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只有三镇兵马,何来底气反叛大唐?双方斗争持续上百年

河北只有三镇兵马,何来底气反叛大唐?双方斗争持续上百年
2023年05月03日 21:22 老张说史

隋唐时期,北方的资本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隋唐皇帝经常就跑洛阳就食,就是因为关中和河东经常欠收,要靠着从江南粮食走大运河运到洛阳才能供养庞大的皇室和北方的军队。所以唐玄宗就是靠着两张牌:江南的粮米和异族的军队,对内打压河北山东的士族、关陇的贵族、对外抗击外敌。安史之乱是军队叛乱,江南未受冲击,所以可以用钱粮继续调集其他异族的军队平叛,而主战场在河北河南山东,这里正是士族聚集地,朝廷本来就收不上什么税粮,安史之乱背后就有河北士族的挑唆。

大唐朝廷的节度使就是河北三镇不听话,河北三镇与中央政府对抗不是唐朝固有,河北地区地处关东,和关西集团本来就不对付(关中也可以叫关西),河北与中央的对抗可以追溯到北齐北周时期,北齐北周,还有隋末的窦建德、刘黑闼。安禄山本身就是代理人,不可能但因为他和朝中重臣的矛盾说反,大家就跟他一起反。背后支持他的就是当地的势力,甚至是平民都可能支持他。

这就不得不回顾从北魏以来,河北地区和关陇地区的矛盾了,说到底北周隋唐都是关陇地方势力的底色,算账必然会算到长安头上。北周北齐的几次大战结仇,杨坚镇压尉迟迥烧邺城结一次仇,杨广征高句丽,在山东河北造孽结一次仇,李渊不给河北地区面子,强行杀窦建德又结一次仇。可见这些地域矛盾已经深入民间了,表面上看是安史叛乱,实际上背后指不定多少人在撺掇这些事。

历史书上一句简单的唐中期后经济重心南移,其实背后是血雨腥风和环境巨变。一方面,位居关中、河东(山西)的黄土高原经过2000多年的开发,植被破坏殆尽,地力消耗殆尽。已经不能像西周秦汉时期那样,靠着几个易守难攻盆地就能养活百万大军,对关东的黄淮海大平原形成碾压了。

另一方面,虽然河北、河南、山东所在的关东大平原依然肥沃,但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逐渐变成废河。下游逐渐被黄泛困扰,出现大规模的黄泛区,五代北宋年间黄河大改道三次,形成绵延千里盐碱地。最后占据关中河东的关陇贵族又和占据关东的士族,大打出手,最后同归于尽。整个北方从人口、土地、水利、经济都被南方全面超过,一直到今天。

河北是北方士族的聚集地,崔卢李郑四大姓除了荥阳郑,其他三家都在河北,隋朝到唐朝前期河北道是天下枢机,几乎能够一己之力单挑天下。所以隋唐皇室从杨广开始、李渊李世民、李治夫妻俩、到玄宗都极力打压河北士族,把河北视为最大威胁。关陇贵族则半倚重半敲打,南方士族则是拉拢。所以杨广最后要逃到扬州去,因为他征高丽得罪了河北士族、迁东都得罪了关陇贵族,只能往江南跑。但是他忘了是他带兵灭了南陈,是他父亲隋文帝把南方士族给降了级,所以南方士族对他和隋朝根本就没多少忠心。

唐朝情况则要好一些,唐朝在统一过程中和江南士族没有太大的冲突,反而让像兰陵萧氏、吴郡陆氏这样的南方士族入朝当宰相,所以南方一直源源不断给唐朝中央输血。而南方也得以休养生息,淮南道和江南东道逐渐取代河北道,成为天下最繁华的地区。直到黄巢起义席卷整个南北,打断了这一通道,唐朝也就像被切断氧气管的病人,彻底消失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