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又一次吃到了自己种的蘑菇,味道特别赞!”在浙江宁波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学生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蘑菇房内已经成熟的蘑菇采摘下来,送去食堂加工,共享这份劳动的成果。
知识不只书上来,古林中小让孩子在“开心农场”里上课。他们的“开心农场”,就是学校里多姿多彩的特色蘑菇房。在这里,学生们全程观察和参与蘑菇的培育生长,对蕴含在其中的生物技术和智慧农业进行沉浸式的体验学习。
蘑菇科学乐园的诞生
在古林镇中心小学校园的西侧原本有一块废弃的空地,为了丰富课程内容,学校召集专家进行讨论,最终决定将这片背阴地改为60平米的蘑菇房。之所以选择蘑菇作为种植品,是考虑到其易种养、好操作、周期短的特性,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能更快地收获成功的喜悦。2016年5月,古小蘑菇基地落成。蘑菇房占地60平方米,分割为2间,并有喷灌、加湿、通风、遮光系统。蘑菇房里培育着十多个品种、共计400多条(桶)蘑菇菌棒。
蘑菇房
在全透明的阳光蘑菇房里,各种品类的蘑菇整齐摆放,每一层都由一位学生养护员单独照看,蘑菇房内还配备有全套喷灌、加湿、通风、遮光系统,在课间休息时,时不时有同学进来查看蘑菇的长势。
起初“蘑菇课程”是以社团形式进行,学校通过召集一批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小范围展开养殖、实验、采摘等活动。随着孩子的兴趣与热爱,活动反响越来越好,目前该选修课程已经在全校范围推开,逐步成为必修课程,每学期学校都会以班级为单位分发菌棒,展开种植,并以称重比赛的形式鼓励同学们赢取蘑菇币,采购班级所需。部分班级还会将种植所得的蘑菇装袋义卖,并将义卖所得全部捐赠给有需要的群体。
独树一帜的“蘑菇+”课程体系
有了蘑菇房这个特色资源,古林中小便将其充分利用,创建出“蘑菇+”课程体系,运用“主题整合”思想,采用多学科综合教学的模式,实现了学科的有机融合。学校还举办了“走进神奇的蘑菇世界”为主题的科技节系列活动,向学生提供了了解蘑菇的不同角度,激发了孩子们自主学习、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
古林中小全校实行蘑菇种植的班级承包责任制,每个班在蘑菇基地中认养一部分菌棒,为这些菌棒设计符合中队特色的图片、口号等。学校的“蘑菇+”课程体系围绕“蘑菇+语文、蘑菇+科学、蘑菇+美术、蘑菇+德育、蘑菇+实践”五个主题进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该课程体系采用三级课程模式建构统合高效的课程体系,适用于本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具体来说,一、二年级的课程是了解蘑菇的种类和生长习性,会用画笔绘画创意蘑菇画,培养学生喜爱科学的兴趣,体验到种植蘑菇的快乐;三、四年级的课程是会观察蘑菇,并加以记录,会写蘑菇观察日记,尝试种植蘑菇,初步了解智慧农业;五、六年级的课程是会种蘑菇种植,亲身体验智慧农业,总结蘑菇种植技术,倡导学生热爱科学、利用科学技术拓宽学科视野。
蘑菇种植理论课后老师给学生解答问题
全校超过半数的教师都参与到“蘑菇+”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通过编写课程纲要、课堂教学的实施、建立有效评价机制等,最大程度调动起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课程建设成为教师的专业自觉。
从蘑菇成长记录到智慧农业
古林中小的蘑菇坊课程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智慧农业,接受生态农业教育,掌握科学种植蘑菇的技术,增强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了解。
在科学组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在蘑菇活动中体会智慧农业的奥秘,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参观学校的蘑菇种植基地,辨识不同种类的蘑菇,根据种植的蘑菇,如香菇、鸡腿菇、秀珍菇等。成立各蘑菇观察小组,了解各类蘑菇的生长习性,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比较不同蘑菇之间生长的差异。
学生参与蘑菇种植活动
学校还邀请专业的蘑菇养殖专家来学校亲自指导,科学老师带领学生走访蘑菇养殖基地,从一线的养殖经验中获取最直接的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蘑菇。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基于菌丝培养、菌棒制作、菌棒养护、菌棒回收等内容的探究课程。
学校也鼓励学生自主在家种植蘑菇,每日将蘑菇的生长数据进行记录,让学生对蘑菇的认识更为立体和全面。同时,科学老师借蘑菇进行菌类知识的拓展,增加学生对菌类的认识。组织学生编写菌类知识海报,定期举办菌类海报展览,将学习到的菌类知识进行总结和展示,拓展全校学生的知识面。
古林小学的蘑菇种植基地还将引进传感器,实现智慧农业。每个无线传感节点可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根据蘑菇生长的需求提供各种声光报警信息和短信报警信息,实现对蘑菇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为蘑菇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古林小学除了以特色蘑菇房作为承载空间的智慧农科研究院,还设有风筝设计研究院、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和STEAM项目研究院,这四个研究院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更加智慧、开放、互动的教育平台,持续推动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宁波市风筝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胡金伟和徒弟指点学生们制作风筝
(以上为2021“云上工作室”系列活动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优秀运行案例)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