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远离公众视线的供销社,似乎一夜之间又回到了聚光灯下。近期,网上关于供销社的讨论特别多。
结合多家媒体消息,目前全国范围内,包括湖北、宁夏、重庆等省市都发布了供销社建设计划。此外,早在2021年的“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到,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有一种声音,说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恢复“供销社”预示着要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对此,有专家给出回应,供销社改革并非重回计划经济,市场上的这类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读。
1
说起供销社,可能很多年轻人对此都感觉陌生,但是对于长辈而言,供销社绝对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供销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候正值百废待兴,粮食、各类生活物资匮乏,供需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50年7月,我国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这就是最早的供销社。
供销社体系非常庞杂,从全国到地方,构建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级供销合作社、地市级供销合作社、县级供销合作社等。
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农民不管是买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统一由就近的供销社来负责调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供销社承担了中国农村90%以上的物资供应,农民要买东西就离不开供销社。
在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买东西不是靠钱就能解决,凭票购买、限量供应是供销社的显著特点。
随着时代变迁,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供销社,其种种弊端已经显现出来,比如经营机制僵化,缺少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等。供销社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卖方市场,销售方过度强势,显然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
2
曾经的供销社,主营业务囊括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最近新闻爆料,说湖北等地又在积极扶持供销社,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这让一些人感到担忧,恢复供销社,是否意味着要重返计划经济时代?
事实上,现代版的供销社和历史上的供销社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市场化改造以后,现在的供销社已经融入更多市场的基因,而且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甚至于包括房地产、酒店、石油化工、金融等领域,全都有供销社的影子。
不同于传统的零售商,供销社的使命可不只是赚钱,它还天然要肩负起扶农助农、便民服务等职责。
例如,供销社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包含了从耕、种、管、收、售的全产业链的服务。农业科技服务,是将无人机、绿色生物医药等新兴技术引进到田间地头。这些产品、服务的应用,将对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利好。
不只是农村,现在很多大城市也都有供销社在正常运转,和农村不一样,大城市的供销社主要是涉及“邻里中心”和“中央厨房”,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是集多种业态和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便民商业中心。
供销社历经多年蝶变,现拥有超过83万家营业网店,并且数据还在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2022年上半年,供销社销售收入进一步增长,同比增长幅度超过19%。
3
可以看到,供销社目前正在经历深层次改革,并且政策层面也有诸多扶持,发展前景一片看好,也正是因为如此,敏锐的资本已经嗅到了机会,在恢复建设供销社的消息传出以后,“供销社”概念股迎来暴涨。
截至2022年11月3日,包括天禾股份、天鹅股份、中农股份等多只个股集体涨停。
上文中已经提到,重建供销社并不意味着,社会要重返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和供销社并不能划上等号。重启供销社也必然要符合市场经济下的规律。
至于网友疑虑的,供销社是否冲击现有供应体系。这个问题其实是市场经济的问题,包括很多农村的小超市,是在前些年商务部推进的万村千乡连锁超市中成长起来的,目前基层供销社也是这种模式。
在市场经济下,当然是市场来配置资源,哪里的商品又便宜又好,大家就会去哪里买。重建供销社其实就是重建企业,自然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
供销社的建立,存在其合理性和重大意义。供销社核心的作用,一方面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帮助实现农村振兴。
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供销社发挥纽带作用,既可以更好的拓展市场,又能吸引资金下乡,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其二,恢复供销社,能更好的保障供给,惠及民生。
供销社的恢复,可以很好的控制农资成本上涨过快的问题,通过低息贷款等方式,帮助农民降低种植成本,获得更好的收益。
最后,重建供销社,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解垄断难题。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本质就是打破地方垄断和地方保护。供销社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连接,破除供需信息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供销社原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被用到市场经济的现实场景中,必然会让一些人产生疑虑和争端,但供销社毕竟历经了重大变革,也承载了太多期待,后续的发展很值得期待。
对于供销社的话题,您有何观点,欢迎给我们留言~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