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至今,越城区扛起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大使命,以“建好一条河,提升一座城”为总目标,以总投资390亿元的“河城共生”保护利用项目为主抓手,创新开展运河文化年系列活动,全方位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越城样板”。
坚持原真保护,守好运河根脉
聚焦浙东运河(越城段)保护工作,通过不断建立健全运河守护体制机制,以“最大保护,最小干预”为原则,探索形成一套以运河遗产保护为目的、与运河生态维护相统一、同运河沿线风情相协调的大运河保护管理新模式。首先,开展运河本体提升。深入实施全省全域幸福河湖试点,按照运河马拉松线路标准,全线推进堤岸修缮、清淤疏浚、绿道建设、风貌提升,浙东运河(越城段)成功入选全省“最美家乡河”,今年还将承办全国“最美家乡河”发布活动。其次,开展生态科学治理。出台运河区域保护整治规范,构建群防群治“生态警务”体系,设立浙东运河生态联勤警务站,打造全国首个无人机自动巡河场景,引入“水下森林”修复技术,蜻蜓池入选世界运河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运河水质优良率常年保持在100%,水网建设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最后,开展文物系统保护。浙东运河生态联警务站打造“韵荷”义警品牌,培训一批生态保护专业性强、责任心高的“船老大”,守护一河清波。秉持“最大保护、最小干预”理念,实施大运河遗产专项保护,精心修缮白塔寺、来王殿等沿线遗存,创新实施学士坊微更新试点,仓桥直街保护经验成功上升为全国典型,绍兴古城申遗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坚持活态传承,留住运河记忆
坚持守正创新、特色引领,充分发挥运河水脉与城市文脉交融优势,系统梳理运河沿线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内涵,扎实推进“文化铸魂”工程,持续擦亮城市文化的“运河名片”。首先,激发运河文化创造力。扎实推进“文化铸魂”工程,组建运河文化专家智库,大力开展文化研究、文艺创作,推出《河城共生、全域共富》《运河遗珍》等研究成果,激活木船制作、黄酒酿制等非遗技艺。其次,打造运河文化品牌力。精心打磨“古城四季”、山阴城隍庙会、陆游文化节等节会名片,用心打造运河研学等国家级研学品牌,全面赋能“人文经济学”越城实践,1-8月累计接待游客超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3%。最后,扩大运河文化传播力。精彩举办大运河文化遗产交流大会、“运河文明与国际交往”文明大讲堂等主题活动,邀请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等权威专家Canal Walk,向世界展示运河文化、传播运河声音,相关报道27次登上央视新闻,全网传播量超25亿次。
坚持创新利用,讲好运河故事
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思路,持续培育、不断创新,不断推动越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点上,深化文旅、文创、文博功能区块,高质量运营管理浙东运河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建成开放浙东运河淡水鱼馆,淡水鱼馆于8月20日对外开放,开放首日,游客量突破1500人次,成为绍兴又一网红打卡点;全面推进浙东运河文化园招商运营,入选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名单。在线上,以运河为纽带,开发建设西线、北线、东线和迪荡湖环线等“3+1”条水上黄金游线,年底前将陆续开通,串珠成链浙东运河文化园、黄酒小镇、东鉴湖等地标节点,系统融入运河集市、运河诗会、画舫巡游等主题场景,着力让运河文化可观、可触、可感。在面上,充分利用运河文化资源,茶饮、小吃、酒吧“三条特色街区”全新开街,谋划实施绍兴东方文化谷、中国动漫产业园、绍兴儿童公园提升改造等一批重大牵引性文旅项目,成功创建5A级景区城,全力打造“文商旅促融合”发展高地。
来源:绍兴日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