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将军去世后被特批土葬,墓前茅台酒瓶堆城墙

许世友将军去世后被特批土葬,墓前茅台酒瓶堆城墙
2023年02月19日 22:14 有书文史

“魏和尚”是经典抗战剧《亮剑》中的角色之一。他曾在少林寺习武十年,后来成为李云龙的警卫员,最后在黑云寨被伏牺牲。这个角色的原型会是谁?

在57位开国上将中,还真有一位“和尚将军”存在,他就是许世友。从少林弟子到开国上将,许世友的这一生到底有多传奇呢?

要想学好武功就到嵩山少林寺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呱呱落地。

关于他的出生地,今湖北、河南二省皆有争议。许世友曾亲口说他自己是湖北麻城人,但他的老家许洼现如今已归河南省新县管辖。

许世友幼年丧父,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日三餐不求吃饱但求有口吃的就行。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年刚满8岁的许世友来到当地的一家拳馆里打杂工。他一边干活,一边偷偷学艺。

某日,他正在村口练拳,一位僧人碰巧经过。那僧人一眼就看出许世友有练武天赋,当下就想收其为徒。

僧人自报家门,说他是云游到此的少林寺武僧,随后又问许世友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回少林寺。许世友没有片刻犹豫,当即跪下磕头拜师。

许世友的入门师父叫林金子,人品也如金子一般贵重,是位珍贵难得的好师父。在他的倾囊相授之下,许世友年纪轻轻便已练成一身高强武艺。师父还教导许世友,要做一个有正义感和民族感的人。路见不平要相帮,国之有难吾有责。林金子在许世友心中是恩师也是严父。

然而,命运总爱跟许世友开玩笑。在他进入少林寺学艺的第八年,林金子突然病逝。许世友当时感觉天都快要塌了,他花了很长时间来接受师父已不在的现实。命运的有意刁难并没有就此停下,老家的来客捎来母亲病重的消息。许世友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他求主持妙兴大师放他回家探母。妙兴大师也是惜才,他知道许世友这一走怕是很难再会回来了。于是他拒绝了许世友的请求,并搬出佛门戒律,一入空门,不复红尘。

“大师,你想想俺刚进少林寺那会为什么不让你给俺受戒?为的就是惹你生气,为的就是今天你肯放俺回家看俺娘!”

急红眼的许世友也是肚子里有啥话直说啥话,这可把妙兴大师气得不轻。要知道在那时弟子公开顶撞主持是一件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此时,妙兴大师也看出许世友的性格并非一般之辈,就算他今天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心,不如放手成全。他提出只要许世友过得了打庙门这一关,就放他回家探母。

打庙门前,许世友其实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的。他早已在心中做好最坏的打算,大不了一死。在打庙门的过程中,许世友才渐渐回过味来这完全是所有人在配合他演一场戏,好给他制造回家的机会。尽管大家都有适当放水,但许世友还是为此有豁出去半条命来。

妙兴大师当时也有上场,尤善棍棒的他,对许世友也没有太过客气。他打在许世友身上的那几棍子是结结实实的疼。事后,妙兴大师给了许世友20块大洋当回家路费,并告诫他日后要慎用功夫、不可误伤他人性命。

很多年后,不管人们怎么问许世友,他都表示不想再多谈起这段少林寺往事。这又是为什么呢?

许世友的母亲在看到日思夜想的儿子后,病一下子就好了大半。百善孝为先,尽孝不能等,许世友决定要留在家中好好陪伴母亲。

某天,许世友与表哥一起外出放牛。牛趁他们二人不注意,跑到一户人家的田地里乱啃乱踩。这户田地的主人是村里有名的恶霸,他才不听表哥的解释和道歉。恶霸一脚踹倒表哥并对其又打又骂。

看着一脸是血的表哥,许世友人还未反应过来拳头就已经先招呼到恶霸的身上。不过三拳,便要了这个恶霸的命。许世友知道自己这次是闯下了大祸,为了不连累母亲,他选择连夜跑路。只是不知道他在跑路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起过妙兴大师对他的告诫。

1921年,大军阀吴佩孚的军队正在洛阳征兵,许世友因受够东躲西藏的跑路生活,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军。随着时间的流逝,军阀部队内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丑陋嘴脸令许世友生出厌恶之意。他在战友傅孟贤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土地革命时期,许世友曾先后参加鄂豫皖苏区的创建、川陕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他因用兵如神,立下赫赫战功,毛主席对他更是青睐有加。

但许世友却当众大骂毛主席——“毛泽东,你算个什么东西?”

不止于此,许世友还对毛主席的脸挥舞过拳头,如果不是有人阻拦,他还真有可能把毛主席打成重伤。

那许世友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作为毛主席的头号粉丝要低调

1937年,许世友因受张国焘事件的影响而成为当时批斗会的中心目标。不堪被辱的许世友计划出逃延安,但因有人提前走漏风声,该计划以失败告终。

因为这个出逃计划,许世友差点被枪毙,若不是毛主席力排众议保下他并拒绝在“枪毙许世友”的报告上签字,一代“武神”的传说可能就要到此为止。

事后,毛主席专门跑到牢房内看望许世友,许世友却不相信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跟他道歉,他认为毛主席的话“过于虚伪”,握紧拳头就朝毛主席的脸上砸去。还好看守牢房的战士们反应够快,及时阻止住许世友。

在这次不欢而散之后,毛主席又多次到牢房里看望许世友。后来许世友被毛主席的真诚和坚持所打动,二人解开误会。自此,毛主席成为许世友心中“我党我军当之无愧的英明领袖”。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毛主席说打哪,许世友就打哪,许世友打哪,哪里必有胜仗!

传说许世友去世后,人们在他家中还发现了1.29万枚毛主席像章,并且这些毛主席像章全都长得不一样。许世友可以说是毛主席的头号粉丝,一生忠于毛主席。

“和尚将军”VS“酒神将军”

人活一世,谁还没有点爱好呢?许世友将军的最大爱好就是喝酒,因此后人也称呼他为“酒神将军”。

“酒神将军”还留有一句传世名言:“冷酒伤肺,热酒伤肝,没酒伤心。不吃饭可以,戒酒不行!”

在纪律严明的红军部队里,可以随时喝酒吗?当然是不行的,但是许世友却有这个特权。

那些看不惯许世友喝酒的人,曾多次找红四军政委告状。红四军政委都是回答知道了,然后摆摆手让人回去。偶尔也会遇到特别不服气的人,一直追问红四军政委凭什么就许世友有喝酒特权。

“如果你喝完酒,也能像许世友一样,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个特权,你也是可以有的。”红四军政委的一句话,怼的众人是哑口无言,后来再也没有人“管过”许世友喝酒。

据说许世友的酒量特别好,在红四军里面排第一名。他喝酒喜欢用大碗喝,而且倒酒必须满碗。与人喝酒,许世友总是会贴心地跟对方说你随意就好,然后自己一大碗酒直接喝下肚。别看“酒神将军”喝酒海量,但他也不是什么酒都喜欢喝的,他最爱的酒就是茅台酒。

红军长征曾路过茅台镇,不知道许世友在茅台镇有没有狠狠过把酒瘾。连周总理后来回忆都说,平时很少沾酒的他,在茅台镇都破天荒的一次喝了二十五杯酒。

后世之人为纪念这位“酒神将军”,在他的墓前摆满茅台酒。据说光是倒在许世友将军墓前的茅台酒,就有大约上千瓶之多。诗仙李白见之,估计也要小小羡慕一番。

此生为母子,地下相陪偿恩情

1956年,包括毛主席周总理在内的多名国家重要领导人都已在《火化倡议书》上签字。唯有许世友迟迟不肯签字,他还跑去找毛主席抗议,坚决表示自己死后要土葬。毛主席当时一笑了之。许世友为何一定要坚持土葬呢?

原来许世友一直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自己的母亲。母亲为把他拉扯他,一个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而他8岁就去少林寺习武,16岁回乡又闹出人命,后来他去参加抗日母亲在老家又遭到敌军的监视。

许世友最后一次与母亲见面,他和母亲都差点没认出对方。那年许世友的母亲已经74岁高龄,她背着一个竹篓子一边走一边打猪草。许世友记忆中的母亲还是年轻时的样子,人瘦瘦的,但眼睛里好像有光在一闪一闪的,尤其是在看他的时候。许世友回过神来,现在面前的母亲,背弯了,头发全白了,眼睛里也没有了往日的光。

许世友还注意到母亲脚上穿的鞋子,已经破得连脚指头都包不住。那个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将军,最后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他大喊了一声——“娘!”

许世友的母亲这才认出来,眼前这位大将军竟然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儿子!然而,军令不可违,许世友很快又与母亲再次分别,这一别,一生就这样错过。

许世友后因公务缠身,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甚至连母亲的葬礼都没能回去参加。这件事令他抱憾终身,为此,他立下誓言等他死后一定回到母亲身边替她守孝。

1958年元旦,自知时日无多的许世友再一次向中央提出土葬请求。邓小平在看完许世友的报告后,感念其一片孝心,又想到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最后,邓小平下达的批示是:“下不为例。”

1985年10月22日,80岁的“酒神将军”许世友因病逝世。他的墓地位于河南省新县许家洼。那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一代“武神”,最后又选择回到了他的农村老家。就好像他从未曾离开过他的家乡,从未曾离开过他的母亲,从未曾离开世人的心中一样。

历史若是风,它吹过,必有回声令我们念念不忘。重温历史,跨越时空,有些人他既来过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们是历史,历史就是他们。不忘历史,铭记英雄,向每一位为今天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先辈们致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