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规模超过140亿元

“十三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规模超过140亿元
2021年03月09日 17:44 结构金融论坛

来源 | 国家知识产权局

编辑 | 泰德

拓宽融资路 引得活水来

“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一方面能够让企业的一部分知识产权更早地体现实质性的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专利经过筛选被纳入项目专利池,本身也是对其专利含金量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让市场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创新力。”苏州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感慨道。

该公司自2012年成立起致力于CT影像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由于研发周期漫长,2018年产品才进入市场。2020年12月,江苏首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苏州工业园区第1期知识产权ABS(资产支撑证券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该公司的4件发明专利被纳入该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资产包,融资额达700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着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截至2020年底,共有17个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累计获批融资规模超过140亿元。

从无到有 拓展新渠道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以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持,通过发行市场流通证券进行融资的融资方式,是创新主体将知识产权变为实际市场收益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纲要的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运用有了更高的期望和需求。为此,我国在政策层面开展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部署,为后续工作开展打好了基础。

自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以来,《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文件中都要求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在一些重要的地区发展相关的文件中,也纳入了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例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等。

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2018年12月,我国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标准化产品“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此后,广州、深圳等地陆续有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拥有融资规模更大、企业还款周期更长的优势”参与过多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凯达表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资产包一般由多组知识产权打包构成,其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包价值远大于单个知识产权价值的叠加,更强调了知识产权运营对经济发展的价值。这种融资方式也将促进同产业内知识产权的相互许可,创造风险处置的更多可能性,对推动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间,全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数量逐年增长,以2020年为最,达到12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为我国创新型企业开辟的新融资渠道逐渐宽广。

“十三五”时期,我国多地开展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相关经验得到沉淀,为未来的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据统计,除北京、天津外,证券化产品在东南沿海城市发行较多,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4个省市,且深圳以6项证券化产品全国领跑。

“我们出台了深圳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政策,扶持有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累计实施专项资助150万元。同时,会同深圳市地方多个部门和单位,建立适合深圳企业参与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模式,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和资本的有效对接。”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深圳发行了疫情专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有力支持了创新主体在疫情期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参与该项目底层知识产权资产构建的企业均对抗击疫情做出了实际贡献。该专项计划10亿元储架项目已全部发行落地,累计发行三期产品,发行金额达9.75亿元,惠及企业51家。

2020年,知识产权证券化被国务院列入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进行复制推广。据了解,当前我国已经发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主要包括融资租赁模式、供应链模式、许可模式、质押模式等四种模式。知识产权许可模式所占比例最高,具有相对成熟的操作流程和良好的推广基础。

“我们注意到,目前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有做好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的需求和动力,正在稳步推进。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更多地方落地,为更多创新型企业创造发展机遇。”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吴珂 陈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