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5周年,当初那位选择“救弟弟”的母亲,现在怎样了?

唐山大地震45周年,当初那位选择“救弟弟”的母亲,现在怎样了?
2023年02月07日 02:08 鼠博士聊文史

河北唐山丰南区,凌晨三点四十分,人们早已进入了梦想。一场突如其来的7.8级地震悄然降临。短短二十三秒,唐山化为废墟,睡梦中的人们也随着自己的梦境永久离开。

民用建筑倒塌百分之九十,人员伤亡到达二十多万,严重受伤的有十六多万人,几十秒的时间,四千名孩子变成了孤儿,地震后的情况,无不令人震惊。

宽阔的马路,行人无法插足,车辆无法行进。九死一生的人们,依靠断壁残垣搭建起了遮风避雨的窝棚,也叫“防震棚”

随着救援部队的深入,空地上躺了一具又一具尸体。这片领地,好像格外安静,除了救援部队的吆喝声,灾民的脸上没有泪水,也没有呼喊。突然……

“师傅,求求你们了,孩子他爸已经没了,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啊……”一名女子声嘶力竭地趴在废墟上,拉着救援部队的手,跪在地上恳求着。

“来不及了,孩子严重缺氧,想想救哪个吧?”

“我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都救,都救,行吗?”女子衣衫褴褛,脸上肮脏不堪,许是哭喊了太久,声音都哑了,双手也早已在翻动石块的时候,变得血肉模糊。

“大姐,真的来不及了,再犹豫两个都没了……”

啊,啊,啊,救弟弟,救弟弟,呜呜呜……”突然,女子闭上眼嚎叫着,好像随时要晕厥一样。手心手背都是肉,做出这个抉择是多么的艰难啊,这个单向选择题无异于保大保小。

这样戏剧化的一幕,其实是唐山大地震时期真实的一幕。

不平凡的一夜,中国式的苦难

1976年7月28日,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为了高兴的事情而庆祝,为了悲伤的事情而哭泣,为了生活的艰辛在抱怨……无论哪种情况,这群人都不会想到,自己将会经历史诗级别的大事。凌晨,唐山大地震,猛然来袭。

其实,这一切早就有了前兆,唐山郊外的一个村庄,地震爆发前一天,井水暴涨了三次。天然气也从水井喷出。动物们也纷纷发出警告,将近一千只鸡不愿意进食,老鼠与黄鼬四处逃窜,寻找藏身之地,连金鱼也不愿意待在浴缸里面……

地震发生的时候,100万以上的人正在睡觉,对于灾难的来临完全没有意识。随着地面开始剧烈摇晃,很多人都预想躲起来,但是梦乡里面的人们,跟随着自己的美梦永久的沉睡了过去……

地震结束,那些半夜工作,有幸逃生到空旷地的人们,原来的高楼大厦,现在全都夷为平地,除了开始的震惊,他们开始在废墟里面用双手挖掘,试图掩盖那些压抑的呼救声,试图找到被压在下面的亲人。伤患从废墟中出来,都只能躺在路边,许多的医护人员也被压在了废墟中,医疗中心通往唐山的道路全部被堵住了。

别怕,我马上就把你们救出来……

你们在哪,不要吓我,不要离开我……

诸如此类的声音不绝于耳,幸存者们不等救援者赶来,都用自己的双手开始搬石块,尽管双手早已变得血肉模糊,他们也不在乎,因为,石块下面是他们至亲至爱的人。

道路不通,幸存者得不到食物,没有水资源。除去一条道路以外,通往唐山的道路都是不通的,但是,由于救援人员过多,意外将唯一的一条路也堵塞了,使物资与救援人员在路上堵了好几个小时……

本以为这一切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想到的是,一场余震的来袭,使原本从瓦砾中死里逃生的人们,彻底失去了生命……

这也导致他们的尸体被废墟掩埋,造成了后续的许多问题,也造成了后面的灵异事件。下雨天,尸体再次暴露在外面,救护人员不得不找到这些原本的临时坟墓,将他们重新进行埋葬,由此也衍生出了许多恐怖的传说……

唐山,是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他的陨灭对国家造成了无法计算的经济损失,但是,他最严重的损失是人们内心的创伤……

灾后的唐山,历经四十余年的重建,但幸存者内心的伤痕,却永远无法修补……

这一场灾难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场地震,发生在中国转折的1976年,这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史诗级别的人物,相继去世。与此同时,国内又开始产生“四人帮”,为了一己私欲妄图夺党篡政,这对于灾后重建的工作影响极大。

据刘华清将军回忆,唐山大地震未能及时预报是“四人帮”推行反革命路线干扰和破坏所造就的恶果。地震本是天灾,但是,我们从各方面的记载可以看出,人祸的影响加重了天灾,而这一场天灾,也让我们看清楚了人祸的根源。

近千年以来,中国历经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都被遮挡在人们的记忆之外。直到这次,唐山大地震的爆发,再一次提醒我们,很多人都在危难面前失声,人们无法直面困难与挑战。唐山大地震告诉着我们,一定要勇敢,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团结,团结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困难。

齐心协力,十年建一城

对于唐山这个大城市,发生了这样不可弥补的灾难,国家的经济受损事情先不说,灾后的幸存者他们该何去何从?党和国家在反对“四人帮”的同时,加上来自全国人民的帮助,唐山人民坚强地活了下来。

他们依靠五湖四海兄弟们的救济,以最快的速度将灾后的生产与生活进行了恢复。短短一周,灾区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解决,短短一个月,水、电、电信、交通都回归正常,紧接着,人们住进了简易房,开始艰难的灾后重建。

10年之后,伟大的中华儿女重新塑造一座崭新的城市,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修筑起了心灵的城墙。唐山大地震10年之后,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就已经搬进了新房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山的人民就是住在简易房中,一砖一瓦的重建了唐山。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们的家就要建好了……”无数个青年男子都加入了这场战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属于自己的家。

还记得那位一夜之间丧失了10名亲人,得到消息之后赶往灾区的女警察吗?地震中,女警察蒋敏的外婆、母亲、奶奶以及自己2岁的女儿都失去了性命。

得知蒋敏的遭遇之后,记者纷纷询问她问题,为什么至亲死了,你还可以工作?你看到灾民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家人吗?

蒋敏忍着悲痛回答了问题,出了帐篷痛苦到昏厥。她一直都很坚强,她是一名警察,她要为人民服务,但是,抛去这一层身份,她也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女儿啊……

蒋敏与大多数幸存者们一起在灾区救援,亲手将自己记忆中的唐山一砖一瓦的搭建起来。面对重建的唐山,如果不是一次次提醒着自己的噩梦,她或许会觉得自己的家人从未离开过,她还是那个有母亲依靠,有女儿陪伴的人。

这场战争并不是唐山人民一个人的奋斗,据《唐山市志》记载,唐山市最多的时候有来自全国各地高达11万多的应援工人来唐山施工。据调查显示,当时的施工现场大塔吊启用了200多台,载重车辆也高达2500多辆。

其中建设得最快的就是“龙华小区”,也是十年建一城的受益地。

而唐山的重建并没有在庆祝了“十周年”之后停止,而是一直在继续的。若是没有这场天灾,天灾的背后没有人祸,唐山也许会成为中国排列前几的城市,毕竟曾经的繁华仍历历在目,若不是躲不过的灾难,唐山人民也不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哀嚎满天……

劫后余生,心灵何处安放

几十年的灾后重建,里面体现了唐山人民与志愿者们坚韧、团结,勇于克服困难,直面一切挑战的精神。这不仅仅是唐山人民今后要遗留的财富,更是全国乃至全球人民所要追求的,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至今还留存耳边,唐山精神不是说说而已,他不仅仅属于唐山,属于唐山的人民与前往唐山的志愿者,他更加属于全中国。

唐山大地震还有一位幸存者叫做王树斌,他的家里摆放着两张黑白相片,一张是他获救后被抬出来的照片,一张是他与前妻的合影。

王树斌与前妻是青梅竹马,感情很好,但是他此生永远都忘不了,自己无法拯救近在咫尺的妻子的绝望。尽管他感激党和人民,给自己重建了唐山,他也曾想过要搬离唐山,但是,他知道,无论去哪里都无法摆脱地震对他心灵的影响。他的心无处安放,早已随着那一次地震走了。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种心理不健康,但是灾难对他的打击太严重了。但是,劫后余生的他,在目睹了唐山的重建与唐山精神之后,他感慨“任何事情都比不上活着好。”

唐山大地震,对于很多旁观者来说,除却同情也无法做什么,世间真的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中国人民爱唐山的团结,喜欢他们的互帮互助,欣赏他们的爱心,尊崇他们坚韧的精神。对于当时的幸存者来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他们知道,他们现在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更是为了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个的人来活着。他们不幸离开了人世,只有幸存者们可以帮他们看看以后的世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接下来的日子会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知道,或许你会平步青云,亦或许你会继续遭遇灾难,但是无论是那种情况,你只要做到少抱怨,多宽容,自己开心的生活下去……

“当时真的活不下去了,好好的一个家,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还活着干什么?感谢党与同志们,对我们唐山人的支持,让我受伤的心灵有了一丝慰藉,也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

没有谁可以预料苦难与灾难的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最没有准备的时候悄然来袭。不仅是唐山大地震,汶川、玉树大地震都是如此。人们不愿意面对伤疤与苦难,但是他们不得不以这种更加残忍的方式面对历史的苏醒。用一句话说得很好,“苦难的受害者,除了那些受害者,还有全世界的共同人性。”所以,很多时候对于苦难与灾害的揭示与记忆,也是安慰创伤与追寻人性……

死去的生命再也无法回来,幸存者的青春也已经不在,唐山大地震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四十几年,这四十几年中,全中国的人们万箭齐发,不分昼夜的重建唐山。我们建筑的除了一座又一座城,还有一个接一个心灵的接待所。随着家园的泯灭,很多人都失去了最初的自我。在这个麻木不仁的世界,再次翻开以往的灾难,不仅是对历史的珍视,也是对人性的找寻。

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人的崩溃更是可怕的。无数的灾难表明,每当毁灭性的灾难来临,有的人会陷入悲痛无法自拔,有的人会自此一蹶不振。然而,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体现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万众一心,帮助唐山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正是有了了解与支持,唐山人民才会强忍悲痛,将这份记忆隐藏,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唐山。犹记得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时,市党委书记大声发言:“地震的惨痛可以忘却,但是抗震救灾的精神却要世世代代流传……”

这中国式的苦难终将成为过去,在祖国发展越来越好的明天,我们要记住的是,危难关头伸出手帮助你的人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