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灾难电影,有什么独特的审美内涵?
从古至今,哲学家在观察世界、感受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关怀自然、悲天悯人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在时空流转中沉淀,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作品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对宇宙时空的关注中不间断思考、不间断认识世界、反省自身,进行审美观照。
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精神危机和环境危机,在生态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一系列以生态思想为主导的、以生态灾难为表现对象、展示和预测人类生存现状、未来生存危机的电影应时而生。
与文艺片对准人的日常琐碎生活、去深入刻画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式不同,生态灾难电影用灾难传达生态意识,往往构图宏伟、背景广阔、气势磅礴,浓墨重彩地展示大自然的绮丽造化、鬼斧神工,以及它不时展露的狂暴与狰狞。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包括了人对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以及作为编剧和导演艺术家的艺术传达。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生态灾难电影的审美思想内涵,共同影响着观众的审美感知和艺术接受。
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是生态电影的直接功效
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在许多个国家,历经了无数次的技术革命,技术日臻成熟,主题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各种类型的影片层出不穷。
生态灾难电影,就是在生态美学理论提出之后随之产生的,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和人文转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生存的世界,使人类认识到生态系统结构,维持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性。
生态灾难电影,有意地通过对灾难的呈现,传达出生态意识,同时逐步推动电影自身发展的完整性,灾难总是让人畏惧,但在摄影师的镜头下,灾难的毁灭性场面具有了特殊的美感。
人在自然灾难中,表现出非比平常的求生欲望和反抗力量,而人为的灾难又迫使人类反思自身的行为,去尊重其他生命体,运用科学、理性的手段利用自然资源。
因为人类理性的观照,原本令人恐慌万状的灾难,有了审美的价值和内涵,其中表现的美和崇高、超越着现实存在,成为人本质力量的显现,揭示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尚未被发觉、诉说的东西,也蕴含着理性的光辉。
在生态环境恶化的眼下,生态灾难电影扛起时代重担
从电影的表现形式来说,电影的视听语言,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人类经验的宝库,成为影像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生态灾难电影独特的震撼画面,以艺术形象或意境再现灾难场景,并表现创作者审美认识和审美心理,诉诸于欣赏者的感性,影像文化与艺术本质达到高度的默契。
生态美学和生态灾难电影,是在时代中应运而生的,它直面人在现代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恶化、心灵空虚等自然和社会问题,多样化地展示了人类生命活动所面临的生存威胁。
作为艺术的一种,生态灾难影片比其他形态和类型,更不辱使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艺术作为一种理想性的存在,它揭示了现实的缺陷,表现着现实中缺失的美好,引诱着人们对“缺失性体验”向往,满足着人们的“白日梦”。
生态灾难电影正是这样,保持着其自身的“异在”特性,展示着现存现实的不足,引导着人们对美好世界的想象,从而意识到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结尾
在生态语境下,人类正在失去生存家园和心灵依傍,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物种流失,离群居所,却视而不见、一意孤行,依然在漫无目的、毫无警觉中重复每天的生活。
生态灾难电影介入现实生活、深入人类心灵和集体无意识,关注人类生存,更关注人在恶化的环境中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激发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使人对自身和赖以身存的环境,重新认识和反省。
否定、对抗、超越现存世界的危机,人不该继续被奇怪的焦虑和窘境所胁迫,而是急切需要重建信仰,找到自然的和精神的双重家园,回到诗意的栖居地,这也正是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功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