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通讯员 董梅雪 近年来,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全力构建企业内、产业间、区域组团间和公用设施间四大循环经济体系,推行绿色发展方式,通过新技术赋能、新模式支撑,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小循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的惠城科技FCC催化新材料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计划近期投产。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废催化剂处置技术,可实现废催化剂资源化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废催化剂首先用优质的平衡剂分离出来,然后经过 ‘复活’加工,产出的平衡剂可直接销售。”惠城科技FCC催化新材料项目运行总监王鹏介绍, “剩下的废催化剂经过废剂拆解装置,会形成铁、镍、纳米级硅粉等金属原料,同时生产出硫酸铝、稀土等用于新剂生产的原料。” 在青岛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内,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已进入二期开工阶段。该园区金能科技副总经理邴良光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48万吨绿色炭黑、180万吨丙烯、20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等化工原料,形成 “C3+光伏+氢气”绿色化工产业链。 该项目内部的循环发展是一大亮点。邴良光介绍说,该项目拥有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9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通过创新循环模式生产丙烯、副产氢气,氢气不仅能满足自身使用,还可以供园区内氢能汽车业和氢能炼钢新工艺企业使用。产业大循环 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企业内部的 “小循环”,只是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大循环经济体系中的最小单元。 近年来,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精准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项目,构建起特钢、乙烯、丙烯、冷链物流产业链等行业内循环经济体系,在企业间实现上中下游产业无缝连接。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该区努力实现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乃至废弃物互供和共享。 隆冬时节,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的青岛润亿丰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边 “吃”进水渣、钢渣等 “废弃物”,那边 “吐”出畅销海内外的绿色环保型建材产品。而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 “原材料”的,正是附近的青岛特钢。该公司仅供给青岛特钢的电能每年就达12亿度,节省电费约6亿元。 废水的处理则更值得称道。青岛特钢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紧邻的中法水务公司,经处理后产生符合回用指标的水,输回青岛特钢,真正实现了废水 “零排放”的循环利用。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经济发展部工作人员赵明还举例说: “董家口经济区产业间的循环还有很多,如聚烯烃成核剂生产出来的成核剂供给金能化学使用,金能化学生产出来的炭黑供给双星使用,金能化学的副产品氢气会给下游产业循环使用。”废物资源化 联动发展积极降碳 除企业内、产业间的循环外,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内的行业与公用设施间循环发展成效也十分明显,在工业用热、工业废气利用、工业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光伏发电等多领域形成有实效的创新探索实践。据统计,2020年,经济区中水循环利用率达到75%以上,年节约蒸汽20万吨,回收蒸汽137万吨,累计减少碳排放95万吨。 “我们围绕循环经济体系,在最初的环节就严格招商,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实现原材料到产品、副产品,还有废气、废水、废渣方面的全部循环利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程磊说。 董家口经济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过程中,还支持青岛特钢对副产煤气、蒸汽等能源和其他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利用或外销;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远洋捕捞-初级加工-海洋生化等渔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港区到产业区基础设施,实现联动发展,实现原材料到产品、副产品、废气、废渣等 “吃干榨净”,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助力 “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