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丹麦电影或者说北欧电影,大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独树一帜、水准高、但小众。直观的形容北欧电影,压抑、冷峻、绝望,比如像托马斯·温特伯格的《狩猎》、马汀·桑德瓦利特的《地雷区》,拉斯·冯·提尔的《狗镇》等等。
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有了令人惊讶的变化,越来越多主打喜剧、温情与人文关怀的北欧电影,进入我们的视野。比如托马斯·温特伯格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尼科莱·斯蒂恩的《老男孩》等等,
铺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诗情,带着言浅意深的哲理。
北欧电影向来不缺经典作品,也不缺所谓的电影巨匠,比如德莱叶·卡尔·西奥多,比利·奥古斯特,虽然他们已经早早离开了他们热爱的光影世界。
但让人赞叹的是,北欧电影却像“血缘关系”一样,一代一代且优良的继承了下来。
德莱叶影响了伯格曼的电影风格,而伯格曼又间接成为了奥古斯特的电影导师。奥古斯特,北欧电影典型代表人物,与温特伯格、斯蒂恩等导演一道将北欧电影推向了一个高潮。
是什么让北欧电影成为了欧洲电影中最有特点、最具画风的一个支派?
一、民族性格跟高纬度地理位置
除了注重表现人与人、与自然、与宗教的关系之外,更热衷于尝试用不同维度去探讨生命与死亡的命题。不管是老火煲汤一般,娓娓道而深长的《善意的背叛》。还是宏观角度描写特别时代下的北欧的《征服者佩尔》。又或是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情感。还有特殊年代之下卑微的父爱,既内敛、又孤寂、更严酷。
这些电影与剧中人物的表现或许就是奥古斯特嘴上所说的“严肃电影”。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丹麦曾经那段“黑色教育法”,跟北欧人独特的生命体悟之感诞生的产物,也是奥古斯特他们这一代导演,作品保持独立性的至关要素。
二、政府与政府与电影学院的支持
政府与电影学院不余遗力,持续的、大力度的资助,给北欧电影产业构建了一个良性、友好的支撑力。一直有着非常友好的支持体系,而这个传统,也给了导演或演员一个自由创作的基本环境。这样北欧电影永远不会出现新电影乏力、老电影濒危或是只有个别作品成功,而导致整体市场疲软的窘境。所谓的“严肃电影”,就算拿不到其他国家的投资,他们也能做到独立思考。从伯格曼开始,到奥古斯特,再到冯·提尔,温特伯格等,他们不仅把北欧电影推向国际,还能让电影产业链实现良性的发展。
三、对其他优秀文化的包容与吸纳
虽然我们能从影院看到的丹麦电影很少,新闻媒体也很少有对丹麦电影的报道,但有意思的是,丹麦人一直对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哥本哈根的电影节,不仅经常会有中国电影和纪录片上映,
丹麦电影本身,也尝试着用现实意义的方式与中国文化进行碰撞
。比如,邬君梅担任女主,讲述移民假结婚的合拍片《中国先生》,或是用哥本哈根的中学、跟哈尔滨的中学,来描写教育交流的《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这些有趣的尝试,在电影的故事之外,是中国文化与丹麦文化的激情碰撞。比如,奥古斯特,他不仅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同样与中国的渊源颇深。他曾经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国际评委,这让他也意识到,自己需要尝试拍一些具有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电影。这才有了《烽火芳菲》,这样一个视角独特,中西文化碰撞之下的战争题材。一个不被所处的社会尊重的寡妇,藏了一个幸免于难的美军飞行员,极有可能祸及全村。救与不救,或杀与不杀,这就是一个道德难题。这大概就是奥古斯特想表现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尽管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我们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惯、不同的举止规范。但对人本身来讲,其本质和本性都是一样的。
说在最后
如今全世界的电影,不过是好莱坞大片还是中国新兴电影、印度宝莱坞,都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但真正好的电影、经典的电影,却越来越少。因为观众口味越来高,不再被所谓的大片操纵,作为导演,如果只是盯着商业卖座电影,或是只惦记着观众兜里边的钱,再是大制作、大流量也拍不出好电影。其实,
什么类型的电影都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所有成功的电影,都是真诚的、恳切的,把自己的汗水与思想都毫无保留的交给了观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