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重启!马可波罗能否打响第一枪?

IPO审核重启!马可波罗能否打响第一枪?
2024年05月11日 18:52 IPO参考

时隔3个月后,IPO审核恢复常态化!

5月10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定于5月16日召开2024年第9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可波罗”)首发事项,这也标志着IPO审核工作的正式重启。

作为IPO审核重启后第一个上会的企业,马可波罗能否担起“全村人的希望”?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深沪两交易所召开上市委会议,旨在落实发行上市新规,并确保发行上市审核工作的稳定推进。

2024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与三大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系列规定,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门槛大幅提高。

显而易见,IPO的难度在逐步增加。作为“先锋”的马可波罗,其成色究竟如何呢?

在过去近20年里,乘着基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东风,建陶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的窑炉被业内人士称为“印钞机”,我国的建陶行业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砖生产、消费与出口国。

不过,自2018年起,全国瓷砖产量持续下降、地产公司“爆雷”,瓷砖产业开始初现衰退的迹象。逐渐地,产能过剩、库存积压、销量下降、“价格战”等,都成为建陶行业从业者普遍头疼的问题。

本次IPO的马可波罗,发展轨迹亦是如此。

凭借着“洋品牌”的马甲,马可波罗自问世起便在市场中近乎无往不利,成为高端瓷砖、广东砖的代表性品牌,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最新财务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马可波罗营业收入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及89.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亿元及13.53亿元。

从数据上看,马可波罗营收出现波动下滑,净利润更是连续3年下滑。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确认,2021-2022 年马可波罗营业收入位列国内建筑陶瓷行业营业收入第一,是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综合实力第一梯队企业,其市场占有率亦为行业第一,具有行业代表性及较高地位。

不过,马可波罗的毛利率波动下滑,上会稿显示,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3.09%、35.10%和 36.01%,2023年毛利率较2021年下滑了7个百分点。

陶卫行业毛利下降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大势,同期东鹏控股毛利率为33.48%,蒙娜丽莎毛利率为29.59%,帝欧家居毛利率仅为22.96%。

尽管马可波罗毛利率较竞品高出不少,但毛利率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已经成为整个建陶行业的弊病。尽管近年来从业者们一直在努力从“量”向“质”转变,但产品迭代的过程并不顺利。

“岩板”这一产品,曾被誉为“全村的希望”,几乎出道即巅峰,却很快进入到“高库存”“价格战”的残酷内卷阶段。

2020年,岩板可以轻松做到上千元/㎡的售价,3年后几十元/㎡的特价岩板随处可见,其内卷程度不亚于《鱿鱼游戏》。

马可波罗在上会稿中表示,自主研发的三大核心技术产品——曲面岩板、3MmSPT 智能抛光亮面岩板以及 AI 随机无限连纹产品均为卷到极致的岩板系列,凭借“高端”的故事,还能吃多久高毛利,值得市场去审视。

马可波罗也表示,若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或原材料、能源价格、人力成本持续上升,而该公司在新产品研发、产能布局、品牌渠道建设、绿色制造等方面不能保持现有竞争优势或不能有效控制成本,抑或不能将相关成本及时向下游转移,将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从而对该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建陶行业与房地产行业休戚相关。过去几十年间,房地产的高位发展虽然成就了一大批建陶品牌,然而地产品牌的接连“爆雷”也令建陶行业雪上加霜。

据上会稿最新资料,报告期内,马可波罗的前5大客户是除2023年新增FD Sales Company, LLC(一家美国知名的建材连锁超市)以及始终为第一大客户的华耐家居外,其余皆为地产企业。

不过,地产业务结算周期较长,加之近年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马可波罗的应收账款一直居高不下。

报告期内,马可波罗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2.43亿元、20.28亿元和15.99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7.92%、28.37%和20.45%。。

当然,马可波罗的坏账准备余额也在快速下降。报告期内,马可波罗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 1.97 亿元、 0.04 亿元、0.00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马可波罗本身的存货规模一直比较大,报告期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23.66亿元、21.26亿元和18.76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9.44%、29.75%和23.98%。

马可波罗表示,如果销售不达预期或者市场流行趋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存货余额进一步增加,降低资产运营效率,进而导致大额存货减值风险并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马可波罗一直不断努力摆脱对地产业务的依赖,逐渐开始加大经销渠道的开拓力度。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马可波罗共有 7070 家销售终端。最新财务资料显示,报告期各期,马可波罗经销收入分别为50.29亿元、45.95亿元和50.6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3.87%、53.35%和 57.08%,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马可波罗的经销商状况频出,也为其“直销+经销”的运营能力打上了问号。

2021年,自称是代理商的王小燕对马可波罗进行了实名举报。此消息一出,又将马可波罗隐藏在“洋名字”背后的小心思炸出了水面。在报道中,王小燕直指马可波罗虚假宣传。然而,马可波罗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第一时间删除了报道中涉嫌虚假宣传的视频。

经销商的实名举报,无疑给了马可波罗重重的一击,品牌形象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马可波罗的状况还远不止于此。

2022年,马可波罗瓷砖上海区域的代理商上海奥博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博贸易”)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8日,针对上海的马可波罗瓷砖门店内开展了一项名为“马可波罗瓷砖 开仓盛典 直仓价格 百万补贴 赢蔚来”的促销活动。经查实,奥博贸易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有关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罚款5万元。

此外,经销商及员工涉嫌贩卖业主信息等不法行为被曝出,也对马可波罗的品牌及其经销商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建陶行业经历了环保风暴、能耗双控再到“双碳”目标的整体变化,每一次整改都是一次淘汰赛,机遇与危机并存。

随着“双碳”政策目标的持续推进,建陶行业向低碳环保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推进绿色制造、研发绿色产品、优化能源结构等是建陶企业的必修课。

据马可波罗最新上会稿,本次IPO拟募集资金约31.58亿元,除约4.3亿元拟用于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外,其他约27.28亿元皆用于扩产与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

马可波罗将超八成的募集资金用于产业园及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过去高耗能、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将会被淘汰。

这对马可波罗来说是一次抢占市场的好机会,不过实际达产后能否取得相应的预期效果,仍需时间的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马可波罗上一轮招股书中提到的募资8.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计划,已经在上会搞中消失。

而且,2022年、2023年马可波罗分别向向股东派发红利5亿元、3.23亿元。由此来看,马可波罗或并不差钱。

据上会稿最新资料,马可波罗2022年、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超过30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马可波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09亿元。

总的来说,马可波罗业绩可谓不俗,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也不存在被传闻中“红黄灯”的消息所限制。

马可波罗能否成为IPO审核重启后第一个过会的企业,IPO参考将持续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