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原著:和敬公主的远嫁,是富察皇后心甘情愿的默许

《如懿传》原著:和敬公主的远嫁,是富察皇后心甘情愿的默许
2021年09月22日 14:27 观芯观史

蒙古博尔济吉特部求娶嫡公主,电视剧里,为了究竟是嫁太后的柔淑,还是嫁皇后的和敬,这两个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差不多要撸起袖子干一架了。

后来还是傅恒入宫,向皇后姐姐力陈将和敬许嫁蒙古对富察族的好处,逼得皇后同意了将膝下仅剩的女儿远嫁蒙古。

电视剧要追求强烈冲突,改编了一些情节。原著中的富察皇后,她一贯打造“贤良”人设,根本不可能当面忤逆太后,至于她的弟弟傅恒,也表示不背“逼嫁”的锅。

和敬公主的婚事,是在东巡至济南行宫时议起的。

当时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向大清求娶嫡公主,这位欲迎娶嫡公主的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来头可不小,他是科尔沁亲王满珠习礼的玄孙,满珠习礼是孝庄太后的四哥,要说爱新觉罗氏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联姻,可谓源远流长。

起初,皇帝想以太后的亲生女儿柔淑长公主下嫁。

太后已经受了端淑远嫁之苦,岂肯再将柔淑远嫁?又不好直接反对,于是暗中发动朝臣。因此皇帝许嫁柔淑的提议几乎是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尤其是朝中侍奉过先帝的老臣,皆称“太后长女端淑公主已经嫁准噶尔,幼女再远嫁,于情于理于孝道,都是不合。”

在发动朝臣的同时,太后还打算鼓动枕边风。

这时候,娴贵妃如懿打发人过来,说是请太后一定要知会朝臣们,力陈柔淑长公主下嫁蒙古的益处。

如懿会如此传话,自然是因为她已经在皇帝面前放了坏水——太后的长女端淑公主已经远嫁骁勇善战的准噶尔部,若是柔淑再嫁富庶尊贵的博尔济吉特部,那么蒙古宗亲中最大的两个部落,都成太后的倚靠了……既然博尔济吉特部一直是至亲,那么与至亲联结,由自己的女儿嫁去,才是最好最稳当的。

皇帝舍不得将璟瑟远嫁,而且永琮死了才没多久,璟瑟是皇后唯一的孩子,皇帝也不忍心再让皇后承受生离之苦。

即便如懿在电视剧中极力打造白莲花人设,这会儿也没闲着,继续使坏,不达目的不罢休——但国有重用,公主首先是帝王家臣,然后才是父母之女。皇后一向说嫔妃先是皇上臣子,然后才是侍奉皇上的枕边人。皇后以此教导后宫嫔妃,自然也如此教导公主。

皇帝固然舍不得膝下唯一的嫡女璟瑟,却更不愿壮大太后的势力,犹豫之后,决定将和敬公主尚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婚期定在来年三月。

那么身为璟瑟的亲妈,富察皇后对这桩婚事是什么态度?

默许。在皇帝还有所犹豫的时候,皇后已经默许,默许是璟瑟远嫁蒙古,也只能是璟瑟远嫁蒙古。

面对哭哭啼啼的十七岁的璟瑟,皇后握着女儿的手,同她细细道来。

嫡子永琏永琮接连夭折,皇后的伯父马齐是两朝重臣,也已去世,富察氏声望虽在,但内里实在不比从前了。无论是皇后,还是富察族,都太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来保证现在的地位永无动摇。

和敬公主身为皇后唯一的孩子,她嫁去蒙古联姻,将科尔沁博尔济吉特部的势力与富察族遥相呼应,这样既稳固了琅嬅的皇后之位,也是对富察族最大的扶持。

在琅嬅看来,这是个最好的机会,这样的机会绝不能给了太后的女儿,必须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根本没有和太后起冲突,更没有什么傅恒逼嫁。

要将唯一的女儿远嫁蒙古,此后相见亦难,琅嬅强抑胸中酸涩,教导璟瑟——孩子,原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皇额娘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这个人这条命都是属于富察氏的,皇额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富察氏的荣华显赫。而你一出生,从你获得的荣耀开始,一切都是属于大清的,这一点上,你和额娘没有两样。所以,你是大清的公主,这是你最好的归宿。

璟瑟失魂落魄地离开,皇后满心凄楚,其实她对女儿只讲了一半缘由,还有一半并未说出口。

富察皇后自知已是油尽灯枯,来日无多,若不是齐鲁用重药吊着,怕是连走出宫门的力气都没有。皇后担心哪天自己不在了,璟瑟孤零零的,又是那么高傲的性子,只怕要吃那些不安好心的妃妾们的暗亏,嫁人都落不到一个好人家。不如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替她安排好了归宿,蒙古虽远,毕竟嫁得尊贵,又远离了宫中是非。

嫡公主的身份可以保住璟瑟在蒙古不被轻视,而蒙古王妃的身份又可以保证璟瑟回宫时的超然地位。

同时远嫁璟瑟,就是保全了太后的心头肉柔淑长公主,相当于卖了太后一个人情,来日若有是非,亦盼太后能因曾受此惠而善待璟瑟。

一个操碎了心的硬核老母啊!

对于璟瑟这个女儿,琅嬅是有歉疚的,永琮夭折之后,这个女儿对她说,会是她的依靠,会给她争气。

可是当时的琅嬅身心衰竭,只是冷笑,说女儿有什么用?有了儿子,女儿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没有儿子,女儿连雪中送炭的那点炭火都比不上。

琅嬅愧疚素日里不曾对璟瑟好好用心,临了却不得不让她远嫁来保全富察氏的荣耀。她觉得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争气,保不住皇子,以后富察氏的基业和昌盛,一半是靠自身功名,一半便是靠璟瑟了。

富察皇后落水,弥留之际,她请求皇帝不要因为她的离世,而让璟瑟守丧三年,璟瑟已经十七了,从前是舍不得她嫁人,如今却是耽搁不起了。

但其实,琅嬅心里是害怕,害怕她一咽气,夫君那群小老婆就会乌眼鸡似的,生吞活剥了她的女儿。

琅嬅作为《如懿传》的反派人物,看着看着,会觉得她这个反派强过女主太多。虽然她不够聪明,一生几乎都被金玉妍和素心祸害了,但她确实比如懿更像一个皇后。

琅嬅一生为了家族和儿女殚精竭虑,承担了自己身为皇后、身为母亲、身为富察氏的女儿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比之琅嬅,如懿确实处处不如,一辈子都只在自己的小情小爱里打转转,因为曾经爱过的少年郎不见了,她就断发绝情,直至自尽。

她究竟记不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叫做永璂?她已经有一儿一女被人害死了,居然不顾仅剩的儿子,自杀去了,这什么母亲啊?

如懿格局之小,确实不堪为后。

琅嬅过世之后,皇帝无比怀念。这种怀念,既是出于曾经错疑了琅嬅的愧疚之情,也是因为对于眼前人的失望。

诚然,如懿死后,皇帝也是缅怀的,但皇帝缅怀的并非这个步步算计、态度冷硬的宫妃。无论是梅坞、还是那快青色樱花红色荔枝的帕子,或是皇帝不经意间念叨的、只有李玉依稀听到的一声“青樱”,都表明了皇帝念念不忘的是远在岁月最初的青樱,少女娇憨,明媚爽朗。

皇帝对青樱的怀念,就像是一个老人怀念初恋情人以及初恋的时光;皇帝对琅嬅的怀念,却是丈夫怀念妻子的心情。

长春宫一直保持着琅嬅在时的样子,暮年的皇帝,经常与女儿璟瑟和小舅子傅恒围坐长春宫,追忆关于琅嬅的点点滴滴。

一个大清后宫的神祇,由此诞生,明月星辰,熠熠生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