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寿险行业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一系列影响行业发展的政策密集落地。
负债端上,“新旧产品”切换,提高人身险负债质量;资产端上,利率下行及资本市场波动导致寿险业投资收益持续性承压;渠道上,代理人队伍在分级管理制度下加速向专业化、精英化转型。种种因素或将造就寿险业十年来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变革。
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作为寿险“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面对行业复杂的发展态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苦练“内功”推进改革创新,2024年实现保费规模、净利润、投资水平、负债匹配等多项指标全面提升。
根据该司披露的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中国人寿总保费达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总资产、投资资产实现较快增长,分别达6.77万亿元、6.61万亿元;在此基础上,资负两端相向发力,归母净利润突破千亿元,达到1069.35亿元,同比增长108.9%,系该司历年最好成绩。
3月27日,中国人寿召开年度业绩发布会,董事长蔡希良,总裁利明光,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副总裁阮奇、精算师侯晋、财务负责人袁颖逐一回应外界关切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蔡希良正式上任中国人寿董事长后首度公开亮相,谈及对未来的目标期待时,他表示:“我希望中国人寿不自满、不止步、不松懈,继续对标国际先进,在多项指标跻身全球保险公司前列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发展卓越、创新驱动、协同高效、治理现代的寿险全球领军企业。”
据《险企高参》不完全统计,在长达90分钟的业绩发布会上,“多元”作为高频词汇被反复强调15次。可见,中国人寿关键业绩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底层逻辑是产品多元、业务多元、资产配置多元的综合体现。
全年保费收入6714亿
个险“铁军”构建高质量发展护城河
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随着第三个保险业“国十条”出台,行业发展重心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如何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优化业务结构是寿险业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国人寿通过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推进形态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的产品体系等多种手段,不断优化负债结构,新业务负债刚性成本显著下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4年度业绩“成绩单”。
年报显示,中国人寿全年总保费收入达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首年期交保费达1190.77亿元,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上升14.3%至566.03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同比提升3.54个百分点至47.53%,持续做厚长期竞争优势。续期保费同样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同比增长6.2%至4572.85亿元。
从渠道来看,个险渠道总保费为5290.3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续期保费为4098.23亿元,同比增长4.8%。首年期交保费为1002.48亿元,同比增长9.2%,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565.64亿元,同比增长14.3%,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为56.42%,同比提升2.50个百分点。中国人寿个险“铁军”韧性依旧。61.5万销售人力在“种子计划”有序推进下,绩优人力月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15%。
银保渠道受“报行合一”新规等因素影响,渠道降本增效成效明显。2024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为762.01亿元,首年期交保费为187.76亿元,续期保费占渠道总保费的比重为60.76%。
如果说保费是“外在表现”,那么新业务价值就是“内在实力”的体现。
作为衡量寿险机构长期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表现值得肯定。报告显示,中国人寿一年新业务价值基于2023年经济假设同比增速达24.3%,在2024年经济假设下实现337.09亿元。个险渠道一年新业务价值基于2023年经济假设同比增速达18.4%至410.16亿元。此外,银保渠道一年新业务价值率、一年新业务价值贡献亦实现双提升。
数据印证实力,战略擘画未来,在平台化发展格局下,中国人寿各渠道将形成协同并进的良性态势。总裁利明光表示,2025年将积极推动价值持续增长,将重点实施全渠道价值贡献工程。以往,个险渠道长期承担主要价值产出职能,预计在未来发展规划中,银保渠道、团险渠道、互联网渠道及其他渠道的价值创造能力将陆续展现。
把握平衡与时机
去年总投资收益3082.5亿元
中国人寿在做好负债管理的同时,资产端配置依旧稳固。
2024年的资本市场,恰似一场“冰与火之歌”。当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时,优质资产投资难度日益增加;股票市场则在入秋后强势反弹,结构性行情清晰可辨。对于机构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寿以“头雁”姿态引领行业破局,通过三箭齐发构建攻守兼备的配置矩阵,把握市场机会做好了跨周期配置。以固收为盾、权益为矛、另类为翼,均衡各类资产配置。
得益于资产配置的平衡与时机,中国人寿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66110.71亿元。2024年,该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1956.74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3.47%;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同口径同比大幅增长150.4%,总投资收益率为5.50%。
在实现投资收益跨越式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寿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窗口期。今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对于保险机构开展权益投资配置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中国人寿作为寿险机构重要的投资者和中长期资金的代表,已形成系统化的权益投资方略并取得良好成绩。2024年中国人寿权益配置规模增长超过1000亿元,实现收益增长和资本市场支持的双赢。同时,积极创新长期股权投资模式,设立鸿鹄基金,投资500亿元于国计民生领域,取得了良好业绩。
对于2025年的权益市场,刘晖表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预计债券市场利率将从去年的单边下行转为今年的双向波动,股票市场运行中枢有所上行,但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流动性充裕,估值仍有回升修复空间,对于2025年的权益市场保持乐观,将坚持均衡稳健的权益结构和分散多元的投资策略,稳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红利等资产的配置,持续提升权益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水平。
赋能国家战略
“五篇大文章”引领保险行业新时代
保险行业是经济稳定器和社会减震器,肩负着分散风险、保障财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作为保险行业的领军者,中国人寿在时代变奏中,以“五篇大文章”为指引,奏响金融报国的时代强音。
在养老金融领域,中国人寿顺应人口年龄结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商保年金,持续丰富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库,个人养老金业务规模和服务客户数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个人养老金新产品数量、新单保费、件数、服务客户数均位居行业第一,成为养老金融领域的领军者。
普惠金融方面,公司持续丰富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强化面向农民、低收入人群、新业态新市民、学生儿童、特定职业等特定群体的保险保障供给力度,不断拓宽服务半径,扩大普惠保险体系覆盖面,并推进产品条款通俗化,便利客户更好地理解保险产品服务功能,提升保险服务可及性。
数字金融方面,为满足互联网客群养老、身故、意外等保障需求,结合互联网年轻客户交费方式偏好,中国人寿在互联网多元产品供给上取得新突破。
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方面,公司积极支持科技保险和绿色保险保障方案提升,为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产品创新方面,中国人寿不断推进产品创新,积极研究市场需求演进趋势,并提升开发敏捷性,着力构建高质量产品供给体系。一方面,进一步丰富面向不同客群的产品体系,结合儿童、中青年、老年人等各生命周期人群的保障需求,优化保险责任配置,丰富保险保障功能;另一方面,创新推进健康保险多领域发展,提供普适性与细分多元统筹结合的健康保险保障。
展望未来,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结束之年,将是中国人寿深化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司将遵循党中央的指导方针,致力于金融领域的五大核心任务,强化主营业务,专注于价值创造和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努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寿险公司。
来源:险企高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