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芸科技科创板上会:净利润波动、公司独立性或需进一步解释

联芸科技科创板上会:净利润波动、公司独立性或需进一步解释
2024年05月30日 11:13 公司研究室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继马可波罗之后,5月31日,A股将迎来新“国九条”后第二家上会公司,也是科创板首家上会企业——联芸科技。

在马可波罗被暂缓审议后,马上面临上交所审议的联芸科技成为市场新的焦点。

业绩稳定性、毛利率走势、关联交易、公司独立性等方面的问题,或将成为联芸科技能否过会的关键。

01、净利润波动大如何预判业绩

联芸科技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主要从事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数据通信、智能物联等领域。

联芸科技的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主要包括固态硬盘(SSD)主控芯片(已量产)和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在研)。

此外,2017年,联芸科技开始布局AIoT芯片类业务,开发量产了感知信号处理芯片和有线通信芯片两类产品。

2021年至2023年,联芸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5.79亿元、5.73亿元和10.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12.39万元、-7916.06万元、5222.96万元。

根据联芸科技招股书(上会稿),2024年上半年,联芸科技收入预计为5.2亿元至5.7亿元,变动幅度为25.96%至38.07%;净利润预计为2353万元至3205万元,2023年同期为-2355.18万元。

从近3年半的业绩来看,联芸科技的业绩波动较大。

2022年公司收入略有下滑,净利润由盈转亏。2023年公司收入增长80.45%,净利润扭亏为盈。2024年上半年,联芸科技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润扭亏为盈。

2022年,尽管营收与前一年持平,利润却由盈转亏。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向重点客户的产品推广存在一定的验证及试用周期,需要一定时间,同时,公司还产生了较高的研发费用。

联芸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22年受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同时由于股权激励影响导致净利润由盈转亏。

新“国九条”后的第一家上会公司马可波罗被深交所暂缓审议,监管层的主要顾虑便是报告期内马可波罗的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一定下滑,监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马可波罗业绩不确定因素是否消除。

整体来看,联芸科技的业绩呈增长趋势,并未像马可波罗一样出现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的情况。

但根据报告期内的表现,在净利润的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联芸科技的业绩增长是否具有持续性及可预测性,或许联芸科技还需要向监管及投资者做进一步解释。

02、毛利率走势与可比公司不一致

除了净利润波动大,联芸科技的毛利率或许也值得重点关注。

2021年至2023年,联芸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6.07%、38.71%和45.29%,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招股书中,联芸科技将慧荣科技、美满电子、瑞昱、联咏这四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

2021年至2023年,慧荣科技毛利率分别为49.97%、49.25%、42.31%;美满电子毛利率分别为46.26%、50.47%、41.64%;瑞昱毛利率分别为50.41%、48.87%、42.81%;联咏毛利率分别为49.78%、46.33%、41.85%。

2023年,慧荣科技、美满电子、瑞昱、联咏这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均较上一年出现下滑。其中,美满电子毛利率同比减少了8.83个百分点,为四家公司中最多;即便是下滑最少的联咏也减少了4.48个百分点。

而2023年,联芸科技的毛利率却同比增加了6.55个百分点,与同行可比公司的趋势截然不同。

在第二轮问询函中,监管便要求联芸科技就“2022年发行人各类产品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产品变动趋势是否一致”做出回答。

以得一微为例,联芸科技称,得一微的固态硬盘存储控制芯片与联芸科技的数据存储控制芯片具有可比性。

联芸科技从产品结构和销售方式两个角度对毛利率走势不同进行了合理化解释。

在固态硬盘存储控制芯片中,主要分为SATA接口和PCIe接口两类,PCIe接口产品毛利率普遍高于SATA接口产品。

联芸科技称,得一微的产品主要以SATA接口为主,发行人则是PCIe接口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因此联芸科技固态硬盘存储控制芯片整体毛利率高于得一微。

销售方面,联芸科技以直销为主,得一微以经销为主,联芸科技称直销毛利率比经销更高。

以此为对比,联芸科技称公司毛利率变化具有合理性。

03、海康威视对公司影响或需进一步解释

此前,监管在两轮问询中重点关注了联芸科技的关联交易。

2021年至2023年,联芸科技来自关联方及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22亿元、2.15亿元和3.1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8.44%、37.57%及30.73%。

招股书中,联芸科技将该客户称为客户E。

除了收入方面有关联,客户E还与联芸科技互相代收政府补助款。2022年,联芸科技收到客户E转拨的政府补助共计1.24亿。

值得注意的是,IPO前,联芸科技共完成了三轮增资扩股,期间引入海康威视、江波龙等知名企业。

IPO前,海康威视及其子公司海康科技分别是联芸科技的第二大、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2.43%和14.95%,合计为37.38%,仅次于公司实控人方小玲45.22%的持股比例。

联芸科技并未向监管及公众披露客户E的身份,仅表示客户E是国内最大的智能物联企业之一,有数据存储主控芯片、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的需求。

不过,由于海康威视是联芸科技的主要股东,以及结合海康威视的业务,因此外界推测海康威视或为“客户E”。

还需要指出的是,联芸科技的董监高中也有海康威视的高管。

根据招股书,联芸科技董事徐鹏2004年加入海康威视并工作至今,现任海康威视高级副总经理;联芸科技监事占俊华2009年12月加入海康威视并工作至今,现任海康威视财务中心高级总监。

此外,海康威视还拥有对联芸科技的一票否决权。根据招股书,双方在增资扩股协议中约定,海康威视享有股东特殊权利,包括董事会层面的一票否决权、最优惠权、优先购买权、随售权、优先认购权、反稀释权、优先清算权。

虽然联芸科技实控人为方小玲,但海康威视对公司管理层施加的影响有多大,以及联芸科技在经营方面是否独立,或许需要向监管及公众解释。

联芸科技虽未披露关联客户E,但客户E在联芸科技收入中占比超30%,联芸科技与客户E的关系能否长期保持,如何降低大客户依赖,或许也需要公司做进一步解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