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揭开“遮羞布”后!腾讯也不装了!谁来都没用,我就要收费

爱奇艺揭开“遮羞布”后!腾讯也不装了!谁来都没用,我就要收费
2024年05月23日 17:44 伊魅尚街

千呼万唤始出来,盼星星盼月亮,阔别五年之久的《庆余年2》终于强势回归,首播当天就掀起了收视狂潮,播放量和讨论度双双爆表,霸占各大平台热搜头把交椅,全民追剧模式瞬间开启。

这股热潮中,央视八套的收视率直接飙过了2%,腾讯视频更是以超过2900万的播放量,刷新了2024年新剧首播日的纪录。而庆余年2话题,阅读量已经狂飙至10亿大关,热度惊人。

不过,热剧之下也有微词。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直呼“《庆余年2》火得广告满天飞,五步一小广,十步一大推”,这波广告甚至在5月17日登上了热搜冠军宝座。亲身体验后,也证实了剧中确实插播了不少广告,有趣的是,片头的酸奶广告与剧中植入的竟是竞品。

值得一提的是,《庆余年2》由腾讯视频独家呈现,更新安排也是别出心裁:工作日每晚19:30更新2集,周末则是19:30更新1集,首播直接放送4集,SVIP用户还能额外提前看1集。

这意味着,想要紧跟剧情不掉队,普通VIP还得“升级”到SVIP,而这个升级之路选择多多:连续包月首月只需19元,之后35元/月;连续包季首季88元,续费98元/季;连续包年首年288元,后续348元/年。

这一波操作,也让网友们纷纷感慨:“想安安心心追个剧,怎么就这么难?VIP之后还有SVIP等着呢!”

那么,腾讯视频SVIP到底是个啥?和普通的VIP有啥不一样?据腾讯视频APP官方介绍,SVIP是在极光TV(腾讯视频的电视端)上推出的特权服务,相比标准VIP,SVIP多了电视端的特别权限,一口气覆盖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四大屏幕。

细看之下,SVIP的单次购买价格为50元/月,148元/季,488元/年,而选择连续包月/包季/包年的SVIP,则能享受更优惠的价格,分别是35元/月,98元/季,348元/年,算是给忠实剧迷们的一点小甜头吧。

话说回来,早在五年前《庆余年》风靡腾讯视频的时候,就因为搞了个“付费超前点播”服务,让不少观众直呼吃不消,觉得这是明目张胆地“抢银子”,“这吃相可真够着急的”。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还闹上了法院。

其实吧,这可不是腾讯视频头一回这么干了。想当初,《陈情令》火遍整个暑假,同样是掏钱成为SVIP,就能先睹为快看大结局。后来,《没有秘密的你》《从前有座灵剑山》这些热门剧集,也都在快要收官的时候,玩起了超前点播的套路。

这些操作,不仅让网友们炸开了锅,各种吐槽和不满满天飞,连带着几家视频平台也被拉上了法庭的被告席。

2019年底,上海一位名叫林健的律师,身为腾讯视频的VIP用户,因为不满所谓的“超级影视VIP会员服务协议”,觉得里面净是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直接到深圳南山法院,状告腾讯,要求认定协议里头的一些条款不合法,还要腾讯为“广告不缺席”的承诺赔偿一万块。

到了2020年8月,林健等来了法院的一审判决。法院是这么说的:腾讯那份协议里头,有些条款确实不合规,得算无效;但是,腾讯给会员加的“超前点播”啊、广告啊,不能算欺诈,只是这些新规矩对林健这样的老会员不适用。至于赔偿嘛,给了林健1500元的公证费。

差不多同期,还有一个“爱奇艺超前点播案”也尘埃落定。《庆余年》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两边都播,爱奇艺那边也是超前点播惹争议,律师吴声威就把爱奇艺告了,理由一样,觉得自己的权益受损。

北京互联网法院在2020年6月给出了判决,说是爱奇艺会员协议里关于“超前点播”的部分对吴声威不生效,还让爱奇艺赔了吴声威1500元的公证费,并且连续15天给他开通黄金VIP服务。爱奇艺方面则表示,虽然被判了一些条款不生效,但法院还是认可了他们尝试新商业模式的努力。

这两起案子,法院虽然都没完全否定“超前点播”模式,但有意思的是,到了2021年10月,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家竟然不约而同宣布取消了剧集的超前点播服务。可转头一看,这SVIP能提前看一集的设定,不还是变相的“超前点播”吗?这事儿,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超前点播,这个昔日一度被按下暂停键,现又换上新装重返舞台的玩法,本质上就是让会员们再掏一次腰包,以此换取提前解锁剧集后续的特权。

但你瞧,超前点播非但没消失,反而学会了“七十二变”,以一种更“机智”的面貌重新杀回大众视线。

想当年,超前点播之所以被喊“咔嚓”,一个大槽点就是它触碰了二次付费的红线,惹得网友们怨声载道。可时光匆匆,几年的光景过去,重新登场。这一切的背后,实则是视频平台那颗渴望盈利的心在作祟。

随着大家版权意识的觉醒,视频平台为了高利润,不得不琢磨些“新奇”的生财之道。超前点播,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既能趁着剧热再捞一波金,又能用这招留住观众,让他们对平台上的其他好剧也多看几眼。但话又说回来,这种“买完会员再升级”的模式,难免会让一部分观众心里犯嘀咕。而且,要是这股风气越吹越烈,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变种”出现,比如超级会员啦、额外付费解锁隐藏剧情啦,这些一层层叠加上去的消费,到头来,反感这股风潮的人说不定会越来越多。

话说回来,超前点播这事儿,经历了从被抵制到悄悄回归的跌宕起伏。它就像是视频平台手中的一张隐形牌,看似悄无声息,实则暗藏玄机。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又能稳住营收,成了它们共同面临的难题。于是乎,超前点播这招“回马枪”,就成了某些平台眼中的解题妙方。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简单,就是瞅准了人们对于热门内容的迫切需求,利用时间差做文章,让那些等不及下周更新的“急性子”观众心甘情愿地再次掏腰包。从商业角度看,这无疑是精明之举,既满足了部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为平台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观众的耐心和接受度毕竟有限,一旦感觉到被频繁“割韭菜”,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的反弹,这对平台的长期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更进一步说,如果这种二次付费的模式被广泛效仿并不断升级,观众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底洞——今天是SVIP提前看一集,明天可能是VVIP解锁隐藏剧情,后天又冒出个独家访谈……层层加码之下,原本为了享受便利和愉悦而充值的会员制度,逐渐变成了让人疲惫的“会员等级大战”。长此以往,观众的娱乐体验可能会大打折扣,而视频平台所追求的用户粘性和口碑,也可能因此受损。

所以,平衡之道显得尤为重要。视频平台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时,不仅要考虑短期的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用户的感受和长远的品牌形象。毕竟,观众的心声才是最好的指南针,尊重并回应他们的需求,才能在这场内容消费的马拉松中跑得更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