仁堂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人员变更,王贵平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戴小锋接任。
根据财报显示,同仁堂董事、副总经理杨利和副总经理张春友同时于2024年11月28日离职,不过,张春友先生担任常务副总经理,杨利则担任董事一职;在此之前,监事会主席李军、监事王继雄也于2024年6月14日离任。
2024年,国家药监局综合司、海关总署办公厅就《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未来随着海外相对低价牛黄的进入,同仁堂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同仁堂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
云南白药与片仔癀拥有国内唯二的国家级保密配方品种,而同仁堂虽然拥有超400款的品类,却没有属于自己的重磅产品。虽然同仁堂在2024年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如建成以同仁牛黄清心丸为示范的国内首条大蜜丸水分和成分整体质量在线检测生产线,提高丸剂生产现代化水平。不过从整体投入上看,2024年同仁堂的研发费用2.69亿元,同比下滑3.72%。
在市场、产品定位和创新等领域,同仁堂依然有提升的空间。比如,凭借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和独特配方,片仔癀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连续18年提价,年均涨幅达6.8%;云南白药形成“中药+健康消费品”的双轮驱动模式,其牙膏单品年销售额超亿元,市占率连续6年居首。反观同仁堂,却存在创新不足、渠道布局滞后、盈利能力较弱等问题。
根据财报可知,同仁堂已经作出了众多动作,比如锚定数智化建设,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紧扣战略规划,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任务。不过短期最能够见效的或许在于多措并举,优化电商渠道,毕竟云南白药的经验已经验证了电商对于医药企业的帮助巨大,这个作业“抄袭”起来也更加容易一些。
同仁堂因创新不足、渠道布局滞后及盈利能力较弱,未能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同仁堂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对于体量巨大的同仁堂来说,梳理好业务,以优势点带动整体业务发展,似乎更适合当前。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