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上7点至9点半,“未来有AI”公益讲座重磅推出了新一期——“202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研讨会”,熊璋、樊磊、袁中果、龚超等四位重量级专家出席研讨会,并分别进行了半个小时以上的深度发言讨论。本次研讨会由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由腾讯教育协办,会议在腾讯会议、腾讯教育、腾讯新闻等多个端口同步直播,直播观看和参与讨论的人数总计超12万。观看直播的很多老师和家长表示“很受启发”,也对专家们无私分享深刻见解表达了感谢。
4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新《课标》中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均作了调整,其中,“信息技术课”更名为“信息科技课”,并且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独立出来,成为享有独立课时的必修课。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印发了包括信息科技课在内的16个科目的课程标准,并细化了方案的实施要求,增加了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并要求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以评估各学段学生的学业成果。
为帮助老师和家长们及时把握教育部新《课标》的要义,尤其是信息科技新课标的要点,明确未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特邀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组专家和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举办了这次教育研讨会,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以及“信息科技课的地位升级”、“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课如何开展案例设计和教学教研”等众所关注的问题展开研讨分析。
四位应邀进行研讨的专家是: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老师,以及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希未博士担任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
熊璋教授:0到1的飞跃
教育部领导在21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中央要求,信息科技要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熊教授指出,这就意味着,信息科技课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这是中央的要求,是国家意志。
在研讨会上,熊璋教授重点分析了“信息科技课”列入必修课的重要意义,以及“信息技术课”更名为“信息科技课”的深刻内涵。如果把以前选修的“信息技术课”比喻成“0”,那么现在纳入必修的“信息科技课”就是“1”,0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了,现在教育部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并且列入必修,这是从0到1的巨大转变,也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早在2016年1月,熊璋教授就写过一篇《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国家治理周刊,在这篇文章中,熊教授提出,信息素养应该和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具有同等的地位,信息科技课程在中小学应该和语数理化生一样成为国家课程。到今年2022年,信息科技课终于列入了国家课程,成为必修课,熊教授非常激动:他6年前的呼声终于实现了。
中国很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跟在西方国家的后头奋起直追。而现在中国不光要追,还要同步、还要跨越、还要引领,因此,熊教授认为,信息科技课升级为国家课程这个从“0”到“1”的进步,是中国的一小步,也是世界的一大步,相信全球很多国家会跟随中国做类似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要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呢?熊教授认为,这一个名词的变化将带来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技术”的导向,关注操作和知识点,培训的方向是熟练程度和技巧,它会导致我们的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科技”的导向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是面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科技导向下培养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由此,学生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提升。
熊教授指出,技术导向没有办法撑起素质教育,也很难达到立德树人,因此我们要把原来重操作、重知识点的信息技术,转变成重科学、重素养的信息科技。此外,原来的信息技术,重精英、重大城市,原来学校里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就是参加各种比赛的一小部分同学,现在变成了“信息科技”,其覆盖面也转变为涵盖城市和农村、精英和普通的全体学生。
此外,熊教授还简要阐述了这次课程方案修订所指向的学科大概念。大概念是一个学科的科学基础,大概念约定了一个学科的知识关系,所有的知识在这个地方可以变成一个知识网络,贯穿其中的是学科逻辑。例如信息科技课的新课标里,就有6个学科逻辑主线,它能够在不同的年龄段引领我们的小朋友在知识网络上有螺旋式的上升,这就是大概念。
樊磊教授: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樊磊教授发言的主题是《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建设》。樊教授认为,新课标透露出一个信号,就是信息科技课要承载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功能。创新教育要落地,需要有课程去承担,信息科技课程应该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此外,樊磊教授指出,信息科技课树立为国家课程以后,它可能带来的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的变革。
信息科技的新课标里多次提到了“人工智能”,樊磊教授认为,如果说编程是信息科技新课标里一条“看不见的脊梁”,将核心素养的目标碎片串联起来,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信息科技新课标里一条“看得见的脊梁”,也是实施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樊教授说:“人工智能代表了解决我们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在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了新课标做指导,信息科技课具体的实施还要老师们开动脑筋、勇于尝试。樊教授给老师们的建议是,不一定要成为人工智能专家才能开设相关课程,只要能够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明白它的创新性、重要意义和潜在价值在哪里,挖掘出它的教育价值,就可以为学生开课。新课标为老师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教师要勇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途径的挑战,打破既往教学经验的套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他还建议老师们不拘泥于经典案例,而是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寻找灵感和素材,改写经典案例,创作全新课例。
袁中果老师:以敬畏之心钻研课程实施
袁中果老师从一线老师的视角,分享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并以人大附中和北京一些中学里的信息科技课程案例,来分析中小学信息科技新课标如何落地实施。
袁老师表示,信息科技的学科大概念、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要在课程的主题里面体现出来。“我们不要将重点放在技能方面,比如在算法这个模块,不一定非得讲编程,即使讲编程,重点也是放在算法怎么样来实现上,编程只是算法实现的一个环节。”
随后,袁中果老师从数据思维、计算思维、目标分解、课堂测试等方面,结合多个教学案例精要地讲解了信息科技课在中学阶段的实施方法,以及跨学科融合的主题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观看会议直播的老师们纷纷在评论区对袁老师丰富的案例、丰富视角的分享表示感谢。
最后,袁老师强调,作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要站在为国家培养科技后备人才这样一个高度来学习新课标,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认真学习、精心准备,将信息科技的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在课堂落地,为促进全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提升贡献我们的力量。”
龚超博士:不必逐新,重在求本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定位是为国家输送人才,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龚超博士对新课标进行了词云统计,人工智能在这次的信息科技新课标里面总共出现了81次,分布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因此可见人工智能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龚博士的分析发言,也主要围绕着人工智能角度教学案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及信息科技教师自身的学习提升。
龚博士指出,信息、数据、算法,这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反过来又能促进信息、数据的处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而一些经典的算法,表面上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这些算法的原理很简单,可能十几分钟就能把原理说清楚。因此编程不是信息科技课的重心,重心是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包括数据思维、计算思维、创新思维等。学生们有了数据思维的基础再去学人工智能,他就能够意识到在人工智能算法之前的一些基础工作。这些汇集在一起,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意识,就是人工智能素养,也是信息科技“学科大概念”的核心目的。
最后,龚博士指出,信息科技新课标里对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提出要求,因此,至少在人工智能这个环节,我们的小学初中老师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不断充电和学习。但在充电学习的过程中,不宜追求过新的算法,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这几十年来,特别重大的、具有突破性的算法其实并不多。“我们不应该去追求过新的(算法),但我们要知道最基本的算法原理在哪里。比如说专家系统是怎么去解决问题的?知识图谱是怎么去解决问题的?机器学习是怎么去解决问题的?它们的思想脉络是什么?为什么深度学习能够比机器学习的一些算法做得好?我们了解这样的思想就可以了。”
由于时间关系,四位专家的发言都非常简练,不得不省略很多有待细细拆解剖析的内容。期待未来在细分的主题上,再请专家们做更详尽的阐述、更深入的点拨。
主办方简介:
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成为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最专业的智库。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研究院快速汇集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邀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名师,经过多轮研讨和评审,设计完成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指南。截止到目前,研究院承载和主力支撑了20多个全国性科技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项目,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2902所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和师训项目,累计超过11000名一线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