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布
话说,自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回到西方后,英国国王也知道在古老的东方有个名为中国的富饶古国,也正是因为马可波罗“东方遍地是黄金”的描述,让英王的野心愈发膨胀。
此时的英国刚历经工业革命,产能与综合国力更是蓬勃发展,再加上自身国土面积的狭小,英国人迫切想要通过殖民的方式来让自己更加强大。于是,英国使团带着英王的试探任务历时九月来到了乾隆的面前。
乾隆在知道英国使团的来意后,便直接亲手给英王写了一封书信,这封信共有976个字,在我们后人看来,乾隆的这封亲笔信真是将愚昧显尽,而更令后人所汗颜的,英国人竟然将乾隆的这封书信藏于大英博物馆保存至今。
17世纪的英国,他们正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革命,在完成这场革命后,英国虽然也经历了一些动乱,但却给英国带来了极大地科技改革,让自身的生产地翻了好几番。
到了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更是充分的体现出来,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在英国本土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英国也随之进入了蒸汽时代。他们依托科技工业的不断发展,产能不断翻翻,致使英国人的野心也不断膨胀。
当矛盾尽显,英国人也意识到眼前的这些已不能再满足自身的发展,于是,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就准备踏上漫长的殖民道路。再加上马可波罗的归国以及大肆宣扬,英国人的内心更是蠢蠢欲动,最终将贪婪地双眼注视到了东方与中国这个从未与他们有过交集的古老文明。
对于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值处于满清统治时期,相比于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动乱,同期的满清王朝正处于非常稳定的时期,综合国力也非常繁盛,甚至被一度称为“康乾盛世”。
要说这个“康乾盛世”,主要功劳还是得归功于康、雍二帝的励精图治,在乾隆接手之后,满清王朝还是相对很强盛的,可是,也正是在其之后,满清王朝也随之开始走向了衰弱的道路。
平心而论,这个乾隆既没有他爷爷康熙的能力与野心,也没有得到他父亲雍正的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反而乾隆成了个将皇室贵族的自负学了个通彻的纨绔,对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他万年自称“十全老人”就能轻易看出。
乾隆这个“十全老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觉,那完全是因为乾隆自幼就非常风流的,出生在帝王之家更是有着他父亲雍正为他攒下的丰厚家底,兜里有钱心里不慌嘛。
在乾隆当政期间,也想要建立丰功伟绩,模仿过他爷爷康熙帝南巡,六下江南修建行宫无数,可是,乾隆也终究只是学到了康熙的样子,对于乾隆的六下江南,不但没有为百姓们带来福利,反而是更加加重了人民生活的负担。
也正是因为乾隆的自负,这些假的景象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自认为自己所统治的国家就是康乾盛世,因此这才会出现乾隆对后来访华的英国使团的嗤之以鼻,在后来,乾隆更加愚昧直接就颁布了“闭关锁国”的命令,他的这个举措也为后来满清的覆灭添上了催化剂。
乾隆
在同期,英国人进行了工业革命实力暴增,为了进一步的扩张于是就派遣使团来中国访问,英国人的使团出发时间是为1792年9月,而领头的马戛尔尼也是奉英王乔治三世的命令带队去东方参加乾隆83岁大寿。
由于之前英国人并没有搞清满清王朝的底子,马戛尔尼也是揣着敬畏与诚意来的,同时,马戛尔尼为了充分展示大英帝国的诚意,特地带来了他们最先进的蒸汽机与枪械,他也希望用诚意满满达成中英双方的贸易。
自负的乾隆从未了解过自己地盘以外的局势发展,仍旧自认为马戛尔尼等英国佬就是周边的附属小国一样,同时乾隆还让马戛尔尼等人必须给自己施行三跪九叩之礼。没办法,为了顾全大局马戛尔尼等英国人只能同意。
马戛尔尼
在马戛尔尼等人给乾隆献上英国人最为先进的蒸汽机与枪械时,乾隆等众臣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甚至,有些大臣借着乾隆的脸色还认为这是西方小国的奇技淫巧罢了,只能供人取乐根本就不值一提。
马戛尔尼眼看他们想要借通商贸易来打开中国大门的计划就要破产,在情急之下马戛尔尼直接自作主张替英王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乾隆。在书信上写着,要求乾隆同意英国与中国双方开放贸易,并允许英国在中国沿海地区自行建立通商口岸,同时还得让中国海岛地区划出专地供英国舰队船只等停泊。
事情已经呆了如此地步,也算是图穷匕首见了,乾隆见到马戛尔尼的书信后也算是终于明白了英国佬的目的,名为通商实则是想要打中国土地的主意。
闭关锁国
在“自负”这方面,咱们的乾隆大帝在气度上是绝对未曾输过谁的,乾隆直接对马戛尔尼直言,你们英国有的我们都有,你们英国没有的我们大清也都有,通商从今往后就不用再提了。同时乾隆也直接决绝了马戛尔尼诸多无理的要求,同时乾隆又针对英王亲笔写了一封书信。
在这封书信中,虽然仅有976字,但在其中却存在很多让人尴尬的言语,例如“朕披阅此文,此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与“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等。
在诸多乾隆自以为凌驾于他人之上的言辞,在现在看来真是尴尬,我们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当时英王看到乾隆的这封亲笔回信后,在其内心会有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英国工业革命
本文参考资料:《世界通史》,《马戛尔尼游记》,《乾隆传》,《百度百科相关词条——英国与中国的交往史,马戛尔尼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