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翻看保险公司披露的2024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不难发现,不少险企去年综合投资收益率指标相较23年、22年“突飞猛进”,例如同方全球人寿17.93%、复星联合健康16.18%、中英人寿15.59%…
从行业数据来看,综合投资收益率上升是普遍现象。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4年4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保险机构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7.21%,去年同期的这个指标是3.22%,上涨了4个pt;另外,作为投资收益情况的两大指标,保司2024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3.78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标,2023年仅相差1个百分点。
图:保险行业资金运作情况表
造成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无疑是会计准则的变化。
在探究会计准则如何影响两个收益率之前,首先明确一下二者的定义及关系。
投资收益率通常指总投资收益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保险公司实际实现的投资收益与平均投资资产的比率。其特点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如利息、股息、买卖价差等。更接近于实际影响当期利润的收益水平。
而综合投资收益率通常指在总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未实现的浮盈浮亏,也就是其他综合收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的收益率。它更全面地反映保险公司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收益。
换言之,综合投资收益率包含了投资收益率+公允价值的浮盈浮亏的内容,但不会对利润和投资收益率产生影响。
在此背景下,新会计准则允许将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资产(FVOCI)。这意味着资产的未实现浮盈浮亏不再直接影响利润表,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进而影响综合投资收益率。2024年,债券市场和红利股表现较好,保险公司持有的相关资产浮盈增加,这些浮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后,显著推高了综合投资收益率。
据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2024年末人身险和财险公司债券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股票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25%。
保险业资金具体分析见《重磅新规!32万亿险资去哪儿!?年内举牌次数创3年新高,长钱长投仍是重点…|年度策划》涵盖债券、投资动向、举牌情况…
此外,基于综合投资收益的定义,综合投资收益率一般会大于投资收益率,不过也有部分机构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险企高参》梳理133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发现,2024年末爱和谊日生同和财产、渤海财险、国任财险、中路财险的投资收益率大于综合投资收益率,这几家机构无一例外都是财险机构。(会计准则变没变不想查了)
图源:公司偿付能力报告
无论怎么说,综合投资收益率7.21%已是保险资金的过去式,33万亿险资未来式将会怎样呢?
2025年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前一日,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介绍,要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开始,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就意味着将每年有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方案》详细介绍见《重磅!新增保费30%投资A股,千亿资金或将入市;推动中长期险资入市方案出炉,保司接下来怎么干?…》
同时,“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也是《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达1620亿元。
在调研方面,也能看出33万亿险资的活跃及动向。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5日,123家险资机构对327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调研1203次,同比增加两成以上。其中,平安养老险、长江养老、国寿养老调研次数均超过50次。调研行业方面,险资调研科技类公司为主,调研次数前三行业为电子、计算机、半导体。
在举牌方面,今年以来平安人寿、新华人寿、阳光人寿、长城人寿等机构举牌次数达7次。其中4家被举牌公司为银行。平安人寿分别举牌了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及农业银行,新华人寿举牌杭州银行。
图:保险公司举牌情况 图源:中国保险业协会
图: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注:标黄为投资收益率大于综合投资收益率
来源:险企高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