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再一次引爆,互联网巨头何去何从?

舆情再一次引爆,互联网巨头何去何从?
2021年05月12日 19:30 满投财经

01

监管部门出手,美团遭到约谈

5月10日,距美团成为第二个反垄断调查对象的日子过去不到半个月,美团再一次被上海消保委因消费者权益问题进行约谈,这次约谈行为又一次使美团暴露在聚光灯之下。

美团并不是个例,阿里巴巴集团前不久才因垄断问题被行政处罚180亿元。在现在的互联网生态下,平均成本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这样催生出来的规模经济会迫使部分互联网资本寡头化进而垄断市场。而像美团、阿里巴巴这种已经占据部分垄断地位的互联网企业会引发许多社会性问题。

2020年成为资本追逐风口的社区团购为例,阿里、美团、拼多多、滴滴纷纷下场,甚至有些巨头声称针对该赛道投入不设上限,要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这种互相烧钱赢家通吃的互联网流量思维使得创业市场获得根本性的改变,十年前,创业者们还有为事业梦想奋斗的伟大理想。而现在,创业者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在初期被互联网巨头们看中,把项目卖给在资本以获得个好价钱,进而成为资本的打工人。

为了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自从去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指南》对“平台经济”的定义,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巨头将无一例外均在监管范围之内。这可以视为国家正式迈出了互联网整顿、破除企业垄断的步伐。希望这可以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

02

舆情屡次引爆,股价重重下挫

随着《指南》的推出,我们还能看到更多实质性的进步。继阿里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被处罚了180亿后,关于美团的各种调查也陆续开始了,这也使得美团近期深陷舆论漩涡之中。

(数据来源:网络)

从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美团实施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到前两天美团被中央巡视组约谈。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关于美团的负面新闻便层出不穷。面对着国家的反垄断打压以及大众的舆论哗然,美团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而这危机也实时反应在股价上面。截止5月11日美团已经十连跌,市值3个月蒸发1.2万亿港元。如果只是因为触犯了反垄断法,跟阿里一样被罚没营收金额的4%,那么罚款大概是46亿元,这并不会动摇美团商业模式的根基,股价也不会有这么大反应。

美团股价的惨淡表现在于美团极度追求盈利而缺乏担当。对面中央巡视组时,它坦然承认无力承担1000万美团外卖员的五险一金;面对商家时,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利用商家对其的依赖性强迫商家进行“二选一”。它的种种行为不但屡次踩在监管红线,还频频被舆论谴责,再这样下去,被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是迟早的事。

那么美团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度过当前的困境?

03

流量时代过去,健康生态为王

面对当前监管趋严的困境,美团等巨头应该开始反思,过去一直秉持的互联网唯流量思维模式到底是否可行。出问题的不只是美团,而是整个互联网生态,电商行业不从原本病态的环境转变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的话将没有未来。

什么是健康的互联网生态?健康的互联网生态是不允许信息孤岛的存在的,美团等巨头应该打开自己的边界,表面上看这种行为会对各自领域的业务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上来讲,这种行为会让整个互联网电商行业的总值加大。流量并不是护城河,而是互相交汇的运河。

其次我们要思考,监管部门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保护社会的整体福利,美团们应该摒弃过去的恶性竞争赢家通吃传统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它们要学会遵守监管部门划下的红线,一方面不得利用平台的优势地位强迫商家进行“二选一”,另一方面拒绝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以此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相关部分趋严的监管下,美团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应摒弃过去的互联网唯流量思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过去美团们的超额利润是建立在剥削外卖员和商家的基础之上的,美团们应该正视与商家、外卖员和消费者的关系,学会如何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并不再走倾销占领市场后收割垄断利润的老路。这样才能创造更大、更长远的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