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快评丨彭健:加速Taper、提前加息,该来的都会来

晶报说·快评丨彭健:加速Taper、提前加息,该来的都会来
2022年01月06日 14:15 人民资讯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了12月FOMC会议纪要,除了市场已有预期的加速Taper、提前加息等内容,委员们有关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讨论令风险资产再度承压。

会议纪要公布后,资本市场迅速给出悲观的走势。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下挫,纳指跌幅接近3%,与之相对的是基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冲5个基点至1.70%。

在12月会议上,美联储维持了现有的政策利率,同时如预期般将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的速度翻倍至每月300亿美元。在市场高度关注的点阵图方面,三分之二的委员认为2022年至少加息三次,2023和2024年将分别加息三次和两次。

去年8月24日,我写了一篇题为《接下来我们将面对的,可能是财富缩水的阵痛》的文章,当时也有一些人觉得这样讲可能太悲观了,但现在看来,无论是楼市、股市还是其它,都在逐步验证“缩水”的判断。

Taper的上一次出现是在2013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市场美联储会开始削减QE规模后,全球风险资产大幅下跌,市场因为缩减预期出现了恐慌。

因为有前车之鉴,市场对美国削减QE和加息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有准备,不代表没事情。

2022年刚开始,中国股市已展开调整,尤其是前期较为拥挤的赛道,这一点,我在刚才提到的文章中也有涉及。市场短期不可预测,而价值规律却是永恒的。

这些年来,现代货币理论MMT备受追捧。这一理论认为,只要政府的债务是以本国货币发行的,债务就无所谓上限了。因为政府总是可以通过大量印钞票来还清本国的债务。这样的逻辑也直接推动了各国纷纷加大马力开动印钞机。可欠下的债,终归是要还的,就看是什么时候还,以及用什么方式还。

面对膨胀至8.3万亿美元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美国加速Taper、提前加息等等,都并不令人意外。被印钞吹起的资产泡沫,也当然不会永远五彩斑斓。

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无论是疫情形势还是货币政策都要稳得多,这样的“稳”,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财富缩水的阵痛或许不可避免,但既然是“阵痛”,就总会过去,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我们依然有理由充满信心。

来源丨晶报APP

记者:彭健

编辑:李慧玲

来源:晶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