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马玲
本报记者 马玲
“金融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金融市场保持韧性和活力,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执法进一步强化,金融法治建设加快推进……”2024年11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了金融业运行和监管工作情况的最新进展。
数据显示,2024年6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8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53%、不良贷款率1.56%,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5.5%,证券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266.6%、平均资本杠杆率19.5%,均显著高于监管标准,损失抵御能力总体较为充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一年来,央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风险处置力度,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总的来看,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监管进一步强化,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健。
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增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进行了重点部署。为进一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10月18日,央行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再贷款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这为政策后续调整保留了灵活的操作空间。
记者注意到,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以下简称“21家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发放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这能够有效激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的热情。“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融资成本,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再贷款工具也要规范使用。央行强调,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21家金融机构按通知规定发放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与“信贷资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关监管规定不符的,豁免执行相关监管规定;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执行现行监管规定。
大力推动债券市场扩容
今年以来,央行大力推动债券市场扩容。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69.9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49.3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0.6万亿元。潘功胜在本次报告中也提到,目前,债券市场规模约17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加强。
科技金融在五篇大文章中居于首位,高质量金融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科创类债券注册发行开辟了绿色通道,发行规模持续提升,科创票据累计发行突破1万亿元。服务科技创新的股权融资市场也快速发展,超过17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3.3万亿元。
此外,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也迈出重要步伐。数据显示,9月末,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9万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1.6万亿元,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了稳定资金来源。
金融法治建设加快推进
积极推动金融法起草工作,金融稳定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二次审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信托法、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加快推进……回顾过去一年,金融法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制度基础不断夯实。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外界认为,这是完善反洗钱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
记者注意到,修订后的反洗钱法共七章六十五条,包括总则、反洗钱监督管理、反洗钱义务、反洗钱调查、反洗钱国际合作、法律责任和附则。围绕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加强反洗钱监督管理、完善反洗钱义务规定等内容,对相关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以及我国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金融法治建设工作重点将做好金融法起草及金融稳定法后续审议等工作。同时,还将加快制定、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