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将落户上海,友邦、荷兰全球人寿已获批筹建

首批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将落户上海,友邦、荷兰全球人寿已获批筹建
2025年06月18日 16:48 险企高参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召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准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这是上海首批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同时,标志着我国保险资管市场迎来第三、第四家外资机构。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对外开放进程持续加速,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两家外资保险资管机构相继在北京开业。

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可追溯至2021年2月,安联(中国)保险控股率先在北京成立安联保险资管,开启行业先河。2024年10月,李云泽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金监总局已正式批复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在京设立保险资管公司,2025年2月7日,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业,其法定代表人为复星保德信人寿副董事长赖军,中国第二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成立。

截至目前,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李云泽进一步表示,上海是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窗口,一直走在金融业改革开放最前沿。我们将一如既往推动更多金融开放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保险资管机构亦加快管理架构优化步伐。据《险企高参》统计,2025年以来,至少7家机构董事长、总经理有变动。

国寿资产:4月1日,国寿资产发布公告:根据工作需要,蔡希良已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临时)于2025年3月27日选举李祝用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2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于泳国寿资产总裁的任职资格。平安资产:总经理罗水权于2025年4月24日因工作调整辞去总经理职务。董事长为黄勇从2025年4月24日起兼任总经理临时负责人。太平资产:尹兆君2025年4月起出任太平资产董事、董事长。招商信诺资产:2024年1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任职资格批复显示,核准王宇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民生通惠资管:4月,董事长吴志军的任职资格获批。吴志军现任民生通惠资管母公司民生人寿总经理。华安资产:该司现任董事长职位暂缺,总经理是周嘉伟,其于 2025 年 5 月 9 日正式上任。合众资产:5月14日任命徐永伟担任公司总经理。半年前,徐永伟已于2024年11月6日出任临时负责人。

业绩层面上,除华夏久盈资产外,33家保险资管公司均已披露2024年报。去年,33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营业收入为401.4亿元,同比增长14.55%。净利润合计180.09亿元,同比增长17.43%。总资产合计1401.7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1.22%。净资产突破千亿规模,达到1088.5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3.03%。

国寿资产和泰康资产分别以67.02亿元和62.82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前二,也是“唯二”超过60亿收入的机构。国寿投资和平安资产营收分别为42.33亿元和40.45亿元。太平洋资产则以22.47亿元的收入位居第五。之后分别由太平资产、华泰资产、人保资产、新华资产、阳光资产占据,营业收入分别为18.51亿元、18.34亿元、16.6亿元、16.19亿元、12.61亿元。在这十家机构之后,其余保险资管机构营收均低于10亿元。

相对于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头部效应则更加凸显。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平安资产、国寿投资四家机构净利润分别38.56亿元、28.43亿元、24.51亿元、15.49亿元,4家机构合计净利润达到106.99亿元,占到33家保险资管机构的60%。此外,其余29家机构净利润均未超过10亿。17家机构处于1亿到10亿的净利润,11家机构净利润小于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太平资本是33家机构中,唯一亏损的保险资管机构,2024年亏损0.16亿元。

得益于保险行业持续向好,保险资管机构资产水平亦水涨船高。2024年,总资产规模在200亿以上的有两家,分别是国寿投资274.98亿元,国寿资产239.94亿元。规模在100亿以上的有泰康资产、平安资产,分别为142.28亿元、117.36亿元。多达17家机构的总资产在10亿至100亿之间。这一阶段包括太平洋资产、太平资产、新华资产等机构。总资产规模不足10亿的共有12家,包含工银安盛资产、中邮保险资产、交银保险资产等。

来源:险企高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