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天津|40秒看中国民航“翱翔蓝天”

投资天津|40秒看中国民航“翱翔蓝天”
2024年06月28日 16:10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天津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投资天津|40秒看中国民航“翱翔蓝天”

人民网“行进中国”天津调研采访团

“行进中国,翱翔蓝天,起飞!”

6月25日,在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内的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吴晓东老师正在进行机务维修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中国民航大学机务维修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人民网记者 崔译戈摄

6月25日,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教师吴晓东演示虚拟仿真实务教学流程。人民网 杨僧宇摄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2020年12月,在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下,由天津市东丽区、中国民航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联盟成立以来,已聘请11位院士担任特聘专家,转化科技成果436项,集聚科研人员3900余人,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400名。

6月25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内展示的28kW重油活塞发动机模型。人民网记者 崔译戈摄

民航岗位工作复杂度高、安全标准严,民航专业实践设备、耗材资源有限、价值较高,难以满足学生大规模实验实践的需求。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以“虚实结合”的方式积极创新,推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和装备条件的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操作台。人民网 杨僧宇摄

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内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人民网 杨僧宇摄

中心主任樊智勇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说,中心与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共同建设天津市级的智慧民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代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总经理高庆吉表示,目前,科技园已吸引132家企业注册,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90余项,实现产值超2亿元。(宋丽云、张桂贵、杨牧、崔译戈、崔新耀、杨僧宇、符园园、彭昱凯、刘叶婷、代晓灵、马蒂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