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市值蒸发超800亿元 立讯精密二次上市关键期 全球布局没挡住关税袭

3天市值蒸发超800亿元 立讯精密二次上市关键期 全球布局没挡住关税袭
2025年04月09日 15:28 海闻社财经

海闻社观察 时间错了就全错了。

二级市场面对不确定性的波动总是演绎得极其剧烈。

4月3日至8日,果链龙头立讯精密股价连续重挫,短短3个交易日跌幅达到26%,市值蒸发超800亿元,作为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消费电子白马,这一幕在立讯身上不多见。

说来也巧,这个节点正是立讯精密准备二次上市的关键节点,预计融资或达20至30亿美元。这一波动肯定影响了募资时的估值与信心了,的确是很倒霉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的几大果链消费电子龙头,都在争相抢滩全球化,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切入点。

3月底,蓝思科技刚递表港交所,歌尔股份更早的时候也宣布分拆歌尔微赴港上市。算上立讯精密,也是齐聚一堂。

大家都认为全球化布局能够平抑周期的波动,但真的能达到公司们的预期吗?

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主要研发生产连接器、连接线、摩打、无线充电、天线、声学及电子模块等产品,当然,最重要的业务是为iPhone及AirPods等生产组装配件。

背靠果链,立讯的业绩其实并不让人忧虑,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归母净利润将达131.43亿元至136.91亿元之间。大家往往担心的,恰恰是万一碰到一些黑天鹅事件,让公司和苹果的合作无法为继,公司的经营是否还能存续?

从此次加征关税后,市场对立讯的计价来看,大家都是非常悲观的。

过去,立讯一直说,公司早已经依靠全球化布局在不同地区分散产能,以此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但千算万算,公司没想到贸易冲突以全球性的对等关税呈现,在其他国家布局产能并没有躲过冲击,公司在越南等地区的产能更是首当其冲。东南亚国家46%税率,直接撕裂立讯精密耗时十年搭建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要知道越南工厂承担公司大部分的AirPods Pro 3产能,如果46%的税率得以实施,将导致单台成本的激增与产能利用率的迅速降低。

虽然在享受USMCA关税豁免的墨西哥,立讯也有布局,但产能非常有限,可能都没办法覆盖多少北美需求,更别说全球需求了,而且在墨西哥的产能也同时依赖着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同样会受到一定影响。

难怪市场的反应如此极端,大家是真害怕对等关税将立讯的贸易模式证伪,即使苹果能分摊一定的关税压力,但又能愿意分摊多少呢?如果相关政策将会长期持续,苹果必然会发展其他地区的供应链,以对国内产业链完成局部代替,这更是在蚕食国内果链的底层逻辑。

根据央视援引的相关测算,对华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如果苹果公司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 16Pro Max的在美零售价格将从现在的1599美元,上涨到2300美元。

涨价了消费者就会减少购买,减少购买苹果产品就会损伤果链的利益,目前大家对个人终端的价格敏感性相当高,大家也许能接受1万元的苹果手机,但再涨就不是消费者能接受的品牌溢价了,这个趋势立讯是完全无法改变的。

那离了苹果,立讯难道就过不了了?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立讯来自苹果的营收占比仍高达70%,深度绑定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必然得面临单一大客户占比过高的脆弱性风险。

作为代工企业,立讯正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带来的必然性,虽然公司能够依靠大客户的规模化生产赚大规模的辛苦钱,但没有议价能力使得公司的可替代性一定比较强,当合作对于双方无法带来利益的时候,就容易被抛弃。

立讯当然清楚这些问题,近些年也一直在发展非消费电子业务来提高防御能力。

比如汽车电器业务,目前正在持续增长。去年公司还用超过40亿元收购了德国汽车线束厂商莱尼公司50.1%股权及其全资子公司Leoni K的全部股权。

当时立讯就说,要在15年内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

但显然,关税博弈的风险极大缩短了立讯进行转型的安全窗口。地缘政治铁幕已经在大国制造面前缓缓落下,成本优势也被关税与技术封锁逐渐瓦解,没有产业链话语权就没有护城河,就没有选择空间。如果越南关税豁免谈判失败,立讯的日子可能还会更加艰难。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