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中国太保寿险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底气》举行了发布会暨点映场,李劲松以太保寿险拟任总经理的身份出席活动。这意味着,太保寿险副总经理李劲松成功转正,成为继蔡强之后的第六任总经理。
接近太保寿险的一名相关人士告诉《险企高参》:“李劲松是实打实做业务出身的干将,当过集团的战略部老总,对寿险、财险业务的战略制定都颇为了解,亦有分公司的管理经验,此番‘转正’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当下,头部寿险企业竞争可谓激烈。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率的持续下滑,导致寿险机构面临的“利差损”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对高质量发展的强调,寿险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其间,个险队伍及分支机构的规模有所缩减,“降本增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此背景下,太保寿险作为“寿险老三”逆流而上,净利润及业务质量提升巨大。2024年一季度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059.50亿元,其中新保规模保费328.33亿元,同比增长0.4%;新业务价值达成51.91亿元,同比增长30.7%;净利润达到95.94亿元,同比增长311.49%。
厚积薄发
55岁李劲松转正任太保寿险总经理
《险企高参》观察到,虽然李劲松此前是太保寿险高级管理团队中排在末位的副总经理,但公司内部人士皆认为其被提拔为总经理在意料之中。
从现在几位副总经理来看,比较有竞争力的“70后”左右的副总有三位,分别是魏琳、叶蓬和李劲松,而真正从太保寿险内部内部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既有重要分公司管理经验,又亲身经历过几次战略转型的只有李劲松。
公开资料显示,李劲松出生于1969年6月,今年55岁,于2020年12月18日经上海银保监局审核担任太保寿险副总经理一职。《险企高参》了解到,他和徐敬惠一样是位“老太保人”,毕业后就加入到太保寿险开启职业生涯。先后担任了太保寿险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太保寿险总公司银行保险部总经理,太保寿险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太保集团公司市场副总监、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等职。
作为副总经理,李劲松主管的银保渠道近两年有着亮眼的成绩。2023年,在“报行合一”的影响下,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380.69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期交新保规模保费90.24亿元,同比增长170.2%,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银保渠道收入3年间翻了4倍。
图源:中国太保历年年报
专业能力突出的同时,李劲松对寿险市场有深刻清晰的理解。一位曾经与李劲松共事过的人士向《险企高参》讲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原中国银保监会公告要求,从2021年2月1日起要取消银行业保险业董事、监事(保险业)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也就是说,2020年11月资格获批的李劲松刚好赶上了最后一批经历高管任职资格考试。不巧当时李劲松工作尤为繁忙,并未来得及太过准备高管资格考试,但最终结果揭晓时,李劲松取得了接近满分的好成绩,可见其对寿险业务的熟稔于心。
质效双升
一季度净利润涨幅311%
实际上,近来寿险市场正面临行业监管趋严、供需错配、人口红利消退、客户需求变化和数字化浪潮等“多面夹击”,谋求兼顾自身效益和高质量发展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
寿险业“国家队”的代表,太保寿险2024年第一季度依旧展现强劲韧性,净利润、新业务价值都实现了正增长。报告期内,太保寿险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0%。一季度实现规模保费1059.50亿元,其中新保规模保费328.33亿元,同比增长0.4%;新业务价值达成51.91亿元,同比增长30.7%;保险服务收入208.59亿元;净利润达到95.94亿元,同比增长311.49%。(净利润为偿付能力报告口径)
随着太保寿险的转型持续推进,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核心经营指标“有喜有忧”。一方面个险代理人在提升业务规模和效率、增强客户留存及新人培养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另一方面银保渠道受“报行合一”影响,略显承压。
不可否认,太保寿险的个险渠道改革表现出色。今年一季度代理人渠道核心经营指标稳中有升,一季度代理人渠道实现规模保费848.64亿元,其中新保规模保费161.24亿元,同比增长31.3%;U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8.3万元,同比增长33.7%,U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9313元,同比增长14.1%;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96.9%,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92.9%,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此外,招募人力、新人产能、新人贡献占比均同比提升。
银保渠道则受“报行合一”政策影响,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今年一季度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123.79亿元,其中新保规模保费87.18亿元,同比下降21.8%。
资产端层面,太保寿险投资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投资收益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太保寿险投资资产达1.87万亿,位居行业第三。投资收益率0.28%,综合投资收益率1.69%。
此外,在风险管理上,太保寿险坚持合规经营,强化基础管理,各项核心指标均保持优异成绩。今年一季度太保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AA。
三次求变
从转型1.0到“长航行动”
《险企高参》了解到,前有潘燊昌、徐敬惠、钱仲华、潘艳红、蔡强,李劲松将是太保寿险第六任总经理。太保寿险正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前几任总经理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进程?
纵观过去十余年,太保寿险在集团带领下跑出了稳健的步伐,也经历了比较重要的三个战略转型阶段。首先是“转型1.0计划”——2010年,银保产品盈利压力巨大,另外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后银保业务不断暴露不适当销售、误导客户、风险提示不到位等问题。彼时太保寿险的银保渠道保费占比总保费有五成规模,然随着“转型1.0计划”的落地,太保寿险由上到下开始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着手收缩银保趸交,提升期缴业务,大力发展个险业务。2010至2016年,个险业务价值的占比从约68%提升至约98%,逐步形成了以大个险驱动保费和价值增长的良性发展模式。
2017年6月,中国太保集团时任董事长孔庆伟提出“转型2.0”计划,围绕“人才数字、协同、管控、布局”五大关键词实施转型。寿险方面,中国太保集团意识到原有的业务增长动能衰减,大个险下营销员队伍需要从“人海战术”进行转变,所以在2019年率先开始在代理人渠道进行“清虚”,推动打造核心人力、顶尖绩优和新生代三支关键队伍,同时加快科技赋能,促进营销员队伍转型升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转型2.0中,“产品+服务”的新模式是重要的主题,太保寿险抓住养老、看病两大需求,制定了“大健康发展规划”,实现寿险产品与健康管理、养老服务、财富管理的融合发展。
2021年,“最强外脑”蔡强带着友邦中国的成功经验,加入太保寿险。与之而来的,是太保寿险的重磅全新战略——“长航行动”,本质或许是借鉴友邦中国的成功经验,实现由传统人海战术向优质增员和培育模式的转变。在“长航行动”的一期工程里,太保寿险要实现三大转变:其一,从传统的产说会销售模式转变为更为精准的一对一销售模式;其二,从短期的激励机制转变为稳定的常态化经营模式;其三,从依赖大量人力投入的人海战术转变为重视质量优化的优增优育策略。
要实现上述转型目标,改革基本法及培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切入点。蔡强指出,要引导员工行为的转变,必须调整薪酬体系。基本法的改革正是通过调整薪酬来激发员工的行为改变。
具体到改革措施,一是通过鼓励代理人持续经营,连续5年成为MDRT(百万圆桌会议),就可以获得百万奖励,从而避免代理人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二是鼓励代理人将保险作为职业,实现高产能,而不是仅仅拿它赚外快。三是推动代理人关注业务品质,保持良好的继续率,关注客户服务,避免销售误导。
2023年6月30日,“长航行动”一期收官,二期工程于7月1日正式启动。“长航行动”的成果也显而易见:2023年末,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21.0万人,期末保险营销员19.9万人;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12837元,同比提升51.8%。核心人力规模企稳,产能及收入大幅提升,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43503元,同比增长26.6%;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6,051元,同比增长46.3%。
如今,太保寿险正处于转型与变革交织的关键阶段,李劲松接棒总经理职务,不仅要把握保险行业机遇期实现太保寿险的稳步增长,亦需严密防范紧随其后、对行业内第三名位置抱有觊觎之心的寿险机构。李劲松所面对的,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正如古人所言:“时势造英雄”,越是面临挑战,越能体现出一个领导者的实力与智慧,李劲松和太保寿险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呢?
来源:险企高参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