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套书,推荐孩子们都看看!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套书,推荐孩子们都看看!
2022年03月23日 18:07 中信读书会

在与HIV病毒对抗近40多年的历史中,人类似乎一直都居于下风。

但最近,情况好像迎来了一丝丝转机……

2月15日,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之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报告了全球第三例艾滋病“痊愈者”,这也是全球首例女性感染者治愈案例,被称为“纽约病人”。

治疗团队成员。图:健康界

她于2013年确诊感染HIV病毒,2017年又被诊断出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

在接受了CCR5Δ32基因突变的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术37个月后,她停止了抗病毒药物治疗,且停止治疗后长达14个月内,患者体内依然没有检测到HIV病毒——证明感染已经“完全缓解”。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终于能够攻克艾滋病了呢?

对此,华大集团CEO尹烨在他的新书《生命密码3:瘟疫传》中就说道:

已知的艾滋病痊愈患者都是选择了CCR5基因突变的供体样本进行干细胞移植,因为携带这样突变的人一定程度上是对HIV一型艾滋病免疫的。

但HIV病毒善于变异,目前并没有长效的艾滋病疫苗,总体来说,离告别艾滋病的未来还比较远

现代医学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狂飙突进式的发展,曾给了人类以强大的信心,自认为站在食物链顶端,已经摆脱了被吞噬的命运。

但事实却是,时至今日,几乎面对每一次传染病大流行,人类都只能被动抵抗

现代科技和医学终有其局限,和致命微生物比起来,将我们推向深受疾病威胁的境遇往往是人类的野心和贪念。

今天,就来带你一起认识一下,这位兼具科学思维与人文情怀的科普达人——尹烨

01  尹烨:我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

时间尺度来看,微生物的出现比人类早得多,甚至称得上是人类的老祖先。

在地球 46 亿年的历史中,微生物存在了至少 34 亿年。

鼠疫耶尔森菌示意图,绘制者:符美丽,图:《生命密码3》

在长达20 多亿年的时间里,细菌、古菌、真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单细胞生物,独居于地球的微生物改变了这个星球的外貌,改良了海洋、土壤和大气,创造了适合动植物生存的空间。

而后多细胞生物出现,直到 5 亿多年前,生命大爆发,越来越复杂的动植物开始涌现。

尽管如此,从数量和分布广度上来看,微生物还是绝对的地球之主。从某种程度上说,微生物塑造了人类历史

恶性疟原虫示意图,绘制者:符美丽,图:《生命密码3》

但在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疫苗抗生素的发现、外科手术的进步等现代医学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人类在面对微生物的过程中,从曾经的恐惧,慢慢走向自信和自大。

当人类一直以食物链顶端的身份活在地球上时,从2020年开始,一个病毒让全球都陷入恐慌。微生物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地位与力量。

这也给生命科学一个向大众展示自己的机会,大众关心病毒识别、关心病毒的变化、关心核酸检测的技术,也关心疫苗。

在疫情开始蔓延时,核酸检测的速度完全跟不上疫情蔓延的速度,快速核酸检测就成了紧急事件。

全球首个投入“实战”的哈尔滨“火眼”实验室(气膜版),摄影:苏航。

在2021年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后,我们迅速搭建了“火眼”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仅可以检测样本是否感染病毒,还可以推动病毒溯源以及监测病毒可能发生的变异。

“火眼”取自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而尹烨是 “火眼”实验室的设计者之一。

去年的《圆桌派》最后两期曾被不少观众视为天花板一样的存在,尹烨金句频出,展示了兼具科学头脑与人文情怀的科学家素养。

尹烨说,没有科学的人文可能是愚昧的,但没有人文的科学必定是危险的。

关于适者生存,尹烨说其实是最适者生存

来源:小红书用户璐喜喜

他说某种程度上,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脑如玉,不被污染、不被滥用、不被人云亦云,保持自己。

如果生命是一组代码,我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

02  尹烨的成长之路

尹烨是理工男出身,他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他是“白蟑螂乐队”成员,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过论文,考过厨师证……

尹烨父亲在他小时候带他讲相声,练贯口。所以他可以轻松大段背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说《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

尹烨和生物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他记事起,家里养过鱼、乌龟、豚鼠、兔子、猫还有刺猬。到他上学的时候他父亲就会给他讲《山海经》和《西游记》,母亲会带他去野外拍照、做标本。

亲近自然,让他对生物课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尹烨上大学的时候自己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

毕业的时候,生命科学领域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尹烨可能会陷入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当时尹烨是他们班的毕业工作组组长,他发现他们班没有人去做生物技术。他们就业办主任给他说:“21世纪有多少年?今年才2002年?你有本事就让这一刻在这一世纪早点到来。”

最后他选择去北京看看,选择了当时只摆了一张破桌子来招聘的华大基因,因为华大基因称自己是代表中国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组织。

03年非典,华大用96小时完成了检测试剂的研制,尹烨在其中的最大贡献就是用12小时拼命写材料,完成几乎需要6个月才能做好的工作。

等到试剂盒做出来,华大捐出了第一批30万人份的“SARS检测试剂盒”,尹烨做代表并留下了他小鲜肉时的照片。

左二:尹烨,图:《生命密码3》

之后,尹烨就一直在从事生命科学中的基因组学研究。

09年,尹烨调入华大集团深圳总部,负责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全球产业推广。

17年,在华大的上市仪式上,他代表管理层承诺:华大每年都将义务捐助一种罕见病的基因检测,全球永久免费。

18年,他个人出资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狂犬病科研计划”,推进狂犬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18年1月,他在JPMorgan会议上率先发布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正式进入百元美金时代、同时发布解密所有5000种哺乳动物基因组的“生命周期表计划”。

尹烨一直想去帮助人类消除一种遗传病,或者远离几种癌症。22年3月,他和华大的同事一起发起天下无“贫”(希望资助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贫血)和天下无癌项目,个人为这两个项目分别捐赠100万作为启动基金。

03  从CEO到科普达人,尹烨想告诉我们什么?

目前,虽然华大基因的员工都可以获得自己的基因序列,可以通过基因筛查去预防疾病。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于基因组测序这项技术还很懵懂,甚至还有抗拒。

尹烨认为技术是无罪的,所有的技术只要是向好的方向,都会为人类造福。

而科普的力量就在于它可以打破科研和大众之间的信息壁垒,能够让大众触碰信息并获得知识。

单螺旋和双螺旋示意图,绘制者:符美丽,图:《生命密码3》

生命科学听起来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但大众对它的了解其实很少,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抱着论文啃专业知识的。

科学家和专家应该要做好科普,让老百姓知道可以怎样做、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让老百姓自己看着看不懂的文献、数据胡乱猜测。

比如当初说为了防止飞溅,肉买回家不能用生水往下冲。大家就会疑惑该怎么办,是不是干脆别买肉了。那专家就要说清楚,肉可以“泡”。

尹烨说自己最开始想去做科普,是因为家庭群里常年有七大姑八大姨分享的“吃这个可以延年益寿”,还不能去反驳长辈们,否则他们就要生气。

所以,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尹烨需要站出来,告诉他们想要活到100多岁暂时还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从2016年开始,尹烨就在录制电台节目《天方烨谈》,讲述一下大众愿意听且能听懂的话题。

从动植物到微生物再到人,聊基因、聊生命,都是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

一般来说,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如果人的生长期是20-25岁,那我们的实际寿命应该在100-175岁之间。

但这是理论上,毕竟疾病随时都可能把一个人击垮。

其实从现在的长寿研究来看,极端长寿(超过105岁)是由很强烈的基因决定的。

如果没有先天的基因,想要长寿,还是得运动和保养。

有了《天方烨谈》对内容的积累,后面就有了尹烨的第一本《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

书中思考了生命变化的演化,也讲述了基因引发的疾病以及科技缔造的未来。比如:

真的有犯罪基因吗?

千杯不醉的人是在吹牛吗?

为什么这么多疾病都和蝙蝠有关?

丧尸会真的出现吗?

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尹烨发现读者对生命健康其实是很感兴趣的,但对基因依然陌生得很。

人天生会对未知的事物恐惧。

尹烨在访谈中说过一句话,“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让你开始觉得,我开始不害怕未知”。

于是有了第二本《生命密码:人人都关心的基因科普》

尹烨说:“如果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们必须赢在起跑线上。要从孩子做起,要从科普做起,而不是纯粹的竞技。文艺复兴我们晚了,但生物复兴我们真的没有晚。”

尹烨认为:孩子的成就和家中的藏书量正相关。

没有环境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大师。

所以他在北京报房胡同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一家尹哥公益书房,希望热爱生命和自然科学的人可以在这里相遇。

除了环境的打造,家庭氛围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好的氛围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个地球上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孩子的行为是从父母身上所印随和印记过来的。”

现在很多父母开始意识到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更多地还是来自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引导。

尹烨认为,这有着坚实的遗传学理论支撑:当一个人的后代越少,他要投入的精力越大,因为必须要保证这个孩子的成功。这样很容易陷入一种“我执”。

但是作为一个家长,需要做到的是“执我”,有什么想法自己去做,而不是强加于孩子身上。

如果想要孩子喜欢看书,父母就先开始看书,当父母每天都在玩手机,孩子也不会想要在一旁看书。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科普从现在开始,从小孩开始,会有更多的人搭上生命科学的飞行器,向新时代飞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