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学界大咖点赞!温州这家美术馆描绘具象的“温州性”

获学界大咖点赞!温州这家美术馆描绘具象的“温州性”
2024年09月13日 17:11 浙江融媒体

“温州居然有这样的地方!”

在温州市区的弘美术馆有一整面的“弘言弘语”墙,上面贴满了观众的手写留言。其中就包括学界大V、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的留言:在地与不在地。

*(弘言弘语留言墙 尤豆豆 摄)

从8月24日至9月24日,弘美术馆迎来周年庆活动!过去的一年,这里举办了2场当代艺术的展览,吸引了网友、市民、学界教授甚至外地的艺术爱好者远道而来。这座美术馆的实践还引来了澎湃新闻等媒体的关注。

在二线城市开一座美术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用社会学理念来运营的弘美术馆交出了自己的周年互动答卷。

举办两场展览,关注当代议题

上周六,弘美术馆举办了“给手机做一张床”手工工作坊。20名参与者在这里度过一个“做木工”的下午。这是该馆的周年庆系列活动之一。

弘美术馆正在展出《第十一种床》展览,艺术家团体“第一芬兰松馆”在展区中就呈现了“为手机做一张床”的奇思妙想。

工作坊现场,来自不同背景的成员用简单的技术和材料语言在劳动中交流。成员们用胶水黏合木板,搭建手机的床,然后刷上木蜡油和添置装饰物。

开始之前,工作坊带领人让成员查看每天使用手机屏幕的时间。带着对手机依赖症的反思,成员开启了一场“数字排毒”的集体手作之旅。

正如这次工作坊,弘美术馆开馆以来的两个展览均关注社会议题,直面当下。

去年8月26日,美术馆首展从上海请来了徐震。徐震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深耕多年,首展主题“训练祖宗”是徐震近年创作的集中呈现。

第二个展览是群展“十一种床”,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二位(组)当地艺术家参展。当一家美术馆开在五星级酒店里,这种基于同一空间上私密与公共的拉扯和趋同,通过一场以床为主题的展览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李怒,《限制级悲伤》,单人钢丝床、铁、沥青

195x74x205cm,2020 馆方供图)

在这里,不仅仅有相对静态常规的展览现场,也有各种动态鲜活的线下活动。《第十一种床》展览邀请参展艺术家来温开展一系列城市行走、工作坊以及演出活动。

这里举办过圆桌论坛,还发起了“城际漫游者”“床边漫谈”和“血缘地图”等活动,邀请艺术家和观众走街串巷,走近温州、讨论温州。弘美术馆还发起了各种活动征集和开放日,从而“圈粉”更多的观众。

过去一年,馆方透过美术馆空间来看见地方,试图描绘更为具象的“温州性”。

学界大咖到访,收获暖心留言

今年8月初,弘美术馆迎来了一位特别嘉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分会会长张志安。来温讲课的张志安从网上关注到弘美术馆,授课后赶来参观。

当时,弘美术馆馆长、温州90后海外留学生潘宏政仍在伦敦读书,馆长助理鲍姿尤负责导览和接待。鲍姿尤介绍,张志安给予了宝贵的认可和鼓励。“张教授对艺术的关注和思维都很超前,很多参展的艺术家他都认识。他跟我们聊得也很愉快!”让鲍姿尤感到暖心的是,张志安教授后来还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为新美术馆鼓与呼!“张教授在微博上可是个大V,有80多万的粉丝。”

(张志安的手写留言 尤豆豆 摄)

令馆方欣慰的是,随着周年庆活动的开展,现在的参观人数已经有所增加。在小红书上,很多网友会自发安利。在业内,这家美术馆也开始打开知名度,会有外地的艺术爱好者为了这个展览赶来温州这座城。

而在弘言弘语的展板,观众手写了用心和诗意的感言以及手绘画。

世上那么多的颜色,哪一种属于我,是夜空的沉默还是星型的闪烁。床是最容易抵达的避难所。

十一种床,累了就躺,赴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看完之后,我和我的队友都变得抽象了起来。

很幽默的一个展览,在地性兼顾互动性。

不懂艺术,但躺了床也不错。

还有观众留言“吗和吗和”(温州话蛮好蛮好谐音)并配了一只大拇指!

这些走心留言是过去一年这座美术馆和这座城的互动缩影之一。

张志安教授在微博中如是写道:在温州这个“千年古港”、商业之城,生长出一家具有实验性、探索性和在地性的美术馆,不容易,要珍惜……

来源:温度新闻 记者 尤豆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