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营销人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构建营销人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12月14日 20:17 老木读商业

内容提要:

1.营销的目的,是让推销变得多余。 2.没营销思维的管理,等于没灵魂没方向。 3.营销不完全是斗智,甚至需要适当反智。 4.核心竞争力超越技能,是底层操作系统。 5.用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是营销终极之境。

如何构建营销人的核心竞争力?这无论营销人还是企业家都值得思考,这不是可以度娘的具体技巧,而是一起探索方法的方法。

开始吧,要回答这个问题,需搞清两个问题:

营销是什么?

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营销是什么?

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其实对此做了最好的回答,并且他还是引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被科特勒奉为营销学祖父)的观点:营销就是让推销变得多余!

请记住,这不是玩文字游戏,在实践中非常重要,为什么呢?营销就是先营后销,如果我们把营销仅仅理解为推销或推广,就只是摸到了大象的一条腿。这会导致营销人不能从全局来看问题,很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进而事倍功半甚至搬石头砸脚。

结合现实案例来说明:营销≠推广

曾经有位企业主朋友找我咨询营销,他的问题是如何业务推广。他认为他的瓶颈问题是推广,但因为比较了解他的情况,我反问他一句:推广什么呢?我特意离开一会儿,留五分钟给他思考。然后他满头大汗的告诉我:他问了一个错的问题!因为他的问题根本就不在推广!而是产品服务根本没有特色优势!

我说是的,这就是问题所在。推广是技巧并不复杂,整体思维比技巧更重要。在对比同行没有特色优势甚至更多是劣势的情况下,把问题聚焦于如何推广,就难免会过度宣传甚至虚假宣传,这带来的结果是用户不满意都是坏口碑,这不相当于花大价钱去得罪客户吗。他说是啊,所以在做推广之前,他应该让产品服务具有独特优势。发现没有,我们其实都很聪明,有时只是没找到对的问题。

请问,这是不是一个足够让你同样满头大汗的问题?这是不是现实中我们常有的困扰,甚至是不是我们实践中常走的弯路?如果我们致力于长远而不是打游击,往往就会有这样的困扰,这需要我们用整体性来看营销。

营销思维是贯穿一切工作的灵魂主线

通过上面这个真实案例,我想说明的是:营销包含推销推广,但推销推广不等于就是营销。足够好的营销,是让推销推广变得多余,或者说事半功倍。比如苹果手机或特斯拉如果足够好,就算不做推广,实际也会卖得好。

所以营销是整体性的工作,从全局来看包含:产业分析、需求洞察、项目定位、产品研发、宣传推广、渠道建设、售后服务、客户运营,等等这些系统性全流程的工作。而老木说得这么全面的目的,不是让一个人去做这所有工作,但作为企业主与营销人,必须要用全局性思维来审视这些工作,必须要以营销为灵魂主线将这些工作串联起来,否则容易支离破碎让整体小于局部,会变成企业经营的低效率低效益,换句话说营销缺位会变成管理问题。

所以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与顾客发生关系的工作都算营销,营销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是的,营销思维应该贯穿到一切工作之中,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告诉我们: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企业的两大职能是营销与创新,甚至创新与营销往往交织在一起。连企业内部管理都是为外部营销服务的。比如通过流程再造提高运营效率,这仅仅是跟着同行学同行吗,但这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往往不是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具有价格竞争力。目的决定形式,很多工作看似与营销无关,都需要用营销思维才能真正做好。

小结:无论你是企业主还是营销人,要打破营销仅仅是推销推广的认知,要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善于从本质从源头去解决全局问题。

而对于刚入行的营销人或者创业者,营销包含这么多工作而你该从何入手呢,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含金量呢,下面我会从营销人的核心竞争力来聊聊。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大家熟知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请记住这不是理论,对于实践非常重要。核心竞争力理论由世界顶尖战略大师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提出,目的是分清楚企业的各种竞争能力,换句话说找出能造出各种能力的那个底层操作系统

在此我们需要从“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最终产品”来理解:

比如围绕汽车电池技术,对材料、工艺、智能控制等多种学科的整合突破能力,可能就是某电动车企在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作为其全车系都要标配的关键部件也就成了核心产品,而装了这些超级电池的各款车型都是最终产品。比如你要说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那可能就是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并引领团队从源头去解决问题并颠覆世界。

再比如鹅厂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基于产品经理的社交理解力,由此开发出平台引流级的微信也就是核心产品,而在微信上衍生出来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就是最终产品。而老木想说,核心竞争力通常是知识整合力,它深埋在产品或服务的最底层,通常是用户看不见却能感知的,并且还是用户购买的关键理由。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说上面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对于企业主尤其是营销人来说,你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有些企业主可能会说,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脉资源,但资源流失或枯竭了呢?所以哪怕资源也只是浮在面上的核心产品,整合运用资源让其源源不断还枝繁叶茂,或许才是你该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准确讲有能力,资源才能向你而来。

而对于营销人来说,当我们觉得已精通市场调研、项目定位、宣传推广等等其中某项技能,并且工作能对付甚至挺不错,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具有了核心竞争力。但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发现自己根本不足以应付新环境,去做其他营销工作也久久无法入门,这可能说明我们还不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是洞察本质而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是把握规律而触类旁通的最底层能力

若你发现自己暂时没有核心竞争力,这时该怎么办呢?结合实践体悟,我有下面三点建议:

A、起步:从为什么到方法论

在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起步阶段,抱歉我没法给你速成法,并且我还劝你不要去追求速成法。

首先,建议你就从当下的困难做起,并且凡事都问背后的为什么,这是贯穿始终的唯一快进诀窍。

其次,你还可以找本书先了解思维方式有哪些,即便已经从事多年营销工作也仍然值得读。你尤其要把握系统思维与逆向思维,纵观系统并反向奔跑,就像是跟风还是领先得分清楚,不要追逐浪潮却成为沙滩泡沫,这可能是很必要的商业思维方式。

再次,针对目前难点对应学习相应营销技术,并用各种思维方式去驾驭技术验证技术,在实践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慢火细熬甚至能熬出心灵鸡汤。

我想再说一次:整个人生中,无论读书还是实践,除了知道“是什么”,更要追问“为什么”,养成这个习惯非常重要,才能洞察底层逻辑并让思维方式内化,你才能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

B、未来:从世界观到方法论

你可能急于索要方法,比如要老木推荐好书,你的确有太多武功秘籍可以读,仅F4理论(4P、4C、4A、4R)就足以各自成书。但我想说:比方法论更重要的,是世界观!

你会说,营销人不就是方法人吗,商业比拼的不就是智商吗,为什么还需要世界观?而我想说,这是对商业和营销的最大误解,商业不是棋牌游戏,需要智商但不由智商决定。除了运气之外,成就取决于你是否有意无意符合了商业本质规律,而对世界的理解把握就是世界观。

比如股神巴菲特或许不算生意人中最聪明的,但他对贪婪恐惧的洞察如此智慧,这种超越智商的智慧就是世界观。不说远的,我们再看身边的朋友,最成功的就是智商最高的吗可能恰恰相反,有时大智若愚无意间更符合了道。所以我还想说,中阶的营销人会用方法技巧来证明存在感价值感,而高阶的营销人要学会适当的反智,从商业的本质规律来想方法,才能真正做出价值贡献。

所以驾驭方法论的是世界观,世界观是运用任何方法的前提。比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我们不了解自己要什么,再好方法都只是别人的或度娘的,而不是自己的甚至会害自己,这就像狂奔的马车没人驾驭。

所以你即便是学方法,也不要为方法而方法,而是通过方法洞察商业的本质规律,从而形成你的世界观。所以是“世界观×方法论”而不是“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母体,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功能放大器,两者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应该是营销人与企业家的终极追求。

C、当下:从方法论到世界观

上面说了世界观的重要性。可当下的问题在于:我们并不够了解自己,就像企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难道停下来打坐冥想吗?这时不必太早追求悟道,否则容易两脚踩空而凌波微步,除非你天生就是六祖慧能,由术入道是多数人的必经阶段和必要途径。

这种情况下别停下来,先大胆去尝试各种方法,肯定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在摸爬滚打甚至摔倒中,才能从认知变感知从而内化,你才知道自己和企业到底要什么,也了解这世界的运作逻辑是怎么回事,于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融为一体,而这可能就是你的“道”。

当你从方法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也触摸到商业的本质规律,你才能不拘泥于方法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换句话说你才真正拥有了你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条路上我还在摸索,目前只是个小学生,一点隐隐约约感悟,在此与诸君共勉。

好吧,我承认这份答卷有点与众不同,可能让你很失望也可能让你意外惊喜,我没有给一堆你可以度娘的具体技巧,而是带你探索营销的底层逻辑,所以你看到的“为什么”多于“为什么”,希望你得到的是方法的方法。

祝愿这是你从事营销的最好开篇,希望这是我的价值贡献最大化,请问你觉得这算不算营销呢?而这份东西不仅是给营销人也是给企业家,即便我们从事多年营销管理工作,也值得回头看看那些年我们走过的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