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补字案:刺史造反,真假难辨,被一盆水识破的疑案

唐朝补字案:刺史造反,真假难辨,被一盆水识破的疑案
2022年08月13日 12:08 尼乐时尚处

唐朝是一个留下过诸多传说的时代,国富民强,士民兴旺。可唐朝也是一个热衷权力斗争的朝代。从"玄武门之变"到"武后称帝",唐朝的权力斗争几乎没有消停过。

大唐盛世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起发生在唐朝垂拱年间的疑案,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张楚金,他成功破获了一起为了升官发财捏造的案件。

张楚金,唐太宗贞观年间进士,并州人,历任刑部侍郎、秋官尚书,赐爵南阳候。是唐朝的破案高手和文学家。

垂拱年间,唐睿宗李旦虽为天子但实际执掌朝政的是武则天。武则天启用了一批善于告密,善于处置官员违法行为的酷吏。一时间为了加官进爵,告密之风盛行,其中不乏浑水摸鱼的诬告者。

一份告密信

有天从湖州来了一封密信,写信的是湖州佐使江琛。密信被直接递到了武则天那里。这是一封告密信,状告湖州刺史裴光曾经联络徐敬业。信中附带湖州刺史裴光联络徐敬业的书信一封。这封书信惊动朝野。虽然徐敬业造反在数年前就被平息,但徐敬业代表着反对武则天的势力。假如还有余党未被清理,势必对武则天的统治埋下隐患。武则天下令彻查此事。

密信

最优秀的御史被派去查案,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每个御史只能带给武则天一个模糊的结果。书信中的字是裴光写的,落款也是裴光的签名。但信中遣词造句生硬、晦涩,显然不是裴光的文笔。裴光本人也只承认字是自己的字,不承认信中内容为自己所写。

一封简单的书信三个御史都查不清楚真伪,让武则天大发雷霆。她严令派遣能臣干吏,务必查明真伪。否则严惩不贷。

最终以决狱如神闻名的刑部侍郎张楚金被推举破案。一份简单的判定书信真伪案,对张楚金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满怀信心的出发查案。

影视作品中的唐朝官员

"真"的假信

张楚金拿到告密信后,他发现自己错误估计了形势。这封信上每一个字他都核对过,确确实实是裴光所写。但信件的遣词造句确实让人汗颜,甚至可以用文理不通来形容。不仅如此,信件中有些地方字迹的用墨、字体大小等存在明显差异。这种水平绝不是裴光的水平。

眼见时间一天天过去,张楚金夜不能眠、昼不能休,时时拿着书信研究,想找出其中破绽。他站着看、躺着看、趴着看,时时刻刻都在观看书信;竖着看、横着看、折叠着看,从各个角度检验字迹。可依旧一无所获。

连密信背面都反复检查数遍

日暮西山,残阳欲坠,一天眼见就要结束。又是一无所获得一天。正当沮丧的张楚金要放弃时,一缕残阳从背后照到了书信上。张楚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书信对着阳光,仔细的查看每一个细节。

落日余晖

发现了端倪的张楚金,召集了官员和揭发人江琛。当着大家的面,他把书信浸入了一盆水中。江琛看到张楚金的动作,脸色煞白,瑟瑟发抖。

感觉浸水时间差不多的张楚金,将书信在水中来回晃动了几次。只见书信散成大小不一的各种碎片。原来这封书信是把裴光平时所写的字剪下来,而后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封捏造的信件。

这种拼接的书信因作假手段高超,放在案几上看根本看不出端倪。当背对着阳光时,阳光穿过纸就会看到拼接的纹路。

隐瞒不了罪行的江琛承认了自己诬告的事实。武则天为了告诫天下"告密有赏,诬告必责"。亲自下令将江琛杖击一百后处死。

对于普通囚犯来说,刑罚只对活人用,判处死刑者一般不再受各种刑罚折磨。武则天的这种判决可见她对此事的气愤程度。

武则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唐朝在武则天时代,形成了吏民为了升官发财无所不用其极的告密风气。一大批人因此而官居高位,如来俊臣之流。这种风气让武则天时代成了一个酷吏横行的时代。连故事的主人公张楚金,最终也死在了构陷中。

参考资料:

《旧唐书 张楚金传》

《太平广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